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事件
今天给大家谈一下,我们知识付费圈的一个热门事件,吴晓波老师与程苓峰的论战。
吴晓波老师大家都知道,程苓峰是谁?
原来一个腾讯科技的总编,也是一个资深的文人,常年保持对腾讯公司的关注,创作过《全民公敌腾讯》一文。
我记得,公众号刚刚推出来的时候,他是第一个通过公众号打赏,获得百万收入的人,在行内,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那就先讲一下,他们两个人骂战的缘由。
这个月初,程苓峰在他的公众号卢泓言上,他就爆料说:吴晓波老师写的《腾讯传》这一本书,是三个年轻的记者写的,吴晓波老师只是带着采访了一下,然后润笔了一下。
最后,这个名由吴晓波老师来得,这个利,就是写书的稿费,分给了这三个年轻的记者。
有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吴晓波老师,导致大怒,就在朋友圈说:胡说八道,甚至发下毒誓,如果能够说出这三个年轻记者的名字,他就从此封笔,退出江湖。
因为他们两个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我们的知识付费圈,热度很高,一下子就引起了业界哗然。
支持吴晓波老师
我来谈一下对这个事情的看法。
首先,对于这个问题,我先表态:我是支持吴晓波老师的。
并不是因为我们都是做知识付费,我也拜访过他,跟他吃过饭,而且我们都用的是同一个人物摄像师。
然后,大家知道,我也写书了,而且,我写了五本书,所以,对出书这件事,我还是比较熟悉的。
我觉得,目前出书的话,80%是在于作者的知名度,20%在于内容,这些已经是出版界的行规。
现在如果说马云出一本书,或者马化腾出一本书,无论他们写的什么内容,都是几千上万人买。
但是如果现在是一个不知名的人,写了一本书,无论他的内容多好,最多也只能卖个几百本出去,这就是业界的现状。
所以,我觉得,吴晓波老师,即使就是找人代笔,也是很正常的,现在也无法证明是不是代笔。
但是以吴晓波老师这样的人物,因为我去过他的公司,有200多人,他既要写文章,搞直播带货,还要负责公司的管理,他应该是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一个字一个字的把《腾讯传》敲出来。
而且,据说稿费才几百万,对吴晓波老师这样的人来说,是很不经济的活,最多就是跟腾讯建立一个深度的合作关系。
而且这一本《腾讯传》,是罗振宇老师向腾讯推荐,由吴晓波老师来写的。
因为,吴晓波老师写过《激荡30年》,这本书也是成为商业史上发行量最多的书籍之一。
而且,吴晓波老师还专门写了《大败局》,讲得是很多知名企业如何由盛而衰的过程呢。
我认为,吴晓波老师的文笔,还是非常好的。
其实,《腾讯传》我也买了,坦率的说,这本书确实写的不怎么样,给人一种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感觉。
基本上,这本书的内容,很多程度上,是为腾讯美化的。
比如程苓峰,还举了一个例子,这本书对腾讯最新的业务,都是全盘肯定,比如微视业务如何的好,如何的创新。
但现在大家都知道,现在腾讯这个微视业务,基本上都不做了,被视频号给代替了,说明这个商业判断是已经滞后了。
其实,这个也是目前写书的一个不好之处。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没有什么经典的书籍。
等你写出来,你追捧的东西,变成了人人声讨。你认为成功的东西,最后变成失败的案例,这就很尴尬。
比如说,以前大家都说的万达、万科、还有孙宏斌的企业,都是成功的案例的,应该还是北大清华的MBA的代表性案例。
但现在都是失败的案例:融创爆雷,孙宏斌断臂求生;万达甩卖资产,王健林时代已经过去。
马化腾也关注他
其实,像程苓峰这种所谓的商业文人,其实是抓了一把好牌,最后打失败了。
最后,我好像听说,他去了云南大理,整天的专们研究所谓的中医和玄学去了,搞仙风道骨和装神弄鬼这样的事情,一年可能就10万20万的收入,苟且生活而已。
本来他的公众号,是微信推出公众号第一个火的,连马化腾也会去关注他的文章。
在自媒体领域,他的文笔不错,对圈内的人脉也比较广。
原来他也是商业记者,就知道的事情比较多,经常爆料互联网牛人,一年应该搞几千万几个亿,是轻而易举。
我与吴晓波老师
我再分享一个,我跟吴晓波老师的交往。当时见面的时候,应该是六年前,正是在他知名度及影响力最高的时候。
当时我们一起吃饭,我还给他提过一个很务实的建议。
我一坐下来,就跟吴晓波老师说:我给你一个建议,可以让吴晓波老师一分钱都不花,让你一年多赚一个亿。
这个建议是什么,我说吴晓波老师,你现在只有公域,没有做私域。
因为他的公众号是300万粉丝,他每年的跨年演讲,主要是靠公众号。
我以办跨年演讲的经验,我过去10年,都是靠52个微信号,25万的私域,确实做到了5个员工年赚5000万的这种业绩。
我就说:以吴晓波的IP,全部微信号注册成吴晓波,在你的公域,只要你说一句:要想跟我沟通的,就加我的微信,你要加满5000个微信号,是轻而易举的。
我只能够加满50个微信号,吴晓波老师的影响力,我也承认是我的100倍,所以,他是可以加5000个微信,甚至1万。
有了这500万到1000万的私域以后,无论是他出的新书,还是他的社群项目,还是他每年的跨年演讲,只要一群发,一年多挣一个亿,是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
最多就是招一些小姑娘员工,来管理这些微信号而已,投入的成本,肯定是很低的,同步一下吴晓波老师的内容。
吴晓波老师当时回答,原话是这样说的:多挣一个亿,肯定是可以的,但是1万个吴晓波的微信号,如果有人被骗了怎么办?
我就说:以你跟腾讯的关系,他们是不会封你的号,你有马化腾有张小龙的微信,可以直接的沟通,毕竟有很好的人脉。
最后他还是没做,因为担心,其他人也会来仿冒吴晓波进行诈骗,这就证明,吴晓波老师还是很有节操的。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是支持吴晓波老师的,不能因为他公众号被封了,我们就趁这个机会,来落井下石。
马云马化腾不看书
吴晓波老师跟我说,他说,他去过马云马化腾的办公室,发现马云和马化腾的办公室,一本书都没有,而且,他们两个人,从来都不读书的。
我当时就把这个事情,在微博上给爆出来了。大家知道,以前我确实经常爆料,经常得罪人。然后,这一个爆料就被截屏传得很广。
但我相信,这个是事实,也能够理解,这创业的这一二十年了,因为他们工作都很忙,考虑的都是大方向大战略。
所以,这些东西不可能通过一本书两本书,因为他们有智囊团,跟他传递一些重要信息就够了。
然后,不知道什么原因,马云就看到了这个信息,然后在一次论坛上,我记得还是陈伟鸿采访的,他就做了一个回应。
他就说,有人传言,我跟马化腾的办公室一本书都没有,他就说:在办公室放书的人,都是给别人看的,显得你很有学问。
凡是你看到一个传统企业的老板,他的办公室后面摆着一排书的,80%都是骗子。
大家都来嘲笑,像王健林他们这些传统的企业家,最常规的方式就是后面摆一排书,然后这本书可能一本都没见过。
爆料出书内幕
我也来爆料一下,我的出书内幕。
大家知道,我是写了5本书的,我写的第一本书,叫传统企业如何做微电商。
当时,正是我微博最火的时候,我原来已经成为中国电商第一自媒体,微博有400万粉丝,一年是有6个亿的阅读量。
在我最火的时候,我就写了这本书,结果,卖了10万本。
我坦率跟大家说真实的情况,这本书,其实是我和我原来的CEO罗剑锋老师一起写的。
当然,我在书的封面也署了他的名字,作者:龚文祥 罗剑锋。
那么,这个书的内容生产过程,应该是80%的思想,经验,还是我龚文祥的,20%的素材和案例,由罗剑锋老师帮我来整理。
首先,这本书的核心的观点提纲,我写下来。
因为我是不愿意一个字一个字的敲的,然后,把我微博朋友圈有关于这本书提纲里面的内容,把它放进来。
但是呢这本书还缺案例来丰满,所以,这部分及整个段落的衔接,就是由罗妈来帮我来整理。包括以前我的助理姜校长,还有现在的李荣浩。
所以,我后来的5本书,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你也可以说,我写的书,也是代笔,因为文字确实是他们写的。
但是毕竟这个核心的思想,还是我的,虽然不是100%都是我写的,但是说是我写的书,也不为过。
我的微商思维一书
包括我的第二本书,叫微商思维,也卖了一个3万本,也是有三五百万的纯利。
大家不要以为,写书不赚钱。
其实,出书还有一个很大好处,因为在中国的人的传统文化里面,出书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地位。
要是你出一本书,还能够卖个几千几万本,人家认知里面,就会认为你就是一个大咖。
尤其是我后来转型微商以后,在我最辉煌的时候,我就出了微商思维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也是我认为写的最得意的书。
因3000万宝妈来做微商,但是没有一个人来观察这个行业,没有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来记录这个行业。
我是唯一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咖身份,来观察这个行业的。
我对微商这个行业的本质,认知还是非常的深刻,我就提出了微商思维,是卖机会的思维,是裂变的思维。
虽然只卖了两三万本,就是书本身没赚什么钱。
但是罗妈告诉我,因为我这本书里面,留了我的微信号,他说差不多有10%的人,看了这本书之后,就直接付2万,加入我的触电会,要跟我链接的。
所以,有时候,书本身是不赚钱,但是只要把你的书看完了的,就被你洗脑了,对你有深度的认可,后续的付费转化,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新个体创业一书
我写的第三本书,也是我比较得意的书,叫做新个体创业。
新个体创业这个概念,其实是我提出来的。
当然,我也是基于微商3,000万宝妈,用微信做生意,衍生出来的概念,因为他们实际上,就是新个体创业。现在在业内,已经变成一个专有的名词。
我现在的观点,在2024年经济下滑的背景下,一个人的创业,在互联网上,不注册公司,不招聘员工,没有办公室的创业,这种试错成本最低的创业赚钱,是最好的。
短视频直播思维
最后,我还写了一本《短视频直播思维》,因为抖音刚刚出来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短视频直播的趋势,短视频会代替文字,成为主要的媒体方式。
虽然,我还是看得很清楚,但是像我这种古典自媒体人的风格,其实,我自己的抖音等短视频,是没做起来,完全就没有成为头部。
所以,导致这本书就卖的也不好。
现在,你会发现,只要你的公域流量大,人家就会认为你是成功的。
我举个例子,抖音上有个金枪大叔,出了一本狗屁不通的书,叫《借势》。
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几千个营销金句整理起来,印成一本书,定价百来块钱去卖。据说还卖了几十万本呢。
因为他这种风格,想像杜子建长发飘飘的,表达的感染力很强,尽管没什么内容的人,但是特别受欢迎。
抖音上每发一条视频,都是几百万上千万的播放,所以,他的书就卖的非常不错。
我为什么要开始做长视频,长文章?
其实是想跟大家真诚的沟通,时间慢一点。
这样,我们吸引的都是确实认可你的粉丝,慢慢的积累起来了,而不是靠我们的所谓的感染力。
总结
最后来总结一下。
我觉得,吴晓波老师跟程苓峰的朋友圈骂战,大家的争议就是,一本书是不是一定要自己写的问题?
我认为不是,其实也没必要,一定要自己全部写。
写书是需要人协助收集大量的案例,整个书的思想,是自己的就可以了。
甚至如果你有知名度,有影响力,找人代笔,也是一样的。
这个就是我最终的观点。
最后,给大家一个福利。
因为我也写了5本书,谈传统企业如何转型微电商,短视频直播如何做,以及新个体创业等,我都有电子版。
如果你需要的话,评论666,要我哪本书的电子版的,加我微信,我就发给你。
扫码加我微信,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