三连一下,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每当提起历史中那些“精忠报国”的名将、仁臣时,大家不一而同的便会想到宋朝的民族英雄——岳飞。岳飞在历史上有着极高的声誉,不仅因为他的军事能力超强,多次击退敌军,更因为他有忠心不二、一心为国的赤诚之心。
岳飞在青年时期,便立下了报效祖国的愿望,而且他还让自己的母亲在他的背上刺下了“尽忠报国”四个大字。为他刺青的母亲问他:害怕吗?岳飞只答:不怕!如果连这小小银针所带来的疼痛都忍受不了,那怎么可能上阵杀敌?
而岳飞一生都没有违背“尽忠报国”的誓言,他践守诺言,保护南宋一方安宁。只可惜被誉为“抗金名将”的岳飞虽然名流千古,但是却不得善终,最后被奸佞之臣所害。
从历史记载中可以得知陷害岳飞的第一人,便是南宋的第一大奸臣——秦桧。秦桧在南宋初期任宰相一职,位高权重,但是他却在南宋与金的战争中主张讲和,然而当时的岳飞已经将金人逼退,本应该是乘胜追击的好机会,却被朝廷“劝退”,迫不得已之下只能放弃这唾手可及的“成功”。
而秦桧不仅没有一点悔意,反而在岳飞以及他的手下等人回朝之后给他们扣上了“造反”的帽子,还对他们严加逼问、施以酷刑。岳飞最终被冤枉致死,死前何其不甘心。
岳飞死后,众人哀叹,许多人为其打抱不平,力图帮岳飞洗刷冤屈,所以才有了后来岳飞墓前的“秦桧跪”。不过,一代名将早已陨落,无论秦桧如何忏悔,也无法改变岳飞已经被其害死的结果。
“秦桧害死了岳飞”这是知道历史的人们的共识,但是这个共识却在人们发现了秦桧的墓地之后发生了变化。
秦桧作为南宋的宰相,他经历了科举考试以及其他考核,从这个角度考虑,秦桧个人具备很强的能力,这一点从其墓地中出土的遗书便可以看出。秦桧所写的遗书字迹工整,运笔也十分流畅,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有人评价他的书法造诣不输其他书法大家。
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一个人的笔迹通常会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秦桧的书法字迹优美,且富有艺术美感,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心里充满美好的人,可是秦桧为人狡诈、奸滑,一点都没有君子做派。
除了秦桧的书法令人惊讶外,他所写遗书的内容也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遗书中,秦桧不仅没有掩盖自己陷害岳飞的罪行,甚至没有为自己狡辩一句,而是表达了自己对岳飞的敬佩之情,字里行间都在诉说其忏悔之情。并且在遗书中,秦桧公开表明岳飞是抗金英雄,陷害岳飞并不是他的本意,虽然他背负了千古骂名,但是他还是希望世人能给岳飞一个公道。
秦桧绝笔表达的信息与我们之前接受的说法完全不一致,虽说岳飞的功绩无可厚非,但是秦桧的身份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他从一个施害者,变成了受害者。关于秦桧遗书的真伪,专家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最后总结出了一个可能的观点。
与其说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倒不如说南宋皇帝——赵构是致使其最终死亡的幕后主使。古代的皇帝制度实行君主专制,皇帝是一个国家最尊贵、最有权利的存在,但是高处不胜寒,登上皇位的皇帝总是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他们会对所有有能力的臣子产生怀疑,甚至生出杀心。而岳飞对南宋皇帝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当时的岳飞带领“岳家军”击退了金人,收获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岳飞作为“岳家军”的首领更受人民爱戴。如此一来,岳飞不仅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同时得到了民众的拥护,这对皇帝来说非常不利。可是没有正当理由赵构也无法轻举妄动,这时的秦桧就成了他“借刀杀人”的工具,他任由秦桧将岳飞判以死刑,而不加任何阻拦。
这种说法从专制皇权的角度出发,虽然具有一定的依据,但是也无法从根本上否定秦桧的罪行。另外即使南宋皇帝忌惮岳飞的权利,但是他毕竟需要依靠岳飞帮他守护国家,皇帝可以选择其他方法削弱岳飞的权利,却不会对其痛下杀手,这样一来秦桧的遗言更像是为自己辩解的障眼法,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