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夫妻不能在一起歇了?为什么?



今天是夏至节,阳历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三日,天下起了小雨。听闻有一句关于夏至的俗语:“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我有些不理解:到了夏至后夫妻为什么不能在一起歇?这又有什么理由?
要解释这句俗语,就先要了解夏至。在古代老祖宗们是靠天吃饭,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的生活规律,把日照时间开始变短的这一天定为夏至,到夏至之后,农作物的生长就到了一个关键时候。

“春争日,夏争时”,在这个时候农作物的生长就很快了,夏天的一个时辰就相当春天的一天,人们更加要抓紧时间,加紧对农田里的庄稼进行管理。为了能够有一个好的收成,人们就必须要争分夺秒。
古代人是男耕女织,生产力低下,所以,为了一家人的温饱,男主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入,在田地里忙农活,为了一个好收成;而女主人也不会停歇,通常都会在家里织布、煮饭,或者做一些副业。
男主人在地里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已是满身疲惫,吃过晚饭后,当然是希望马上能到床上去歇息,好好地睡上一觉,这样到了第二天时就会精神饱满、充满了力量,在农田里时也能够继续照顾好庄稼!

到了夏至之后,天气逐渐变热,田里的水蒸发得快,可能会缺水,而庄稼又不能缺水,就要保水了。一个人忙不过来,就需要夫妻合作,一个白天干农活,一个晚上就去忙放水,自然是需要各自歇息了!
古代是农业社会,种农作物是需要水,而古代的水利设施少,没有什么大型的水库水坝,为了争水源,古代经常发生打架的事件。男人为了自己的农田有水,所以晚上就要去守水,女人则在家里带孩子。
同时,古人在与自然作斗争中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有着“夏至一阴生”的说法,古人认为农历五月的时候,夏至节阳衰阴生,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日照时间开始一天天变短,还有了《夏至九九歌》。

“夏九九”是代表一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的划分,是从夏至这天起,以每九天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计八十一天。而且三九、四九是一年最热之时。下面便是民间夏九九的一个版本。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民间有关于夏至节的俗语有很多,除了这句“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的俗语之外,还有“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坨”、“夏至东风摇,麦子水中捞”、“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等。
俗语是古人在生产生活中自然而然产生的话语,所以有些俗语如果不以产生的条件去理解,那就会理解成另一个意思,就比如“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这句俗语,我就会理解成夫妻不能在一起歇了。
说到这里,不知大家对“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这句俗语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是否也有人如我一样,是理解成“夫妻不能在一起歇了?”欢迎大家留言讨论,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句俗语!

写于湘南千年水乡古镇大浦
2022.6.21.9:25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