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原著细思极恐,申公豹原来是杀人诛心的惹事精,现实中遇到要远离


《歪歪侃封神》第1009期
提起申公豹,大家会想到些啥,是评书里里的那句“道友请留步”,是动画片里猥琐奸诈的小人,还是电视剧了苦大仇深的弃子?
人们对申公豹,多少带着丑化的调侃意味,诚然被丑化之后的申公豹,为我们带来许多心理上的愉悦享受,可在《封神演义》原著中,申公豹此人却没有丁点儿搞笑的成分,甚至提起他来还细思极恐。

《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姜子牙一上昆仑”,从元始天尊手里拿到“封神榜”,准备回岐山张挂,姜子牙下山途中,被身后申公豹的呼叫声停下了脚步,而申公豹在后面喊停姜子牙,可是足足喊了三四遍的,从“姜子牙”,“子牙公”,到“姜丞相”,换了三个称呼,姜子牙都没搭理他。
原来姜子牙心里牢记临出门时,元始天尊和他说这一路回西岐,不要和任何人说话的交代,所以任由身后的人暴躁值一路飙升,他也愣是没回应,直到申公豹大叫“姜尚”,呼骂说你姜子牙不过是做了西岐丞相,就不把和自己同门学道四十年的师弟放在眼里,路上遇到了竟假装不认识:“你忒薄情而忘旧也!”
申公豹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姜子牙也不好再装傻,只好停下脚步,和申公豹说兄弟对不住啊,我刚才没听出来是你,原谅哥哥则个。
姜子牙和申公豹前后脚拜入昆仑,按拜师顺序来说,先入门墙者为长,因而姜子牙是兄申公豹是弟,尽然申公豹在拜师前数千年就已经得道,他的修为,也和广成子等十二上仙不相上下,可在排辈上,他也得称呼仅修道四十年的姜子牙为师兄。

身怀大神通的申公豹,心里多少是有些瞧不起姜子牙的,所以他敢截停姜子牙,敢直呼姜子牙的“名”,也敢在姜子牙面前肆意卖弄他的修为本领。
“姜子牙!你有多大本领,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你不过五行之术,倒海移山而已,你怎比得我:炼就五行真妙诀,移山倒海更通玄。降龙伏虎随吾意,跨鹤乘鸾入九天。紫气飞升千万丈,喜时火内种金莲。足踏霞光闲戏耍,逍遥也过几千年。”
阐教门人弟子,都是很尊敬师长的,从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凡事都要请示太上老君做起,下面的门人,就没见谁失过礼数,无论是广成子碧游宫缴还法宝,玄都八景宫求借离地焰光旗,以及,对元始天尊吩咐下来的惟命是从,无一不是规矩十足,显然申公豹是阐教中的另类,你看他在姜子牙面前这有意卖弄的趾高气昂,哪里把姜子牙当做师兄了。
可申公豹在南极仙翁面前时,又是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样,话说在申公豹用脑袋和姜子牙打赌时,是南极仙翁横插一杠,让白鹤童子叼走申公豹的脑袋以绝其性命,如此大仇面前,申公豹敢言语吗,他不敢,甚至于他还将这份怒气撒到为他求情的姜子牙头上:“申公豹上了白额虎,指子牙道‘你去!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海,白骨积如山!’”
申公豹这个人在歪歪看来,就是典型的慕强凌弱,臣服于强者,却在弱于自己的人身上找平衡,而且永远不认为自己有错,申公豹对姜子牙执掌封神榜不满,可姜子牙也只是元始天尊的棋子,这事儿他也做不得主,可申公豹却只敢把不满撒到姜子牙头上。

申公豹对姜子牙撂下狠话后,就离开昆仑,为报复姜子牙着手准备去了。姜子牙不是要伐纣吗,那我就把你困死在西岐,看你如何伐纣。
话说在姜子牙辅佐西岐之前,纣王是当时封神世界的正统,所以有很多修道的炼气士在纣王麾下效力,有如闻仲、张桂芳、风林、魔家四将、洪锦、胡雷、余化、韩升、韩变、余德父子等,是很大数量的一个群体,巧的是,他们都来自截教。
截教弟子和殷商联系紧密,因而就造成了这么一个事实,那就是以姜子牙为代表的阐教,将和截教弟子正面为敌。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阐截两教都出自鸿钧道人门下,相当于是一脉相承,可又因为两教弟子在人间分属的站位不同,阐教和截教正面刚上了。
于是,申公豹就将目光投向了截教,可他是阐教门人,他该怎么在如今这个局势下获取截教弟子的信任呢,机会来临的很快,《封神演义》第四十三回“闻太师西岐大战”,不敌姜子牙兵败如山倒,损兵折将两万余人。
此次败仗,是闻太师提兵征战数十年以来的首次败北,第一次尝到吃败仗的闻太师,心中痛恨难当,此时他的徒弟吉力开解说,太师不必忧虑,您莫不是忘了,三山五岳之中多有高人,您不妨亲自上门,请来一二,有他们帮助,还愁不能转败为胜!于是闻太师骑上墨麒麟,找帮手去了。

闻太师并不知道,在他之前,申公豹就已经打着帮他的名义,为他请到了菡芝仙、金鳌岛十天君和彩云仙子等人:“闻得道兄征伐西岐,前日申公豹在此相邀助你。”
不得不说,申公豹是真的很聪明,他知道自己阐教门人的身份,目前难以取得截教弟子的信任,可闻太师不一样啊,他可是跟着金灵圣母在碧游宫修行过的,是通天教主嫡传的徒孙,再加上闻太师在人间的地位,截教上下谁不卖他一个面子。申公豹选在恰当的时机,以恰当的跳板,一下就和截教弟子结成了同盟。
得到帮手的闻太师,也获得了几场胜仗,可《封神演义》世界的天数,毕竟难违,所以最终闻太师还是战死了,闻太师死后,申公豹仍然在截教上下活动,不过现在的截教弟子,已经深深认同了申公豹。
于是在冀州侯苏护伐西岐时,申公豹在九龙岛声名山请到吕岳师徒;在申公豹撩拨下山投奔姜子牙的殷洪、殷郊兄弟俩反水后,他先后在骷髅山白骨洞和火龙岛,分别请到吕岳和罗宣下山;以及在张山来到西岐后,他又在东海蓬莱请出羽翼仙。
这些被申公豹请下山来的截教弟子,无一不是大神通大能力者,他们都为姜子牙带来过莫大的麻烦和恐慌,当然,姜子牙麾下西岐将士,也丧命不少,就这还不算,随着申公豹在截教内部越来越游刃有余,他竟一举打入碧游宫,成为让通天教主都信任的人。
所谓:乌云仙、金光仙、虬首仙神光赳赳;灵牙仙、毗芦仙、金箍仙气概昂昂;七香车坐金灵圣母,分门列户;八虎车坐申公豹,总督万仙;无当圣母法宝随身;龟灵圣母包罗万象。奎牛上坐的是混沌未分、天地玄黄之外、鸿钧教下通天截教主。

万仙阵中,申公豹竟然和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并辔齐驱,换而言之就是说,通天教主是把申公豹当亲传弟子看待的,那么既然申公豹如此深得通天教主之心,那么万仙阵的由来,定然少不了申公豹在其中的出谋划策,歪歪这么说的理由有二:
其一,因为三十里路征伐。申公豹和姜子牙昆仑反目离开前,曾发下誓言给姜子牙好看,这和元始天尊所说的三十六路征伐有关,申公豹一次次地游说截教弟子下山,或者鼓动通天教主摆下万仙阵,都是为了完成三十六之数,所谓出口是愿,不外如是。
其二,是为了证明自己。申公豹之所以为姜子牙带来这许多麻烦,归根结底还是“封神榜”引起的,申公豹对元始天尊选择姜子牙封神一事,始终耿耿于怀,凭什么!申公豹自认为,无论是修为,还是智慧、胆量,他都比姜子牙更强,可元始天尊呢,明明知道姜子牙不愿下山,还是强行把封神榜交给姜子牙,为什么他就看不到自己的存在,不能把封神榜交给自己完成呢?
嫉妒和不满,让申公豹面目全非,元始天尊不是叫姜子牙伐纣吗,那我就叫他伐纣不成功,顺带着封神也失败,我倒要让你看看,你选中的姜子牙,在全方面被我碾压。
为了泄愤,为了向元始天尊证明自己的能力,申公豹于是走上了和姜子牙作对的道路,当然,在作对的过程中如果杀掉姜子牙,那也是极好的,于是在《封神演义》七十二回“广成子三谒碧游宫”章节中,支援佳梦关洪锦大军的姜子牙,和申公豹在昆仑一别后,相遇了。
当时姜子牙还问申公豹来着,贤弟啊,你我往日无仇今日无怨,你是为啥事这么恼我啊?
申公豹听了是气不打一处来,说当初在昆仑,我在后面使劲儿叫你,你是怎么对我的,啊,你竟然理也不理我,你不给我好脸色也就罢了,后来你还和南极仙翁串通一气,让白鹤把我的脑袋叼走,险些让我数千年修为毁于一旦,姜子牙啊姜子牙,你我之间冤仇深似海,今日我不杀你,誓不为人!

姜子牙表示很委屈,他不应申公豹的呼唤,是因为元始天尊的吩咐,至于说白鹤童子叼申公豹的脑袋,那是南极仙翁干的,两件事儿都有人背锅,可申公豹不听啊,那是一心要杀姜子牙。
对自己和姜子牙之间的这点儿事儿,申公豹心里真的不清楚吗,怎么可能,可是元始天尊和南极仙翁,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他有气没地撒,也只能捡软柿子捏,巧了姜子牙就是很好的人选。
对申公豹来说,如果说姜子牙委屈,那么截教弟子就是无妄之灾的被害者,为什么这么说?
所谓封神,是为了给天庭补充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人选范围包括且不限于修道的炼气士群体,凡人群体。其中阐教门人都命犯劫厄,必须入世历劫,截教弟子就轻松了,他们只要不下山,不参与,就可以逍逍遥遥地度过这场封神,然后接着锻仙体,悟道德,表乾坤,这么永远闲适下去。
可本来该如此的修行生活,却被申公豹的闯入打乱了,他一次次地接近截教门人,和他们关系越来越亲密,甚至到最后,连通天教主也被他折服,陪着他一起搞姜子牙。
被申公豹游说下山的截教弟子,一个个地身死上榜了;把申公豹当做亲传弟子一般看待的通天教主,失去了截教、失去了弟子、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一切。

对申公豹来说,通天教主和截教弟子,都是他和姜子牙作对,以及证明自己能力的棋子,是他赖以报复的手段,可怜截教弟子,哪一个不是真心接纳申公豹,把他当做同盟知己;可怜通天教主,推心置腹接纳申公豹,却反被坑害一空。
申公豹就是那种以牺牲他人利益,来达成自己目的的人,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职场上也不少见,如果遇到这样的人,切记提高警惕,远离他,以免被他利用。
所谓利用他人者,恒被利用之!申公豹在疯狂利用截教时,岂不知自己也在不知觉中成了元始天尊的棋子,三十六路征伐是如此,发誓身填北海眼也是如此,如果申公豹得知这一真相,他脸上的表情一定很精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