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李医生的新书终于出来了!
大家好,我是李医生。
做医学科普将近5年了,写了很多医学科普文章,最近2年特别专注写了一些医学故事,通过故事来呈现医学知识以及真实的医疗环境,深受各位朋友的喜爱,我本人也是荣幸至极。
书名叫做《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
这本书凝聚了我这2年多以来的心血,几乎每一个故事都是利用下班时间熬夜写出来的,写的过程需要用到我的专业知识(厚着脸皮说一句,李医生的专业知识在同级别医生中算是佼佼者,哈哈)和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文献,确保故事的逻辑严谨,还原真实的临床环境,书中描述的很多故事几乎都是真实的。
以下是今天的正文:
急诊科打电话过来,说有个肝癌、考虑肝癌破裂出血的病人,要来ICU。
我一听肝癌破裂出血几个字,头都大了,说这样的病人适合来ICU么,治疗价值很小啊,而且我们也没办法止血啊,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看了吗?我问对方。
患者说之前来过你们科,现在一开口就说还想来你们科呢,对方说。下来看看吧,即便不进ICU也过来看看。
当我去到急诊科抢救室时,首先看到几个家属徘徊在抢救室门口,看起来有点眼熟,一下子也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招呼没打,我快身进入抢救室。
一个瘦骨嶙峋的60岁左右的男性病人躺在抢救床上,呼吸急促,扣着面罩吸氧,床头上的心电监护告诉我,他生命垂危:血压80/40mmHg,呼吸32次/分,心率120次/分,SpO2 80%。
这么低的血压,病人已经休克了,而且是休克失代偿期,或者说休克晚期。再加上呼吸急促,血氧饱和度低,代表病人极度缺氧。
患者危在旦夕了!
急诊科医生见我到来,迅速从别的病人上抽身过来,跟我说着眼前这个病人情况。
患者肝癌2年多了,早上被发现昏迷在地,脸色苍白,家属急忙打了120,我们的车出去接了回来,车到现场就看到患者血压很低,人是昏迷的,开通了补液通道,迅速转运了回来,刚才查体,看到患者腹部比较胀,血压维持不住,一路狂跌.....
初步考虑是肝癌破裂出血或者是肝硬化腹水可能,或者两个都有,刚刚我们抽了血,血常规结果回来了,血色素(血红蛋白)仅有40g/L(正常值120-150),重度贫血,而且考虑是失血性休克可能性最大。急诊科医生语速飞快,不到一分钟时间就把前因后果跟我说了。
我凑到病人旁边,大声呼唤他的名字,没反应。用力拍他肩膀,也没反应。仍然是昏迷。看了双侧瞳孔,虽然对称,但是对光反射已经非常迟钝了,脸色苍白,贫血貌,这个人瘦得跟一堆枯柴一样。
肚子却不相称地有点微微胀,用力压一压,显然有点对抗,没看到明显压痛,因为病人昏迷了,表现不出痛苦表情。如果是肝癌破裂出血,可能会出现急性腹膜炎的表现。即便如此,肚子里面应该是有液体的,要么是腹水,要么是血。
从目前的已有的数据来看,是血的可能性最大,肝癌结节破裂之后,大血管破裂,血液喷涌至腹腔,病人会因为短暂内迅速失血而发生休克。
这样的病人,唯一的办法就是请外科医生介入,手术止血。但眼前这个病人,生命危在旦夕,别说转运去手术室,就说现在都不一定能扛得住。
得先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保证氧合再说。我跟急诊科医生说了句。他们赞成我的观点,说已经跟家属商量过了,家属说同意积极抢救。
门口那几个就是病人家属,我看到病人名字后,开始有点印象了,这个病人半年前在我们科住过,当时是重症肺炎,后来好转后出院了。但这次情况完全不一样,我跟家属说,这次病情凶险万分,随时可能不行,或者说已经在不行的路上了。
如果要抢救,必须马上就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看看外科医生有没有办法止血。但我估计很悬,病人眼前这个状况,不大可能上的了手术台,而且他已经肝癌2年多了,终末期了,整个人都已经是恶液质状态了,更多的治疗,对于他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病人的儿子流眼泪了,说医生求求你,先抢救吧,先抢救......我看他也30多岁年纪,估计一时半会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点点头,说我可以先气管插管上呼吸机,看看能不能稍微稳定一下,再谈下一步处理。你们等着。
我转身回抢救室,急诊科医生已经准备好了气管插管,把喉镜扔给我,说你来吧,我那边还有一个重症胰腺炎的,我去跟家属沟通沟通。
我接过喉镜,也没推辞,在护士的帮助下,我尽最快的速度把气管导管放入了患者气管,然后马上接了呼吸机。
给开到100%氧气吸入,我跟护士说。
血压还是很低,另外一个护士跟我说。此时患者已经在快速输液、输血、使用多巴胺了。该做的都在努力,但效果甚微。
上了呼吸机后,胸腔内正压,患者血压更低了。仅有60/40mmHg!
而且患者的氧合丝毫没有改善,血氧饱和度迟迟上不去,仅有85%左右。患者还是缺氧,非常明显。此时患者可能存在别的问题,比如肺栓塞,癌症患者很容易就肺栓塞,但此时分析这个意义不是太大了。
因为我感觉大势已去。
我把这个情况跟家属反馈了,病人的老婆问我,要不要再去ICU抢救。上一次不也是抢救回来了么,这一次努力一下行么。
我说这次跟上次差远了,这次大罗神仙都没办法了。我盯着患者的儿子,说你爸爸现在病情非常严重,去ICU我们没有办法能帮到他,只会让他承受更多的治疗痛苦,包括要插入各种管道,另外,ICU是全封闭管理的,你们也看不到他,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你们不在床旁陪伴,我觉得是很遗憾的。
再说,现在这样的情况,转运风险极大,很有可能在路上一颠簸,病人心跳就没了。我补充了一句。
倒不如留在急诊这边,你们陪陪他,我估计他也扛不了太长时间了,恐怕今天都难过。
我这句话一出,俩母子眼泪夺眶而出。
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很残忍。要把一个坏消息告诉家属不总是那么容易的。时时刻刻都做好告知坏消息,更是难上艰难。
更关键的是,万一病人去了别的医院还是有的救的,或者事后找了律师状告我,说其实还可抢救的,为什么要劝病人放弃呢,之类的话,那我该如何是好。
我想清楚了,医生应该有所担当。家属是不懂医学的,他们没办法做出最利于病人的决定,但是医生可以。医生之所以不敢,一方面是因为病情的确变幻莫测,不好评估,另一方面怕家属闹事,所以原本想说的话都闷在肚子里了。
我见过类似的情况无数,我估计患者性命垂危,而且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没必要强行治疗,何不告诉家属,让病人顺其自然呢。
我跟病人家属说,我们所有人都害怕死亡,但你们今天必须要接受病人即将死亡这个事实。
家属最终决定留在抢救室,陪他最后一程。
中午我打电话去急诊科问情况,护士说我前脚刚走,病人就不行了。家属已经结账离开了。
我怅然若失,我估计到了结局,但没有办法能避免这个结局。
的确,我们所有人都缺乏死亡教育,当死亡即将来临时,我们惶恐不安,或者是垂死挣扎,而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可以淡定从容地面临最后的风暴。
一旦我们失去了方向,发了疯似的要医生抢救治疗,家属或许弥补了内心的不安和愧疚,但受苦的却是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的病人。
希望我的讲述,能让你更懂医学,更懂生命!
活着真好!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更多精彩医学知识,可以点击上方公众号链接关注我每天9点,不见不散
微信公众号最近改版!为了方便大家能够每天看到李医生的文章,希望大家动动手指,按照以下方法把听李医生说的公众号加个星标!
最后,为了在特殊时刻还能跟大家分享、交流,我们启用了另外一个公众号(Dr家庭医学),可以说是我的小号吧,那里我们会跟大家分享科学有趣、有料的家庭医学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喜欢的朋友扫码关注,谢谢大家!
喜欢这篇文章的话请点亮“在看” “点赞” | 坚持原创不容易,以示鼓励 | 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奋斗 |点击“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为健康努力!
丁香园、网易号、一点号、微博 @听李医生说
知乎、今日头条 、大鱼号、李鸿政Pro、趣头条 @李鸿政医生
抖音号 @李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