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它并不属于鱼类,而是一种软体动物。它的智商超群,甚至被人们一度怀疑“不是地球生物”。一些科学家们还推测此物种在未来很有可能会代替人类,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章鱼。
说起章鱼,想必对于许多吃货们而言并不会陌生,甚至还会联想到一些街摊烧烤、章鱼小丸子等等一系列美食。言归正传,抛开食用价值方面,从科学角度来讲,章鱼本身确实有很多奇异之处。
脑细胞活跃,智力超群
章鱼有着“海洋中灵长类动物”的美誉。如果海洋最终能进化出高智慧生物,那么章鱼在脑力方面肯定首屈一指、独占鳌头。一般来说,海底的无脊椎动物智商都相对较低,但章鱼却是个例外。
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章鱼放在一个拧紧瓶盖的罐子里,起初章鱼十分安静,不一会儿就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令人惊奇的是,这只章鱼经过摸索,很快就找到了“出口”。
第一次实验的时候,章鱼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凭借触角拧开了罐子。然后,在第二次实验的时候,这只章鱼仅仅用了5分钟的时间,就顺利打开了罐子。这种极强的学习和随机应变能力,更是其他生物所无可替代的。
章鱼能在海洋中繁衍生息,与它机智的“逃亡”能力也息息相关,当遇到敌人的时候,它能迅速喷洒墨囊中的墨汁借机逃跑,还会寻找贝壳或者椰子壳之类的“避难所”,将自己蜷缩在里面,然后模仿外壳坚硬的乌龟,用其他的“爪子”在水中行走。当面对一系列的外界阻碍时,章鱼还会通过改变皮肤的质感和颜色来融入新的环境。
“神经系统构造”高于人类
章鱼的大脑有着5亿多的神经元,更为奇异的是,章鱼自身还有两个独特的神经传输系统,一个是它的大脑,另一个就是与其吸盘紧紧相连的八只柔软的“爪子”。
假设给予一个简单的任务,比如抓起一个苹果。对于人类而言,大脑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地图。当眼睛看到实物时,信号被传递到脑神经,此时大脑就会被激活,然后支配相对应的运动肌肉,使我们完成一系列的抓取动作。
对于章鱼来说,这个过程却完全不同。当章鱼看到食物的时候,大脑并不激活相对应的运动部位,而是首先产生一种“抓取”的行为反应。
这种信号在神经系统中互相传递,当章鱼一旦触碰到食物,触角中的神经元就能立刻接收到信息,不用经过大脑从而直接转化为运动的指令。这意味着章鱼中的每只触角基本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章鱼神经系统中“与众不同的灵活性”以及“自主思考的肢体”也为人们带来了灵感。利用这一特性,有关技术人员成功研制了由软材料制造的柔性机器人,并得到了许多领域的广泛使用。
基因编码功能尤为强大
研究显示,章鱼有3.3万个基因,而人类只有2.1万个基因。通常情况下,DNA编译时会发生微小的突变,这是“进化”的必经之路。而且基因越复杂,生物就会表现出更高级的智慧。
大多数的生物都是将自身的DNA转运为RNA,然后再利用RNA翻译,形成蛋白质序列。章鱼这种生物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有一个特殊的身体机制,可以自主的直接编辑个体所需RNA。这些RNA可以在基因组里重新排列,控制自身的遗传物质,从而防止基因发生变异。
起源至今仍是谜团
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是由于物种的“多元化”。各种生物都有着自己的起源和繁衍历程,在此期间,它们会利用自身不同的因素,进行彼此交流,才达到了现如今“相互依存”的效果。
但对于章鱼来说,很多科学家们仍旧探索不到它的来源,这种生物的出现,在考古领域至今是一个谜。
章鱼是一种非常悠久古老的生物。地质学家推测,章鱼最早可能出现在寒武纪时期。了解地理学有关知识的一些朋友们都知道,在寒武纪之前,地球上的物种十分稀少,可谓是寥寥无几。但在寒武纪时期之后,地球上就突然“诞生”了大量的新物种。
面对这种生物大爆发现象,2018年《生物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进展》杂志上一篇名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中,有关科研人员提出了这样的猜想:海洋中的章鱼起初不是地球的原住民,而是在5.4亿年前,从外太空通过陨石这一媒介来到地球的。
除此之外,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上面有一篇文章还写道:寒武纪时期的地球,极有可能经历了外星生命体的入侵。这些外来的生命有机体与地球的原始生物相互融合,经历种种演变之后才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物种起源,由此得以促成了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
其实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或许宇宙本身就是一个蕴含生物细胞的“巨型仓库”,所以太空中的各类星球以及陨石带有生命基因也是有很大概率的。
无论是不是外星物种,值得肯定的是,现在的章鱼并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威胁,作为无脊椎动物,它自身也有很多的缺陷:章鱼的平均寿命较短,最多仅有四年左右;此外,体型较小的它,在与其他鱼类进行竞争的时候也相对处于劣势。而且,如果章鱼想要创造出高智慧文明,首先还得问问人类社会中的“吃货天团”答不答应。
-END-大家都在看距地约20光年,这颗行星为何被认为100%存在生命?
科学家首次看到时间晶体原子不断轮回,获大突破,四维空间存在?
研究表明:寿命长短取决于基因遗传,人类的寿命一出生就决定了?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点击下方“在看”支持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