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日本的爱恨情仇

  想来大家正在合家团圆欢度春节。

  昨天晚上加班到10点,回家吃了一个小卷毛剩的土豆饼,就是我的年夜饭了。

  不过,我也有小确幸。
  一个同事给了我一小块红薯做的小点心,叫做sweet potato。
  
  在日本网站上看到的。

  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把涅瓦河上主桥~冬宫大桥打扮起“中国红”给中国人民祝贺新年了。
  
  今天是大年初三,也是日本的一个节日,叫「节分」。

  这是日本的一个传统祭祀节日。节分,从字面上看就是“分开季节”,也就是将四季隔开的日子的意思,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不过虽然有四个,但在日本,这个节日主要指立春的前一日,一般是在每年的2月3日,特殊的情况下也会是2月2日或者4日。


  在节分时,最重要的一项活动是“撒豆驱鬼”。
  随着季节的改变,秽气与恶鬼变得更易入侵。因而人们为了在新的一年中将过去的秽气全部清除而进行一系列的活动。其中之一就是“撒豆驱鬼”了。
  日本人认为豆子是“谷物的神灵”寄宿的地方,因此是十分神圣的东西。不仅仅是在节分的时候来驱鬼,在许多供奉神灵的祭祀中也被普遍使用。
  
  我们家的宝贝今年元旦一过,就开始担心节分这一天的鬼,说到了那一天要休息在家不去保育所。不过真的到了这一天,她又很期待,而且千叮咛万嘱咐我要记得买惠方卷回家。
  年底的时候,有朋友留言说,你现在过得很好,也没有奇葩上司等等,不要想太多。
  其实我不是没有奇葩上司,是奇葩得我没有办法没有勇气写出来。
  也并不是因为上司奇葩而让自己这么沮丧。奇葩得不仅是上司,而是所处的环境。
  似乎自己无论做什么无论说什么都是错。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活下去的资格。
  自杀的竹内结子,神田沙也加,连她们都自杀了,有时候觉得自己还有什么活下去的资格?
  如果要把自己现在痛苦的原因归结到外界环境是逃避,所以归根到底其实是自己的无能。能力能差,情商很低,永远让自己处在恶性循环的状况中。

  十几年前在上海工作时,公司是全球排名前三的知名公司。如果我自己够优秀的话,当时根本不至于觉得活不下去根本不需要来日本;而如愿以偿来到日本后,入股偶我自己够优秀,现在也根本不至于觉得再次活不下去。

  归根到底是自己的问题。
  没有勇气跟大家说每天到底在发生什么,因为如果自己有能力的话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

  上个星期三,那个要去东京的同事和我见了最后一面。她下个星期五就去东京了。
  我却仍然维持现状。

  并不是说一定要去东京,也不是说我希望中彩票然后有钱可以让自己吃吃喝喝。

  我对物质没有任何追求。我两年没有买过衣服,每天吃一个鱼罐头和两根胡萝卜,一天的生活费只有人民币十块钱。给我十亿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消费。

  想去东京,想中彩票是希望借此改变窘迫的现状,可以有跟多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拼了命进入了现在这所大学工作,可是这并不是我的最终梦想。
  相反,这说明我的能力很有限,拼了命才能进入一所大学而已,在外国活跃在各个行业的中国人不知道有多少,我竭尽全力却仍然过着如此平凡的生活。每天看人脸色,每天惴惴不安,每天不得不让自己置身于奇葩的环境中,精神状态逐渐和闰土无异。
  现在工作的这所大学,如果再本校读博士或者MBA都不要缴纳学费。去年秋天一个同事说他打算考MBA,增强自己的实力后再辞职。上两个星期他参加了MBA考试,明天就会知道结果。
  我迟迟没有决定考博士或者MBA有几个原因。一是我知道自己没有勇气坚持在这里工作到博士或者MBA毕业;二是以我的年龄,读完以后拿着博士文凭也是一张废纸。MBA文凭也许不至于是废纸,可是我对工商管理一窍不通,也许我根本考不上。之前也有朋友建议我慢慢地读一个博士,目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提高自己,可是我现在的状况是我再提高自己之前必须先活下去。

  如果中了彩票,也许我可以不再考虑生存问题,而是专注提高自己。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多么努力多么有勇气的人。相反,我十分懦弱,没有社交能力,瞻前顾后。有人说,你之前有勇气辞职来日本,也为了得到现在的这份工作那么努力,似乎很矛盾。

  之前有勇气来日本一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眼看就要去死了,二是因为当时的公司有study leave,做长可以停薪留职两年去读书,因为有这条退路我才有勇气决定来留学;而为了应聘现在这份工作,也是因为当时的工作对自己的能力提高没有任何帮助,希望抓住最后一个机会努力一下,最坏的结果就是应聘失败。
  而且,其实我当时也一直在为去东京寻找机会,不过在找到东京的机会之前先找到了现在这所大学。这就是塞翁失马,当时觉得这是老天在帮我,而事实是,我为此丧失了去东京的动力,等到几年过去再想去的时候,年龄又空长了几岁,想必比起几年前除了难度增加了以外,什么能力也没增加。
  编故事才需要逻辑缜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荒谬。
  看到有一个帖子叫《变成了体力劳动者,我已经喜欢上了这种生活》。楼主辞去稳定的工作成为体力劳动者,只赚够生活的钱。

  也许是我小时候的经历,我对没有钱的生活有极强的恐惧,对现状从来没有安全感。
  我害怕手里没钱,也不敢相信不敢依赖任何人,一定要自己赚钱一定要把钱攥在自己手里才安心。

  现在的收入当然够吃饭够一般的生活,可是不足以让我任性地不再工作不再赚钱,也不想让自己在七老八十以后只能靠微薄的养老金生活。老了以后没钱,如果到时候看人脸色仰人鼻息还不如现在看人脸色。

  前几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是一个老太太常年住在酒店,然后有一天在酒店辞世了。
  这是一家日本地方城市的普通商务酒店。据说,老太太大约在酒店住了四五年,从来没有拖欠房费,辞世之后身边还有一千多万日元。
  酒店曾经和老太太商量,是否需要政府支援去老人院生活。老太太表示拒绝,说自己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这其实也是我对自己将来的规划。

  以老太太为例,类似这样的商务酒店包括一日两餐大约一天五六千日元也就是300多块人民币,一年住下来大约人民币10万出头。住四五年大约50万块。
  算下来,差不多有100万的话可以让自己在最后几年安心住在酒店。

  日本的商务酒店一般都很干净,各种条件很好,有些还有温泉。每天有专业厨师做饭,不像养老院需要固定作息时间,而且地段一般很好,可以避免与世隔离的孤独感。

  我在二十几年前就开始对自己的老年生活这样规划。

  现在也是这样打算的。也许对住酒店这一点将来会有所改变,但是无论如何要让自己避免年老时的困窘。

  也许有人会说,按照现在这样正常生活下去不至于没饭吃吧,可是我就是这样安全感为零的人。
  因为现实问题,做不到其他人那样的洒脱,活到现在仍然要讨生活。

  对自己的失望,对现实的沮丧,对奇葩环境的绝望。

  我真的是一个处事能力很差的人。

  去年秋天因为环境的变化,我的工作量变得非常大,每天非常忙碌。我是个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因此我一直非常喜欢非常享受忙碌的工作。
  慢慢地,似乎上司对我的评价有了变化,认为我是一个很有工作能力的人。
  那段时间,我以为我终于找到了归属,可以在这里继续努力下去。

  可是,后来我发现,无论我如何努力,无论其他人是如何混日子,其实根本没有本质的差别。而且,只要会讨好上司,混日子的人混得风生水起,而我只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沉沦。

  又加上其他各种各样我无法言说的困难,我逐渐意志消沉。就像《红楼梦》里说的一样,每个人都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混日子的人越来越风生水起,我却深陷怪圈。

  也许大家看到这里已经明白了,我就是这样一个活得小心翼翼的人。在大家看来早已是常识的职场规则我真的一窍不通。同时,我又有所期待,希望靠自己的埋头苦干能有一番作为,这个想法受挫后又一蹶不振。我就是这样活得蝇营狗苟的人。
  说到底是自己能力有限无法摆脱现状,这才是最让人沮丧的。
  我一直以人为善,有求必应,可是往往事与愿违。

  就像之前有一个帖子里说的一样,难道这就是自带属性?

  我也会忍无可忍。

  我曾经写自己在离婚案中,觉得越是黑暗就越是要保持笑容。
  可是有人评论说,在国内就是黑暗?

  我什么时候说了在国内就是黑暗?如果这样断章取义我想请他闭嘴。


  有人说你们两夫妻带一个孩子怎么这么辛苦?
  我想说如果和我一样孩子生下来没有一分钟有人帮过一把手,我不相信你会做得比我好。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说我实在精力和能力有限,很早把孩子放进保育所,也许日后想来会老泪纵横。
  有人说,你不在家带孩子而是去工作是想借此表现自己吗?为什么是老泪纵横而不是现在?
  我不知道我去工作表现了什么,有什么必要靠这个来表现自己?表现给谁看?给写这番评论的无知人士看吗?还要一边表现一边哭给你们看吗?

  有人留言说要和我在网上学日语。
  我立刻放在心上问她什么时候方便。想到人家开了口我就算再难也要挤出时间,可是短信来回了两次却再也杳无音讯。

  而我当时甚至不好意思把这件事写出来,怕写出来她面子上过不去。

  可笑吗?我这辈子活得如此小心翼翼,结果把自己活得连条狗都不如。
  这样用狗举例子,几乎是对狗的不敬。
  我在这个帖子里写过很多次丧气的话。
  我并不想这样怨天尤人,又怕有人说我无病呻吟,所以很多次都欲言又止。

  多么希望下次和大家分享心情的时候能够是一个好消息。
  下面这篇文章是在日本的网站上看到的,《日本式孤独,造成无人可依的社会》。

  2021年2月,日本任命了“孤独孤立对策担当大臣”,这一措施体现了日本政府对孤独问题抱有深切的危机意识。实际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有很多人处于孤独无助的境地。例如,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发布报告指出,在24个成员国中,日本是孤独者最多的国家。

  日本内阁府于2015年针对4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了“老年人生活和意识的国际比较调查”。其中,日本回答“除了同居家人之外,没有可以依靠的人”的受访者比率很高,可见有很多日本人在社会中处于孤独无助的状态。

  年轻人的情况也与此类似。日本内阁府2018年以7个国家的13-29岁年轻人为对象,实施了“我国与各国年轻人意识调查”。其中,针对“有烦恼或担忧时想找谁去商量呢”的设问,回答“不和任何人商量”的受访者,在日本人中比例出奇高。

  反映了日本的孤独者人数众多的一个例证是,日本的自杀率在国际上也属于较高水准。例如,2015年每10万人中的自杀率,日本在183个国家中排名第18位。在“我国与各国年轻人意识调查”的受访国中,自杀率排在日本之前的也仅有韩国而已。从这些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与其他国家相比,日本的孤独问题更为严重。

  那么,为什么在日本有那么多孤独无助的人呢?

  和许多已开发国家一样,日本社会也把“尊重个人”和“自由”作为应该守护的重要价值标准。由于尊重每个个体的主义、信条和决定,所以更加重视保护自由。但是,“自由”通常伴随著“限制”。和其他国家一样,“对他人施暴”、“抢夺他人物品”等行为,在日本是作为“危害他人的行为”被严格禁止的。而此处的暴力,也包括精神层面的暴力。

  日本社会的特点之一,是将“给社会或他人添麻烦”当做一种“对他人造成危害的行为”。在日本,“因自己努力无法解决问题而依赖他人的行为”容易被视作禁忌,被认为是一种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损失的“添麻烦行为”。日本社会中,在“尊重个人”“自由”等标签的背后,隐现著“顾虑社会看法”的集体心理。

  这种“日本式自由主义”社会,优先考虑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而非优先保障个人权利,对日本的孤独问题也产生著巨大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遇到困难时依赖他人”这一可谓人类社会根基的互助行为,实施起来就变得很困难了。如前所述,独自一人就能生活的这种体系的基础,是每个人都能赚取生活费独立生活。于是,那些依赖周围人的人,就容易被认为是不努力想办法去维持生活的懒汉。因此,在日本社会中,任何微弱的求救之声,都会被“矫情”和“给他人添麻烦”的大合唱所淹没。

  2016年,以东京50公里圈内居住的5631名人士为对象,实施了“首都地区居民工作、生活与社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越是经济拮据、家庭困难、人际关系单调的人,越是强烈认同“不能给他人添麻烦”。“日本式自由主义”社会优先考虑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这种社会内含著一种机制——对陷入困境的人贴上“麻烦”标签并加以切割舍弃。

  就算无法依赖他人,但规模更大的“社会”如果能够为个人生活提供保障,那么孤独或许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基于不能依赖他人的同样理由,在日本也很难依靠“社会”(政府援助)来解决问题。

  和很多国家一样,日本也建立了确保国民最低生活水准的生活保障制度。生活保障制度,是将日本国在宪法中保障的“健康和文化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权利”制度化的产物。因此从道理上讲,只要居住在日本,谁都可以享受此权利。但在日本社会,“享受生活保障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想法实难为大家普遍接受。

  在日本社会,就算劝说那些生活贫困的人去申请生活保障,不少人也会表示“绝对不接受生活保障”。而领取生活保障的人遭受白眼非议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在这背后,可以隐隐窥见绝不给他人添麻烦的日本式自由主义的身影。

  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生活保障制度以税金为财政来源。因此,生活保障制度可以说是由全体国民来保障我们本应享受的最低限度生活水准的互助性制度。若从略带恶意的角度来看,生活保障制度也可以认为是周围人替那些不努力赚钱或没能力赚钱的人代为承受负担的一种制度。站在后者的角度,享受生活保障的人,有可能会被认定为不努力赚钱、甘愿成为他人负担的“添麻烦的人”。实际上,在日本已经出现了激烈苛责生活保障领取者的“暴行”。正因如此,为了避开这种指责,才会出现人们坚决拒绝申请生活保障的情况。

  日本的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不方便的制度,只有当个体不幸被逼入绝境时才被迫诚惶诚恐地利用。“日本式自由主义”社会把向他人或政府请求援助当作一种“添麻烦行为”,强调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在这种社会里,本来就很难指望有什么可以依靠。

  如前所述,对个人的尊重和自由必然伴随著限制。而社会形态因限制的方式不同会发生很大变化。乍一看日本社会很自由,但避免给他人添麻烦的意识,往往会强烈地束缚住每个人。正因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中,日本虽然没有推出特别严格的限制措施,但也有很多人自发戴上了口罩,通过自律规范自己的行动来防控疫情。这是美国和西欧各国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另一方面,不遵守规则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的人,则会被认为是“给社会添麻烦了”,遭到严厉的另眼相待。

  比起个人权利,“日本式自由主义”更倾向于重视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并演化出在其他国家少有的纪律和秩序,进而催生出更多孤独与无助。
  引用其中的两句话。

  在日本社会中,任何微弱的求救之声,都会被“矫情”和“给他人添麻烦”的大合唱所淹没。

  “日本式自由主义”更倾向于重视对周围人和社会的责任,并演化出在其他国家少有的纪律和秩序,进而催生出更多孤独与无助。


  在日本,很多人自杀,很多人得抑郁症,就是因为无法向人求救,所有的求救都会被视作矫情而被另眼相看导致更严重的孤独与无助。


  现在工作的大学,去年一年有三个人得了抑郁症长期休假。
  我想,我的精神状态早已不适合继续工作,也许我才是最需要休长假的人。可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休假给单位造成麻烦,想到自己现在的工作内容突然说不做了的话一定会让领导束手无策,所以尽管每天早上害怕出门还是硬着头皮去面对。
  觉得自己太搞笑了。自己都要活不下去了还在为别人担心。
  最近情绪低落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媒体连续报道了三起严重虐待儿童致死的案件。
  其实,这三起案件都不是现在发生的,是最近被判刑或者被逮捕。

  案件之一。
  一个单亲母亲和男友旅游,把三岁的女儿独自一人留在家里八天,把门反锁上把灯都关了,孩子被活活饿死渴死。
  其实,就算不是饿死不是渴死,我也难以想象一个三岁的孩子如何面对一连几天母亲不回家的绝望,如何在没有灯的深夜一个人如何面对黑暗,如何一个人解决上厕所这些实际的生理问题。事实上,警方发现孩子的时候,发现她的母亲离家前给她穿上两条纸尿裤,而孩子一个人没办法换纸尿裤,臀部已经溃烂。
  这个母亲被判刑8年。
  

  其中有一起是几年前一个叫 船户结爱 的5岁女孩被虐待致死的过程我没有勇气在这里写出来。

  我对虐待儿童这个话题这么敏感,也许有两个原因。
  一是这些无力反抗现实的孩子们在被虐待的时候除了死别无选择,这种弱势群体的绝望也许让我联想到自己;
  二是,日本是一个如此冷血的国家,虐待自己的亲生孩子活活致死的案件几乎每天发生,国民却都对此麻木,媒体也几乎集体失声。生活在这样的国家真让人恐惧。

  可是, 十年前来这里是自己的选择。
  真是太讽刺了。
  因为类似的虐童致死案件几乎每天发生,想到这些孩子的绝望心情,我真的每天都几乎难过得心都要碎了。
  这是我情绪很差的原因之一。
  谢谢大家的关心。我暂时还不能一一回复,先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我在上海工作时名叫Sunny。当时公司里还有一个女同事也叫Sunny,于是大家叫她大Sunny,叫我小Sunny。
  两年后,大Sunny辞职了,我变成了唯一的Sunny。
  于是,在那之后进来的新同事都叫我Sunny,只有以前的老同事依然叫我小Sunny。那个时候听到有人叫我小Sunny,就觉得特别亲切。

  来日本后,sunny这个名字一直派不上用场,只有两三个对我特别好的朋友这样叫我。而且严格说起来,这几个人都是长辈,一直特别关心我,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叫我sunny。

  来现在这所大学后,准确来说是去年四月从A大学调到现在B大学后,因为B大学的卖点是国际化,大部分教职员都有海外经验,于是叫我sunny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

  每次有人叫我sunny,都特别有亲近感,似乎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今天早上起来后,打开窗帘,居然发现外面雪花飘飘银装素裹。
  
  前天最高温度十几度,我还以为春天就要到了。
  昨天开始降温,想不到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寒冬。
  附近的邮筒上已经春意盎然了。
  
  上个周末的公园。
  
  我本来是想写这样有伴的生活多好。

  结果思绪飞驰,想到我以前一个人不敢进餐厅吃饭,觉得一个人进餐厅吃饭需要勇气。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享受一个人吃饭的心情,我经常会一个人出去吃饭,吃很长时间,什么都不想,或者像很多。
  日本将在3月放宽边境口岸新冠防疫对策。
  3月起每天入境人数上限从目前的3500人放宽至5000人,今后也将讨论逐步上调人数上限,实现不含旅游目的的数万人规模的入境。目前入境后的7天隔离期也将缩短至3天。此外,政府还在探讨限定满足接种三剂新冠疫苗等严格条件,就无需隔离的方案。
  
  官房长官松野博一表示:“在情况变化之中,综合考虑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科学见解的积累、国内外感染情况的变化等,推进了面向放宽的讨论。”
  很久没有好好地更新了。很惭愧。
  明天是日本天皇的生日,全国放假一天,所以明天一定要把最近积累的内容整理一下和大家分享。
  日本天皇的生日随着天皇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前两年平成年间的天皇生日是12月23日,变成令和以后就成了2月23日。


  今天发两张上个星期六的照片。
  从这个月开始了芭蕾课,每个星期六中午12点到1点一个小时。
  
  小时候经常听别人说,下雪天不冷,雪融化的时候才冷。
  果然是这样。虽然下着冰冷的雪,可是走在路上并不觉得特别。小卷毛路上滑了一跤,不过一路上很顺利。

  从去年开始找芭蕾舞教室。双休日开课的面向小朋友的教室这个是最近的,从家里步行需要45分钟。坐公交车的话需要转车,前前后后也需要30多分钟,还不如走过去当运动。

  虽然这个芭蕾舞教室平时也开课,但是也许其他父母也大多是双休日才有空,所以星期六的学生最多,老师也不能一一指导,很多动作一直学不会。

  希望她在学芭蕾舞的过程中,养成抬头挺胸的习惯成为一个有自信的小姑娘,而且运动神经好了明年进小学后的体育课上也不至于犯难。
  2月初的周末去旅游了一次。
  孩子的爸爸星期六也要上班,所以很少有机会出去旅游。
  那天星期五加班十点半回到家,他说明天星期六不用上班。于是临时决定第二天去“不回家的游泳池”。

  “不回家的游泳池”位于香川县,距离这里200公里,是一个度假型的酒店。酒店的卖点是丰盛的自主早晚餐和游泳池,以及配套设施的大型游乐场。
  前年11月,日本政府推出Go To Travel的补贴政策鼓励大家出行试图解救因为疫情而一蹶不振的旅游业,那个时候去了一次。
  回来后没几天又去了市内的一个游泳池。两者一比较,小卷毛把酒店称为“不回家的游泳池”,说自己喜欢“不回家的游泳池”,不喜欢要回家的游泳池。从此,那家酒店在我们家的代名词就成为了“不回家的游泳池”。

  星期五的半夜订好了酒店房间和租车,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

  说到日本的租车,二十多年前国内还没有租车业的时候,看日本推理小说,里面经常有犯人或者侦探租车的情节,所以我很长时间都以为只有特殊情况的人才租车。
  因为搬家,家里的车去年也一起卖了,所以现在有时候出行只能租车。

  星期五的天气风和日丽,想不到星期六早上起来发现外面白雪皑皑。没办法,只能冒着雪出行。
  
  小卷毛听说要去“不回家的游泳池”,一路上欢呼雀跃。
  在高速公路休息站的时候,她气鼓鼓地抱怨,为什么要休息?我想快一点去“不回家的游泳池”。
  
  香川县位于日本的四国。
  日本有四个大岛,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
  这就是通向四国的濑户大桥。
  濑户大桥耗时十年建成,1988年4月10日全面通车。该桥为公路铁路两用桥,上层为4车道的高速公路(濑户中央自动车道),下层为JR四国濑户大桥线。
  
  在桥下的休息站观赏濑户大桥的全貌。
  

  以前一个去过桂林的日本人同事说濑户内海和桂林有几分相似。
  我觉得濑户内海确实风光明媚,可是和桂林是两种不同的氛围。
  过了桥就进入了香川县内。
  香川县在日本有“乌冬县”的别称。香川县吃乌冬面的历史有1200多年,最早由奈良时代的遣唐使弘法大师带回了“饂飩”制法,用来救济当地的贫民百姓,那便是乌冬面的前身。
  香川县所在的濑户内海区域雨水稀少,日照时间长且气候温暖,生产优质小麦;再者,当地的制盐业发达,水质也好。小麦粉、盐和水是乌冬面三大基本原料,香川县满足全部条件。
  来了香川县,不能不吃乌冬面。虽然我不喜欢,但还是在孩子爸爸的强烈要求下入乡随俗。
  于是在网上找了一家评分很高的店。
  一家很小很简陋的平民小店。
  
  客人很多,我们在店里逗留的半小时内有很多人排队,也许这确实是一家味道不错的店。可是我实在没有品尝出美味。
  这次的味道也许会让我更加不喜欢乌冬面。
  我不喜欢乌冬面的原因之一是刚来日本打工时吃怕了。双休日在一家饭店打工,中午可以吃头一天剩下的过了保质期的免费乌冬面。
  这就是“不回家的游泳池”。
  
  所有的设施都不用排队,有些甚至是专座。
  上面写着“等待时间零分”。
  
  这次的游乐园之行让我明白了,游乐园之所以有趣,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人多热闹。虽然不用排队,甚至专人专座,可是冷冷清清,几乎提不起劲。

  而且原定的花车游行因为当天风太大而停止了,更加让人意兴阑珊。
  
  原本以为会在游乐园玩到傍晚,可是实在太冷又无趣,所以一个多小时就回到了酒店。

  到酒店大堂的时候,距离三点还有十几分钟,有很多客人像我们一样拿着行李等到了三点才进房间。
  其实早就拿到了钥匙,可是大家都规规矩矩地等待,也许这就是日本人的自律吧。

  从房间看出去的风景。
  
  这是一家温泉酒店。
  泡了温泉休整以后,我们在下午5点再次前往游乐园去看傍晚的霓虹灯。
  其实天还没黑,可是因为实在太冷,怕晚了更冷。
  霓虹灯虽然亮了,效果果然很一般。
  
  不过也有意外之喜。
  因为风停了,所以傍晚的花车游行开始了。
  
  这个游乐场还有另外一大片区域这次没有去。
  其中之一是爱丽丝梦游仙境,刚走到路口就因为风雪太大不得不赶紧折回酒店。
  
  回到酒店,小卷毛说,妈妈,我成了雪人。

  那天,整个游乐场大约只有几十名游客,门票钱也许连霓虹灯的电费都不够。
  旅游的重要目的之一,吃。
  我虽然平时吃的很少很简单,但是我非常贪吃,满脑子里整天只有吃。梦想着每天从早吃到晚。小时候希望全地球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就可以随心所欲到别人家里看到什么就吃什么。

  这家酒店以丰盛的自助早晚餐著称。
  这是第一天的晚餐。
  一次分别是女儿,爸爸,妈妈的第一轮。

  女儿最爱的生鱼片,寿司,面包和汉堡炸鸡块。
  
  
  吃了无数轮,这样的海鲜也吃了无数份。
  有一次拿虾的时候,孩子的爸爸走过来拍了我一下,我还以为是有人看不下去提醒我别太过分了。
  
  第二天早上继续暴饮暴食。
  
  香川县有一座金刀比罗宫,是日本人一生一定要参拜一次的圣地。

  这里因供奉着被称为“金毗罗”的海上守护神而闻名,它有治疗疾病、消灾避祸、带来好运的神明,因此自古以来一直香火兴旺。 在民间信仰高涨的14世纪室町时代,“参拜金毗罗”是很盛行的一项活动,现在仍有许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参拜。

  离开酒店去了金刀比罗宫。
  
  几年前去台湾的时候,当地的朋友特意带我去吃了两次小笼包。是不是台湾的小笼包很有名?我比较孤陋寡闻。
  沿途有许多信徒奉纳的石碑,也代表着金刀比罗宫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香川县果然是乌冬县,还有给爱犬食用的乌冬面。
  
  下山途中的公共厕所。
  里面贴着示范图,教孩子们如何上厕所。
  
  在日本,蹲厕被称为和式厕所,抽水马桶被称为洋式。
  洋式厕所基本上已经普及,所以很多小朋友没见过蹲厕,不会用。
  这个问题在小朋友上小学的时候会凸显出来。很多历史比较久的小学是蹲厕,小朋友们不会用,所以前些年开始小学也开始普及洋式厕所。


  我2000年第一次来日本的时候,有一次在一个公共设施想上厕所,同行的日本人很担心地说,这里的厕所是和式的,不知道你会不会用。
  我走进去一看,所谓的和式就是蹲厕,心里很奇怪,我在国内每天用蹲厕,怎么不会用呢?
  回程路上远远看见摩天轮。
  是另外一个游乐场,和孩子的爸爸谈恋爱时来过。觉得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
  
  很多事情真的一言难尽。
  这就是天津饭。
  做法是在搅匀的鸡蛋液中加入蟹肉蟹黄、葱花等,炒熟后整块盖在米饭上,再浇芡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