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穷的家庭,父母越容易有这三种“坏毛病”




对于父母而言,养孩子只要孩子幸福就行了,自己不需要孩子回报什么,这样的父母大多比较有能力,给孩子创造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孩子的教育投资也比较多。而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付出有所回报,而且越是家里条件不好,对孩子投入越少的父母要求孩子回报得更多。

父母对孩子付出越少,希望得到的回报越大。
我身边曾发生过这样的真实故事,读高中时,有个好朋友叫晓慧,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一个人在外地打工,爸爸经常在家喝酒打牌,喝醉了还会打骂她和两个弟弟。晓慧从来没有上过课外班,学习资料也很少买,可她特别努力,学习成绩也很不错。考上大学以后,学费都是助学贷款,生活费都靠勤工俭学,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不幸的是,妈妈身患重病去世,给妈妈看病花光了她所有的积蓄。三十多岁的她仍未婚,独自在深圳闯荡。可即便是这样,自从晓慧上班后,父亲不顾晓慧的感受,准时在她发工资的日子和每逢节日问晓慧要生活费,还与其他父母攀比要求晓丽为自己买一部苹果手机。
亲眼目睹晓慧的经历,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有通情达理的父母和公婆。有能力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孩子付出很多,等到他们老了,也有能力安顿好自己的生活,不会拖累儿女。

而像晓慧这样的家庭,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并不罕见,父母自己不努力,把生活搞得一团糟,希望儿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现状,等儿女有能力时坐享其成。
父母把孩子养大不容易,等他们老了儿女孝顺、赡养长辈的确是应该的。但儿女不应为父母不正确的价值观买单,如果父母一味地索取,作为儿女也有权利拒绝。
父母重男轻女的价值观,不能姑息。
男女平等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可在很多父母眼中根本平等不了。姐姐挣钱给弟弟买房子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作为一个女孩遇到这样的父母,不能因为孝顺父母却容忍父母重男轻女的做法,恐怕会成为现实版的“樊胜美”。
父母错误的投资、消费观念不能纵容。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应该是舒适而又悠闲的,有的老年人不甘心平淡地度过后半生。他们花巨款买保健品,希望自己能青春永驻,也有的老人希望能挣大钱,参加一些不合法的投资结果亏了老本。父母如果有这些错误的行为,子女也不能愚孝,要及时制止他们。
父母攀比心理不能助长。
小时候,父母怕我们有虚荣心,等父母老了以后,他们也有虚荣心。过节你给父母500块钱的红包,她就告诉你,王阿姨的儿子给了她1000块。
有的老人聚在一起,互相攀比的风气很严重。我们孝敬父母是应该的,但是不能助长他们有和别人攀比的心理。
西红柿妈妈写在最后
抚养子女,赡养老人是天经地义的。你陪我长大,我伴你变老,人世间的真情莫过于母女情深,父子天性。前提是,父母和孩子的尊重是相互的,只有价值观相同,才能更好地沟通,这是父母教给我最重要的一课,您觉得呢?
想看到下期更精彩的内容吗?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