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中,最让人感慨的莫过于,萧大王萧峰的命运。自幼亲生父母不在,靠着养父母将他抚养成人,蒙恩师从小教授他武功,做人的道理,他对大宋有极强的归属感,热爱这片土地。
可是等萧峰当了丐帮之主,处于人生最志得意满时,命运之锤慢慢的降临,毫不留情的向他砸下。因为萧峰曾拒绝过康敏的别有用心,康敏内心记恨起了他,恰巧知晓了萧峰的身世,从而发动了“杏子林之变”。
“杏子林之变”是乔峰第一次伤心,他是个宁流血,不留泪的汉子。可是这一次,他心里落了泪,他不能理解,往日可共生死的兄弟,为什么不信任他。当答案慢慢揭晓,他才明白自己身世,他谅解了众人的背叛。
他明白了原来自己是“契丹人”,在中原长大,从小耳熏目染契丹人做的种种恶事。在这之前他何尝不是,对契丹人有一种敌视感?可是没想到,自己变成了过去自己讨厌的人,他厌恶自己的身份,同时想要了解真相。
在萧峰追查自己身世中,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身世如此悲惨,而这一切的阴谋缔造者都是一个被称作“带头大哥”所酝酿,萧峰要找到带头大哥,为自己父母报仇。然而此时的他,已经不被中原武林人士认可,中原武林人士,看他的目光犹如敌寇。
机缘巧合下,萧峰遇到了阿朱,一个不会看不起他,一个相信他是好人,一个善解人意的姑娘。阿朱非常善良而且聪明,杏子林时,她已经被萧峰的英姿所折服,却是无有交际的机会,这一次相逢让二人走到一起。
某种程度而言,萧峰之所以喜欢阿朱,只因为阿朱信他是个好人。被人怀疑,猜忌,敌视,萧峰心已经很累了,阿朱给他的信任,让萧峰非常感动。他在最孤独的时候,遇到一个懂自己的人,这是他的幸运,同样也是他的不幸。
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生挚爱,不幸的是,他的幸福感来得太短暂,接着会更加痛苦。与阿朱在一起后,萧峰依旧没忘记,害他一家的带头大哥。在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确定了一个人选,他就是大理镇南王段正淳。
此人要地位有地位,武功也是非同寻常,再加上康敏的刻意引导,萧峰在试探中,又被段正淳误会认为乔峰在追究他风流账。无巧不成书,往往书中的误会必然是一时解释不清楚的,萧峰确定了仇人,就开始复仇了。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一直跟在他身边,被他认为最亲近的人,眼神正在发生变化。阿朱偶然发现段正淳竟然是自己生父,虽然这个父亲从未尽过应有的责任,可是善良的阿朱,又怎忍心段正淳被打死?
同样他也担心萧峰死在段正淳手里,两败俱伤这种结果,阿朱是最不愿意看到的。“若世间有恶,那就一切归我吧!用我的鲜血来洗刷”,阿朱选择牺牲自己来化解这一段恩怨,毫无疑问阿朱的人格是伟大的。
可是关键在于,萧峰真正的仇人并不是段正淳,他既非大恶人,也不是带头大哥。段正淳不过四十来岁,三十年前带头大哥总不会十来岁吧?阿朱关心则乱,没发现这个很明显的漏洞,可是萧峰却是太愚。
萧峰一心报仇,连自己仇人是谁都不知道。亲生打死自己一生所爱,才发现原来这一切只是误会,这怎是一个“痛”字,所能诠释萧峰的心情?阿朱的离去,萧峰在这世间再无牵挂,有的只是父母之仇。
阿朱的离去也可以说,已经带走了萧峰的心,所以后来纵然阿紫在好,可是她毕竟不是阿朱。话说回来,抛开年纪不谈,以段正淳三脚猫武功,怎么去率领中原群雄?他虽然是大理王爷,可是在中原武林啥也不是。
说萧峰愚可能有的读者会反驳,试想一下,若非萧远山查出真相,就靠萧峰,可能天龙结尾都找不到真正仇人。当然萧远山为报仇,使用了许多非正常手段,这种事萧峰做不出来的,所以他想找真相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