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有太多的未知数,爸爸妈妈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欢乐的同时也夹杂着不少烦恼和压力。
因为我们的小宝宝们还不能通过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很多时候宝宝内心的感受、想法和需求,都需要家长细心观察、推理猜测才能得出。
但有时候家长经验不足,无法接收到孩子内心正确的反馈。即使宝宝感到身体不适时,粗心的父母也不容易及时发现,进而就不能让宝宝及时接受治疗,这会给宝宝的身体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2岁的儿子最近总是喜欢摸脑袋,这是怎么一回事?
邓女士的小儿子今年2岁了,肉嘟嘟的小脸蛋可爱得像个糯米团子,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捏一下,特别讨人喜欢。
从宝宝1岁开始,邓女士就坚持每天给儿子讲睡前故事,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宝宝更好地进入睡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以及开发宝宝的智商。
在给宝宝讲故事的时候,邓妈妈会时不时提出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与宝宝互动,虽然宝宝在语言表达上还是很吃力,但牙牙学语的他让人有一种在对话交流的感觉,当然邓妈妈也不指望宝宝能够清晰地回答出自己的问题,这只是一种与孩子互动的方式。
但细心的邓妈妈最近发现了一个异常情况,宝宝在听问题时多了一个习惯性动作,就是摸头。
看起来像是在思考问题的可爱小动作,但是慢慢地邓妈妈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宝宝不只是在想问题的时候会摸头,平时没事的时候也总喜欢做这个动作,而且次数越来越频繁。
邓妈妈察觉到宝宝可能是哪里不舒服,于是连忙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结果不乎所料,宝宝真的是因为生病了才有这样异常的表现。
医生说宝宝总喜欢摸头是因为患了中耳炎,宝宝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只能通过动作来提醒妈妈。
宝宝其实是耳朵内部不舒服,摸头的动作实际上是想要摸耳朵,好在妈妈发现得早,情况并不严重,吃药治疗几天就可以恢复了,及时送医非常关键。
有些家长可能会疑惑,好端端的孩子怎么会突然患上中耳炎呢?其实孩子在感染中耳炎之前一般都是有征兆的,当孩子出现以下这些症状时,家长就要留心了。
1、频繁哭闹,仰卧时哭闹加重
当孩子感觉到耳朵疼痛时,由于表达能力弱,他们只会通过哭闹来"诉说"身体的不适感。但是哭闹又会使孩子的耳朵更加疼痛,因此就出现了断续的疼痛感,想哭又不敢哭的局面。
除此之外,吃奶、吃饭、仰卧位时容易使耳压增高,导致耳道疼痛,患有耳朵疾病的孩子可能还会以拒绝进食、哭闹 、不睡觉等方式来表达。
2、听力下降
当一个孩子患上中耳炎时,会感觉到耳朵里疼痛有异物,耳道里不通畅,就像是人感冒之后的鼻塞一样难受。
因为耳朵的不舒服,脑子里会持续有一种嗡嗡的声音,进而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情绪,使他们变得烦躁不安,且听力下降。
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听力下降,且烦躁易怒的情况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这很可能是中耳炎的症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认。
3、摸脑袋、抓耳朵
因为孩子的年纪还小,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宝宝只能是一个劲地摸自己的脑袋。这时的实际情况是宝宝想表达自己耳朵里边不舒服,所以就要求我们的家长时刻关注宝宝的状态以及观察是否有异常表现。
所有疾病的形成都是有原因的,只要家长们做好细节预防,孩子就不易患上中耳炎。很多宝妈不知道,错误的喂奶姿势、流泪、吐奶、呛奶都可能会导致奶水经过耳咽进入宝宝的中耳,最后引发孩子患上中耳炎等耳部疾病。
所以,宝妈们在给宝宝喂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把孩子的头部放得过低,防止孩子出现呛奶的情况;
第二,如果出现了溢乳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以防乳汁流入宝宝的耳道内,引发感染;
第三,尽量不要让宝宝仰卧位吃奶,因为在这种姿势状态下一旦乳汁从宝宝的嘴角流出,很容易会直接流向耳内;
第四,当有液体不慎流入宝宝耳道内时,家长不要盲目地用棉签深入吸干,更不要自行使用滴耳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及时让医生用专业的手法清洗上药。
小宝宝出生之后本来就是一种易患病的体质,作为家长不仅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而又健康的生活环境,还要细心留意宝宝的实时状态。
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而耽误了孩子的病情,给他们的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The End—————
本微信平台出现的图片、音乐、视频部分是从互联网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