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中,肉身成圣的7个人为啥都出自阐教,截教1个也没有


《歪歪侃封神》第944期
封神中,阐教和截教虽然同出鸿钧道人玄门一脉,可因修行的侧重点相异,因此两教都认为对方是歪道,自己才是道门正统,所以就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正统的标准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截教明明有情有义,阐教还说截教不修道德?”来让歪歪回答。
要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捋顺封神到底为阐截两教炼气士带来了什么?

一、所谓封神,道之劫也!
没错,是劫。因为封神,包括阐截在内的所有炼气士都被动渡劫,而渡劫的结果无外乎两种,过去了更上一层楼,过不去灰飞烟灭归寂于天地之间。
不过封神之劫中,却没有灰飞烟灭这个选项,因为这里有封神榜托底,可以接收渡劫失败的炼气士灵魂,让他们的灵魂上榜成神。
可问题是大家都不愿成神,一句“根行深者为仙,根行浅者为神”广而告之天下间,只有出身好、资质优、且道德深厚者才能获得未来还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仙道,意思就是说,成神的就是差生,这对比,是大家有目共睹高下立判。

截教弟子骂骂咧咧地上了封神榜,心中那是一万个不服气,凭啥上榜的都是我们截教?
其实封神榜上不止截教弟子子,也是有几个阐教门人在列的,像资历很深的萧臻、邓华,三代弟子土行孙、黄天化、韩毒龙、薛恶虎和龙须虎等。
可同时,阐教了道成真的门人也有很多,首先燃灯道人封神后就证道元始,验证了他佛祖源流即古佛的称号,成了一教之主;再还有广成子、赤精子等玉虚十二上仙,都斩了三尸得仙体;以及三代弟子中,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杨戬、韦护、雷震子等七人肉身成圣。
二、劫果之差,截教表示不服!
所以凭什么,凭什么阐教门人就上榜那么几个,其他人都结局完美,对此,截教弟子表示难以接受,所以才有姜子牙册封诸神时,闻仲闻太师的怒眉横目冷相对:
“子牙在台上看见香风一阵,云气盘旋,率领二十四位正神迳闯至台下,也不跪。”
在一定程度上,闻太师的态度可以代表其他截教弟子,你别看他在截教辈分低,可他的师叔师伯却无一把他当晚辈看待,都是一口一个“道兄”尊称他的。

从闻太师“闯”下封神台,不肯“跪”的表现来看,歪歪要说他不服姜子牙久矣,为啥不服?
原来上榜之前,闻太师曾和姜子牙有过数战,其中双方议破十绝阵时,燃灯道人每破一阵,都让炮灰先行入阵探虚实的行为,就让闻太师和金鳌岛十天君等截教弟子深感不耻:
“燃灯道友,你著无名下士来破吾阵,枉丧其身!”
截教弟子作为敌方都同情炮灰,说燃灯无耻,燃灯的无耻,对比截教弟子为同门师兄弟下山,更显得他们的有情有义之品质可贵。
三、你阐教屡屡将吾辈藐视,我等方才下山!
下山的截教弟子,理由都无比的统一,他们都是因听说阐教门人如何欺他同门,又如何不屑他截教做派等,所以他们下山来给同门报仇,下山来维护截教。
头一茬被闻太师请下山的截教弟子子是九龙岛四圣,他们是最客气的:
“你我俱是道门,只因闻太师相招,特地到此,我等莫非与子牙解围,并无他意。”

四圣说着最客气的话,提出的却是最无理的要求,他们一则要求姜子牙、武王向纣王称臣认错;二则要求姜子牙、武王开放国库,悉数赠出金银钱粮;三则要求姜子牙、武王将投奔他们的黄飞虎交出去,交给纣王发落。
要歪歪说这三条可太狠了,相当于是让姜子牙、武王直接把脑袋送到纣王面前,任由纣王发落,难道四圣不知天数,不知天定西岐,不知姜子牙要封神?
当然不会不知,武王伐纣和姜子牙封神这两件事儿,是天数显示下的结果,任何一个炼气士都对此一清二楚,尤其截教弟子,他们都收到了通天教主降下的敕命:
“紧闭洞府,诵读黄庭三两卷;身投西土,封神榜上有名人。”
通天教主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眼下,姜子牙就是天数的代表,和姜子牙为难,就是逆天而为。
四、此是你等不守谕言,自取其祸!
通天教主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竟还有那么多截教弟子不当回事儿下山去,不是因为他们根行差还是什么,这一点是连通天教主都承认的事实:
“尔等狼心野性,不守我清规,大是可恶!”

对截教弟子来说,通天教主的话是必须要听的,通天教主的指示是一定要照做的,通天教主的告诫是一定要遵守的,这是作为弟子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对包括截教弟子在内的所有炼气士来说,天数更是比师父的话还要强,师父偶尔还能犟一犟呢,像元始天尊叫姜子牙下山封神时,姜子牙就犟嘴不想去,这般小小的顶撞,元始天尊也不会怎么着他,可天数却不同,“我命由我不由天”更是行不通。
所以在广成子的碧游宫之行,通天教主就和广成子明白说了:
“广成子,你与姜尚说,他有打神鞭,如有我教下门人阻他者,任凭他打。”
虽然广成子离开碧游宫后,通天教主取出了诛仙四剑和诛仙阵图,让多宝道人到界牌关去摆诛仙阵,歪歪纵观《封神演义》全文后得出,他对广成子说这番话的时候,也是推心置腹的。

也就是说,以“义气”为借口下山的截教弟子,从根本上来说已经脱离了修道者的本来意义。
五、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因同门师兄弟命丧西岐而下山的行为,当得起讲义气,可是义气能超越师命和天数吗,显然不能!连主次都不分,天数、师命都枉顾的截教弟子,枉称一声修道者。
看到这里如果你反驳说,难道修道了要割舍情义,不讲感情吗?当然不!所谓无情却有情,无为并非不作为,封神中,身为圣人的太上老君,达到了太上忘情,已经是寂无所寂的状态了吧。
可他呢,他却从不曾停止立教度人,传扬真道:“鸿蒙剖破玄黄景,又在人间治五行;度得轩辕升白昼,函关施法道常明。”
所以截教弟子在封神中所谓的义气行为,只是贪嗔痴的表现,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道德有缺,领悟不到道的本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