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点击上面的蓝字:尘缘未了的行者关注哦!
做人太方,给自己的标签是:爱憎分明,心直口快。这种人大概说的就是我,低情商的人。
做人太圆,没有原则和底线,用迎合揣摩去和身边人搞好关系,自以为很聪明,其实只是情商比我高那么一点点而已。
周国平说在《论幸福》中说,一个人要获得实在的幸福,就必须既不太聪明也不太傻。
人们把这种介于聪明和傻之间的状态叫做生活的智慧。
恰如《菜根潭》中说:
“操存有真宰,应用有圆机。”
做人原则要方,做事实践要圆。
康熙皇帝还没有正式亲政的时候,鳌拜掌控朝政,他年轻气盛,几次都要将鳌拜清除,却不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康熙当时那个年龄的方,显而易见。
孝庄皇太后一句话点醒了一下他:我们不但不能杀鳌拜这个奸臣,还要顺着鳌拜的意思杀掉忠良,因为鳌拜这个时候的大腿比我们祖孙俩的腰还要粗。只有等机会成熟,杀了鳌拜,再给忠良平反,提拔他们的后人。
孝庄皇太后的圆,让康熙看到了帝王的权谋之术,因而成就了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康熙王朝。
孝庄皇太后的外圆内方成就了一代帝王。
外圆内方的性格是具有“双赢”智慧的人,懂得“求同存异”的道理,既征服了别人,又说服了自己。
具有这种智慧的人,相处起来一定如沐春风,如饮甘霖。
在时代的洪流面前,我们如同蝼蚁,太多的身不由己,但是却不可能都能逆行而上。
要改变的只能是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让自己做一个能够不再那么坚定,也不再那么虚伪,做一个外圆内方的人。
《财富》杂志的主编吉夫科文说:
“格局决定结局,态度决定高度。”
格局的大小,决定了做事的结果。
2018年底,罗永浩破产,他本可以走破产程序,和债务划清界限,但是,他全盘接纳。
2020年4月1日,上演了一出21世纪“真还传”。
罗永浩入驻了短视频平台,开始直播带货。
刚开始,因为还不熟练,直播间里,介绍错产品的他,向观众鞠躬九十度致歉;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他主动自曝,并且给予赔偿。
网上各种声音,罗老师人设崩塌,文人为了赚钱失去风骨。
他选择不回应,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努力,有目标,身处黑暗,要活,要还债。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他华丽转身。
这就是格局。
让自己做人格局大一点,越是狂风暴雨,越是电闪雷鸣,越要不动声色。
把一切不如意,看作是自己心灵提升的过程,自己顿悟的过程,把自己的身心沉淀再沉淀,直到沉淀成一池清水,纯洁如初。——舒心
荀子《劝学》有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刀刻东西,中途放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坚持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能力也是要不断努力才能提升的。
通过学习提升眼界,通过坚持练就耐力,通过奋斗成就实力。
努力,乘以365,都会改变。
每一个我们看到的成功人士,背后的努力和坚持,看不见的泪水和无数次的想放弃,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才是我们看到的辉煌。
晚清第一完人曾国藩,他的成就千古少有,但是他的努力也震撼后人。
在他任职期间,既要带兵打仗,还要保持日记日更,他现在存在世上还有2000万字的作品。
而在他30岁之前都是脾气暴躁,眼里容不进沙子的人,他如果不改变自己,也就没有后来的曾国藩。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是话总有出处。
王阳明说:“与其向外求索,不如回归自己。”
在这快节奏的不确定时代,投资自己才是最正确的。
外圆内方的性格,才能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得游刃有余。
靠近大格局成为大格局,才不会因为芝麻丢掉西瓜,学会真正意义上的断舍离。
努力提升能力,才能让自己与时俱进,用俞敏洪的话说: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自己不断学习 ,越来越值钱。
马斯洛说:一个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个画家必须画画,一个诗人必须写诗,这样才能最终做到心平气和。
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
点击文末在看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