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哭诉:辛苦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为何到头来还是进了工厂!


根据汇丰银行的报告(2018)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的家长在孩子大学期间每年的花费大概是3.5万人民币,4年下来就是14万。其中学费是最大头;其次是餐费、住宿费。简单说,学费、吃饭、住宿三项占去了总费用的近65%。
而在这份报告中,中国家长的花费还低于新加坡和阿联酋,却高于美国、英国,甚至远远高于印度,印度家长为孩子3年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总共才3.8万人民币。
不过汇丰的报告似乎取样不够具有普遍性,因为众所周知,中国的大部分大学的大部分专业,学费都在5000元左右,已经13年没变过了,4年下来学费也就2万块。
在农村,只要有一个孩子考上了大学,那人们就会说这个村的孩子有骨气,山沟沟走出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啊,是全村最值得炫耀的事,而且父母挺自豪的:看!这就是我儿子(女儿)考上了名牌大学!然后全村人都会敲锣打鼓的庆祝。

这种现象在10多年前来说,还是比较实际的,但是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毕业出来其实是很难找到工作的,毕竟全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那么多,不像以前那个年代包分配了。所以有的大学生回家,村里人都会问,在哪个企业工作呢?包分配吗?

这个包分配的思想还一直存在在老一辈的人思想里,他们的思想还是没有改变,当知道现实与观念起冲突时,老人的心里都会有很难受,特别是农民工,他们辛辛苦苦在大城市打拼工作,就为了给孩子学成归来之后能够进大公司,大企业,是个坐办公室的人,而不是辛苦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到头来还是进了工厂!为何农民工会有这些思想,主要是没跟上时代的发展啊。
当农村学生含辛茹苦地读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自己为了读书考大学所吃过的那些苦,在城市孩子看来,并不是唯一的资本。而城市孩子们所拥有的技能、游历视野、见解、人脉,以及对城市各类规则的了如指掌,都踏踏实实地给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们筑起了一座座高墙。
高墙内,是城市有门路、人脉大学生们游刃有余地出挑和优秀;高墙之外,则是读了四年,要找工作,尽管很努力,但最后却因为技能平平,进不了好公司好单位,而只能将就着找份很一般的工作,混个朝九晚五,也不想再回农村。
很多城市漂泊一族,都远离家乡,更不愿意回家乡的,在一个个城市中漂泊、流浪很多年。
尽管工作努力、认真,满怀建设城市,成为这个城市一份子的热情,无奈却因为起跑线上的落伍,最终拼尽全力,也只能跟城市中一般工薪家庭的孩子一样,沦为打工人。

农民工老王来说,通过工友帮找到份工地的高薪工作,每天搬砖,挑水泥包,有时候还要焊接什么的,反正所有脏活累活都干活,就是为了给自己孩子读完大学之后,给自己争气。对于农民工来说,让自己的孩子读好书,上好大学,然后出来找一份好的工作,是他们努力工作的最大希望。

有一句话很火:人家几代人的努力,凭什么输给你的十年寒窗。
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并不代表一步登天。
特别赞赏知乎上的一个回答:
很多人所谓寒门出贵子,是希望在一代人甚至只是短短20年左右,寒门子弟就可以逆天改命,这个当然难。
实际上寒门仍然可以出贵子,只是你要有耐心,用2-3代人的时间慢慢来。
先天不足只能通过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农村学子的起点比别人低,只能去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应该庆幸,还有高考这个通道,可以让我们仅仅靠努力读书,就有机会和那些资源上得天独厚的孩子站到同一个平台。
而且,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拥有更多的机会。
有些佼佼者,已经抓住了历史的机遇,在一代人身上就实现了赶超。

现在社会的现状,不止农民工的孩子找不到工作,城市里的孩子也找不到工作。刚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要自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确实挺难的,而且不止你一个大学生。

虽然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很多职业都不需要特别高的文凭,到底那些不是高文凭的人却能大学生工作好很多,相比之下,公司还是看能力的。现在有些研究生毕业的,毕业出来之后,依旧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