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三年,不被重用,胸怀大志的韩信向天呐喊:我的未来不是梦!


当初,淮阴人韩信,家境贫寒,没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选去做官,又不会经商做买卖谋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闲饭,人们大都厌恶他。

韩信早年跟刘邦很相仿,都像个社会二流子,混吃混喝,不务正业。
韩信曾经在城下钓鱼,有位在水边漂洗丝绵的老太太看到他饿了,就拿饭来给他吃。韩信非常高兴,对那位老太太说:“我一定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气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自己养活自己!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位公子才给你饭吃,难道是希图有什么报答吗?!”

韩信、漂母剧照
淮阴县屠户中的青年里有人侮辱韩信道:“你虽然身材高大,好佩带刀剑,内心却是胆小如鼠的。”并趁机当众羞辱他说:“韩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来刺我。若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于是仔细地打量了那青年一会儿,便俯下身子,从他的双腿间钻了过去,匍匐在地。满街市的人都嘲笑韩信,认为他胆小。

奇阶曰:韩信的出身很难查到资料,奇阶刚刚在网上搜到有人查访西安那边的韦氏族谱,上面可以追溯到韩信。族谱上面的内容讲到,韩信乃是韩国王族的后代,他的祖父乃是韩国送到楚国做人质的公子,后来因为宫廷政变,没有成功地做上韩王,所以就在楚地了此余生。韩信的父亲因为给秦朝服徭役,最后不知所终。韩信的母亲也早早地离世,但韩信找了一块好地方安葬了母亲,那个地方可以安置一万户居民。所以韩信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孤儿。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韩信的王族身份,因为韩信的资料后来都被吕后给毁掉了。但是,奇阶个人倾向于韩信一定不是平常人家出身,因为他后来身上总是配着一把剑,这剑就是他全部的家产,这把剑很可能是他祖父流传下来的,到他这一代,仅有的家产也只剩下这一把剑了!

韩信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不种地、也不经商,靠蹭饭甚至乞讨生活。为什么呢?他不是平常家庭出身。贵族出身的人是不学习种地、经商这些东西的,他们怀揣着兼济天下的理想,不屑于干平常百姓干的活,同样贵族出身的张良也是既不种地、也不经商,同样胸有大志的刘邦也因不像他二哥会置家而被父亲呵斥。
父母死后,韩信在淮阴无依无靠,他虽然胸有韬略,从小学习兵法,但是何时才能用得着呢!并且有谁会跟你谈这些呢!大家看的都是眼前的好处,你连自己都没有办法养活,谁会跟你大谈什么兵法!韩信虽然出身高贵,但只是一个破落贵族而已,他的经济状况还不如平民百姓。既然这么穷困潦倒,谁又会尊重他!你在社会上被不被人尊重,很大的要素是你的经济水平。韩信没钱,自然没有人瞧得起他。
司马迁说他没有好的德行,既然整天闲游、不务“正业”,那能有什么好的德行呢!韩信被一个流氓欺负,那也是必然,平常人瞧不起,市井无赖就要耍耍你!无赖要韩信从他裤裆下爬过去,韩信也照做了,这并不能说明韩信的能忍,反倒说明了韩信的无奈。韩信受胯下之辱是自找的,这不能当成忍耐的榜样。换成别人,也得考虑一下,你把无赖给弄死了,你还活吗?你跟无赖干一仗,你还能在淮阴街头混吗?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不硬刚。司马迁先生把韩信受辱这件事拿出来详细写,想必也是安慰自己受伤的内心吧!

待到项梁渡过淮河北上,韩信持剑去投奔他,留在项梁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任用他作了郎中。韩信曾多次向项羽献策以求重用,但项羽却不予采纳。
汉王刘邦进入蜀中,韩信又逃离楚军归顺了汉王,仍然不为人所知,做了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来韩信犯了法,应判处斩刑,与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已遭斩首,轮到韩信时,韩信抬头仰望,刚好看见了滕公夏侯婴,便说道:“汉王难道不想得取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啊!”
滕公觉得他的话不同凡响,又见他外表威武雄壮,就释放了他而不处斩,并与他交谈,欢喜异常, 随即将这情况奏报给了汉王。汉王于是授给韩信治粟都尉的官职,但还是没认为他有什么不寻常之处。

韩信、萧何剧照
奇阶曰:韩信在成年后终于等来了机会,他参军了,成为项梁军中一名普通的士兵,这是韩信梦寐以求的,他别的不会,除了参军又有什么别的出路呢!起义没多久,大帅项梁战死,之后韩信在项羽的帐下做事。项羽提拔韩信做郎中,就是自己的侍从,韩信就有了跟项羽提建议的机会。但是韩信的建议项羽都不接纳,韩信也很扫兴,后来就越发觉得在项羽这里难有出头之日。
项羽为什么不听韩信的建议呢?
项羽是大帅,贵族出身,非常骄傲,刚愎自用;韩信小兵一个,人微言轻。别说韩信,亚父范增的建议他都不常听,他哪里会在乎一个站岗护卫兵的什么良策!
再者,两个人气质不同:项羽英雄豪气,非常自信,极具人格魅力;韩信多年屈辱中生活,缺乏自信,底气不足。韩信的气质有些忧郁,项羽很可能看不上眼。
还有,项羽欣赏并重用跟自己相仿的人,比如:龙且、英布等人,这些都是好勇斗狠的主儿,但韩信不是这类人。
最后一点,这是我们后来根据韩信的用兵特点总结的,就是两个人的作战方法不同,项羽作战勇字打头,韩信作战谋略挂帅。

韩信、项羽剧照
总之,项羽不是不用韩信,只是不重用他,因为不欣赏韩信。如果真正地让韩信施展才华,怕是也容不下他。因为你看,后来楚汉战争的时候,除了项羽打汉王百战百胜,他手下的大将是败多胜少,项羽不能用才能很强的人,他的器量很有限。
韩信投奔汉王,因为觉得在项羽帐下没什么前途,他又听说汉王刘邦知人善任,所以慕名而来,希望得到汉王的重用。但他在汉王这里刚开始只是做了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可比项羽身边执戟郎中的职务差远了!
韩信还因为犯法差一点儿被杀掉!要不是韩信临斩前大喝一声,得到汉王亲信夏侯婴的青睐,韩信别说登台拜将了,连命都没了!关键时候韩信的气质非凡救了自己一命,归根结底还是上天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经过夏侯婴的举荐,韩信升官了,升到陈平在项羽那边的级别了:治粟都尉,就是管粮食的中级武官,于是韩信有了跟丞相萧何交往的机会。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