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是如何击落飞机的?看看退役老兵是怎么说的


导语:二战时期,高射炮是如何击落飞机的?答案跟炮弹结构有关
众所周知,在二战时期军事科技算比较落后,没有现在的武器装备那么先进,通常现代在击落敌人飞机的时候,只要将飞机速冻即可精确的制导,而在战争时期靠的基本上地对空火炮,比如说高射炮,但过飞机的飞行轨迹不定,高射炮是如何做到将飞机给击落的呢?而且又怎么能保证炮弹在空中爆炸?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原理怎么样的。

 
曾经有一位老兵针对这个问题做出过解释,二战时期高射炮使用的炮弹内部是有延迟引线的,里面有个刻盘,这个刻盘会默认引线引爆的时间,只不过这需要操作员拥有非常高超的经验才行,他们在锁定敌人飞机的时候,需要判断飞机的飞行轨道、速度、高度、距离等因素,然后再结合炮弹内部的引线使用,从而才能预判发射,而且要完成这些计算往往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不然很有可能会错过最佳的射击位置,导致失败。

 
并且高射炮在射击出炮弹之后,命中敌人飞机的几率是非常小的,通常都是在飞机的附近引爆,通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飞机或者是驾驶员造成致命的伤害,从而达到击落飞机的目的,所以这非常考验操作者的能力。后来随着战争的推动,为了提高高射炮的命中率,人类研制出了一款新式的炮弹,它操作的方式更加稳定简单。

 
据悉这种新式的炮弹是在内部加持了一个无线电波接收装置,就类似于蝙蝠捕猎用的超声波一样,炮弹在发射出去之后,通过电波来探测附近是否有符合设定的物体存在,如果一旦发现符合炮弹引爆的设定,那么炮弹就会发生爆炸,从而达到击落敌人飞机的目的。

 
所以高射炮能够击落飞机并不是靠着运气,一切可能会产生的因素设计师基本都考虑到位了,曾经在德军有这么一款反一切炮,不管是空中飞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在它的射程范围之内,都无法逃过他的摧残,像这样的技术放到现在仍旧实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