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提到工匠精神就说日本?中国工匠都跑哪去了?


近年来,有一个词很火爆——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国家对技术工作的高度认可。其背后的含义,是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是一丝不苟的坚定执着,是敬业专注的职业操守。

功能机时代,是日本手机的辉煌时代。
当时的日本手机厂商,无论是和爱立信合作的索爱手机还是富士通手机亦或是京瓷手机、夏普手机,曾经都曾风靡世界。
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日本坐拥着最完善的产业链、拥有着最先进的元器件,还有就是它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讲究的是慢工出细活,投入大量的精力做出品质卓越的产品。
在传统工业时代和工业品领域这种精神确实没错。
工厂里买一台设备,好歹也要用它个五年、十年吧。
功能机时代,手机只是打电话,发短信。
反正也无所谓软件,性能升级,那时很少有人会一两年就换一个手机,一台手机用个四五年也不是问题。
这种情况下,品质好,经久耐操就成为了一个优势。
在这种变化少的时代,工匠精神成为了日本制造成功的重要原因。
日本品牌的功能机和其它日本制造的产品一样,品质好,耐用,所以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但是有人就问了:中国的工匠精神到底在哪里?好像很少见到了
许多人一提到工匠精神就想到我们的邻国日本,比如纪录片《寿司之神》中:从正确的给客人拧热毛巾,到正确的处理鱼,再到如何煎蛋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的学习和锤炼。一块小小的寿司,数十年的磨练,这才有了名动天下的“寿司之神”。我们古人讲十年磨一剑,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却要几十年磨砺。

于是很多人觉得日本既有一大批精益求精的工匠群体,也有一大群消费工匠成果的受众。但这些人只看到了很表面的东西,日本一条好的毛巾上百元、一个马桶盖几千人民币,这在日本再正常不过,但搁中国多少人能消费得起?
德国是怎么样对待技工的呢?
德国社会对技工的尊重在世界首屈一指,这才让德国技工的工资普遍较高。德国实干者更是人才辈出,他们以精湛的工艺技术创造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虽然德国历经风雨,但德国制造让德国经济稳健增长,牢牢地支撑了欧洲的危局。欧元区至今屹立不倒,德国制造功不可没。
德国制造之所以如此强悍,关键是这个国家积蓄了丰富的“工匠”资源,包括工程师、高级技工、普通技工。德国的工匠精神就是严谨、规范、一丝不苟,规定螺丝需要拧五圈,他们绝不会拧四圈半。无论是工程师还是普通的技工,每人都有一手绝活,有的是祖上传承,但更多来自遍布德国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甚至应用技术大学,此外德国行业协会的培训和企业内部的实地训练也非常普遍。
问题是,为何那么多德国人甘愿做技工而不是普遍追求高校文凭?
在德国,做技工不丢人
在德国人看来,每个人所做的事情不过是分工不同而已,无论是政治家、教育家、企业家、工程师还是技工,他们仅仅是职业之别,不存在尊卑贵贱。德语“职业”一词,意即天职或上帝的召唤,每个人从事的职业,从“天职”的意义上看都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德国人做事认真负责,能静下心来做好分内工作。
技工同样也有很高的收入
普通技工2000-3000欧元(约14500-22000人民币)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大学毕业生差,而且更好找工作。高级技工则是企业之宝,他们的收入更高,养家糊口已经不在话下,而且还可以买房买车,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就算是一人养家,同样可以到国外度假或专注于自己的业余爱好,比如名酒收藏、古董字画收藏等,这些并不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人士才享有的“专利”。
从职业学校毕业出来的同样是人才,他们也有机会被派往海外工作,享受高工资和海外补贴。我的一个朋友从技校毕业后就职于辛克全球货运,工作几年后被分别派到北京和上海担任技术主管,不仅能存下很多钱,而且每年还邀请父母到中国旅游。
在德国,工人工资的变动只能做出有利于工人的决定,即只能加工资,不能减工资,即使企业倒台了都不能减。假如企业真的破产,那么最后一次工资就由政府支付。德国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网极其严密。它保障了联邦共和国公民的生存,并在他们面临疾病、工伤事故、失业、残疾、衰老以及死亡风险的时候,提供了广泛的社会保障,从而使得联邦德国成为战后世界中最大的社会福利体系。

职工工伤可得赔偿
在工伤事故保险方面,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机构负责提供全部赔偿金。另外,一旦出现工伤事故,老板就要赔钱。因此,德国的机器一般都很安全。如果机器太危险了,老是发生工伤事故,老板赔不起,还不如把这个钱省下来造机器,增加安全性减少污染,这样多划算。因为,一天到晚赔钱,老板受不了。
中国现如今从事制造业的底层工人,并没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每天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工作的目的就是维持生活。
与此同时低端制造业能够提供给工人的薪资也是很低的,因为他们付出的并非脑力劳动而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体力劳动。这就导致了这些制造业中存在的大量工人其实并不是掌握核心技术的一部分人,在工资只能糊口而工作又非常辛苦的情况下,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来考虑什么是“工匠精神”。
对于他们来说,研究技术并不是自己一个只负责操纵生产机器的人需要考虑的事情,他们不需要考虑国家制造业的发展,只需要考虑赚钱养家的事情。

但是大量这样工人的存在其实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果要寻找技术上的突破,是没有什么所谓的“捷径”可循的,唯有一步一步的寻求发展,才能够实现转变的目标。
“中国制造”熟能生巧了,就可以过渡到“中国精造”。“中国精造”稳定了,不怕没有“中国创造”。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