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往事
不知还有几人记得,2003年,易趣曾放言,18个月内终结所有竞争对手。
彼时,易趣根本没有把淘宝放在眼里。
▲
运营23年,曾经“国内第一大电商网站”易趣,宣布关停。
今年8月12日,易趣网将关闭网站所有商品、商铺的交易功能,同时关闭易趣网用户注册、登录、充值功能,关闭网站服务器。
对此,有网友发出“易趣竟然还开着”的惊叹,更多年轻消费者表示从未听闻这个网站。
微博上发起的“你用过易趣网吗?”投票中,有65%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该网站。
实际上,易趣这一关停公告,早在本月12号就已发布,当时无人关注。
简单介绍一下,1999年,邵亦波创立了易趣网,为中国第一家C2C网站。2000年,易趣网成为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
2003年,美国eBay全资控股易趣,更名为eBay易趣。收购同一年,淘宝成立。
23年过去,电商“老大哥”,曾经的中国第一大电商网站,经历短暂辉煌后,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如今迎来终章。
作为一个电商老人,我翻看微博,发现10年前,21世纪商业评论主笔徐洁云采访了原来的老易趣人@车品觉 @浦思捷 @钟涛 等,写的一篇《易趣淘宝往事:绝无仅有的行业竞争大逆转》,写的很深入。
重看一遍之后,同样发出感慨:
历史如此吊诡,没有人能猜到,仅仅两年时间,占据绝大壁江山的易趣,在西湖畔新生儿淘宝面前,落败犹如溃堤。
1
易趣输在哪里?
1、免费、支付及旺旺
麦考林电商前总经理浦思捷,2007年前曾在易趣负责市场。他列出的易趣落败原因中,一是人们常提的免费与收费分野,二是阿里“支付宝+阿里旺旺”的产品组合优势。
他说,支付宝满足了更多担保交易的支持,而阿里旺旺则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确认商品的问询习惯。
2、全球整合
老易趣人认为,易趣的真正致命一击,其实是2004年,被他们自己津津乐道的全球整合。
全球整合带来一系列问题:此前的系统被彻底弃用,服务器搬迁至美国,导致系统的崩坏,买家打不开易趣,卖家登不上店铺管理后台。
而这种糟糕的体验,竟然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更糟糕的是,核心高管的出局,国际化职业经理人的空降,让易趣由一家本土电商公司,转身为跨国巨头的中国分支。
孔雀羽毛光鲜,但屁股不好看。死板的流程,冗长的审批,易趣逐渐丧失了及时响应本土市场变化、迎合用户需求快速更迭策略的能力。
3、服务白领
在2006年,易趣管理层通过数据发现,白领消费者数量正在增长。这使得他们决定,要服务更为高端的买家人群,甚至提过要服务金领。
结果可想而知,2007年之后,人们对易趣,已再无期待。
我认为,凡是有精英情结的互联网创业者,必失败。
这也是eBay、谷歌、msn在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以后,你们看到哪个网站或电商的商业计划说:我们的目标人群,是北上广深的白领人群,你就可以断定:他们做不起来。
2
淘宝的别样优点
1、殷勤挖人
其实,我们知道,从2003年创立之初,淘宝就开始了对易趣的蚕食,而且非常殷勤。从设定免费,到他们想方设法挖角易趣的商户,尤其是优质大商户群体。
这样的商战,虽然在当时被认为是并未奏效,但随着易趣全球整合导致的系统崩坏,等待已久的淘宝,吸引了无数的中小卖家,顶级卖家,而卖家入驻数量,又决定着买家是否聚集,犹如虹吸效应。
其实,这样商战,在中国电商圈很正常,无关道德。
在2013年的时候,就有网友向我爆料:京东的招商人员,正在天猫里面,四处邀请商家入驻。很多商家都接到邀请了。
他们挖的方式是:京东的人用阿里旺旺,找店铺负责人,然后加QQ再聊。
2、公关传播
在公关传播方面,淘宝的操作,让人拍案叫绝。
曾亲历一场公关战的前阿里人士回忆说,只要易趣举行重大发布会,淘宝公关员工就会尾随其后,做什么?分工关照各路参会媒体。劝说媒体在报道易趣时,同步报道淘宝的增长进展。
这样做的目的,让公众牢牢记住了,淘宝作为易趣最强劲对手的姿态。
到了2005年,淘宝网已经以72.2%的绝对优势,成为国内C2C市场的老大,而eBay易趣只剩下26.7%。
3、企业文化
2006年,在易趣的产品总监车品觉,6年后加入淘宝,他感慨: 终于知道,当年是跟什么样的人打。
车品觉认为,极少有公司,可以跟淘宝系的企业文化相比,“即便技术上存在差距,但那种士气,只需要一半功力,都可以把你打死”。
反观2006年,易趣CEO吴世雄曾生气地抱怨,下午6点开完会,发现公司办公室里只剩下3名员工,“这算什么公司!”
6年后,2012年,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在C2C网购市场,淘宝当年第二季度,以95%的份额处于绝对领先,易趣的份额则降至0.01%。
至此,当年拥有80%市场占有率的电商鼻祖易趣,风光不再,悄然落幕。
3
中国电商领跑
其实,归根结底,易趣的问题,在拥抱国际化问题上,严重西化,照搬美国模式,出现严重水土不服。
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建立了与国外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引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劳帼龄的评价:国外再好的模式,也不能完全照搬,中国电商由此开启了引进再消化、创立中国电商自有模式的新阶段。
也就是,中国电商由当年的跟跑、并跑,走入了在全球领跑的阶段。
4
对我们普通人的启示
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呢?
我想到,十多年前的一个段子:一个保安,帮助马云淘宝打败了易趣,以及背后的凳子理论。
凳子理论,说的是,当你比竞争对手矮的时候,要善于搭凳子,和高大竞争对手比高,然后借势提升自己。
如淘宝很小的时候,为了和易趣比高低,抬高自己,一周做到一百万个商品,然后宣布商品数,超过易趣。
但销售短时间做不到,最后听从淘宝公司门卫保安的建议,将杭州一个书城,所有书扫描上传,就达到了百万的目标。
我电商老朋友鲁振旺评价说:高的骂矮的,高的吃亏,京东开骂苏宁就是典型案例,让大家电的电商优势荡然无存,成就了一淘和苏宁易购。
但是矮的骂高的,高的回应了,高的还是吃亏,所以,当矮子骂高人的时候,死活不回应。
总结一下,凳子理论:
在你还小的时候,要高调;在你做大的时候,要低调。
欢迎大家,加入我的触电星球。
触电星球现在已积累了840多篇干货帖子,成为真正沉淀我和几千位触电会员集体智慧的地方。
以后,我对创业的观察、思考、感悟,主要就发布在我的触电星球上了。
上一个十年,我每天免费更新30条朋友圈,成就了无数人,也成就了自己。
下一个阶段,我将在触电星球上,和我的铁杆粉丝们一起相互交流、碰撞、讨论,共同成就。
感谢你一直在关注我的朋友圈资讯,并欢迎加入触电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