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交朋友,总委屈自己迁就别人,家长不妨教他学会这三句话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是家长们毕生进修的课程。亲子教育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难题,不得不千方百计去寻找答案。这几天遇到一个问题:孩子交朋友,把自己放到卑微的位置,为了讨好对方而委屈自己,该怎么办?
★案例分析:你不给我,我就不跟你玩!
一天放学,我去幼儿园接3岁的小宝,看到他一脸苦瓜相,忙问他怎么了。他一副欲哭又止的样子,说:“妈妈,XX把我的糖吃掉了!”XX是他班里一个小朋友,平时经常在一起玩。由于孩子表达能力有限,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搞清楚事情来龙去脉。

原来,今天老师奖励每个小朋友一小粒糖,别的小朋友都吃了,只有小宝的一直攥在手里舍不得吃。然后XX小朋友见了,就跟他要,并且说:“你不给我,我就不跟你玩!”要到之后,他剥开糖就放进嘴里吃掉了。
我家小宝当时一定愣住了,但没吭声,也没有闹,因为是他自己给别人的。可他平时最喜欢吃糖糖啊,又是老师给的奖励,被小朋友吃掉后,他特别难过,又无处发泄,只能自己忍着,连老师都不知道有这个小插曲。
听完孩子断断续续的叙述,我感觉有点心酸,倒不是因为一颗糖,而是因为他委屈自己迁就别人的这种做法,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讨好型人格”?
孩子也不算内向,平时跟哥哥相处,都挺强势的,虽然人小力气不大,但挺会给自己“造势”,经常与他哥哥“抗衡”,乃至抢占家庭优势资源。但是这娃为什么出去外面,就“怂”了?

★孩子为何会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心理学上,人们以: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还以别人的感受为主左右自己的行为,称之为“讨好型人格”。
细细地回想和分析,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发展成为了“讨好型人格”呢?
『孩子乖巧听话,习惯所致』
家长们都喜欢乖巧听话的孩子,认为孩子不吵不闹,不给大人添麻烦,就是自己教育成功的表现。我们总会不自觉地对孩子说:“要听话啊,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宝宝乖乖的,妈妈才喜欢你哦!”
久而久之“听话”、“乖”等标签就自动贴在了孩子身上,在他与别的孩子相处时,也会表现得顺从、不反抗,慢慢地就养成了迁就他人的习惯。

『家长的管教方法过于强势』
平时,我们事事都给孩子安排好,希望他按我们给他的规划路线,少走“弯路”,并自认为一切都是为他好。如果孩子反抗或不按套路出牌,我们会生气,甚至大发雷霆。
年龄小的孩子大多不会与父母对着干,一见形势不妙,马上就会“偃旗息鼓”,依从父母的意思,或讨好家长,或寻求包容、或逃避责罚。
『受大人性格和行为所影响』
不能否认,成年人的世界里的“讨好型人格”比比皆是,他们当中一部分为人父母,而他们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也慢慢地养成了同样的性格。
孩子并非有意讨好别人,只是他的成长环境如此。在他的认知观念中,多为别人考虑是理所当然,对自己的需求反倒不太在乎,这是一种行为和处事方式而已,所谓吃亏是福,也并不会觉得自己多委屈。

★对于孩子讨好别人委屈自己的行为,家长该怎么做
青年作家蒋方舟曾经表示,自己就属于“讨好型人格”,年幼时并不知,直到长大后历经一些事后才明白。她坦言,这种性格让自己不自觉地成为了一个喜欢“献媚”的人。蒋方舟这是以亲身经历在提醒家长,要纠正孩子的性格得趁早,避免今后人生落下遗憾!
每个孩子成长,都要面临“交际”这一关,人人都希望自己被他人接纳,受他人喜欢。但是一味地用妥协和讨好的态度与别人相处,这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所以当孩子面临友情“胁迫”时,我们不妨教会他说这三句话:

① 我不会为任何人妥协。
高情商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这句话,因为妥协只会赢得短暂和廉价的“友谊”。如果孩子一直妥协,那么毫无疑问,在以后的交往中,孩子可能会一直处于被动不平等的地位。
孩子委曲求全,迁就别人,那么他丢失的却不仅仅是属于自己的快乐,更多的是丧失自信和主张。
② 你不跟我玩,我会找其他人玩。
当孩子受到友情的“胁迫”时,告诉孩子只需用一句话回击对方:“你不跟我玩,我找其他人玩。”当对方明白自己的“胁迫”话语无用时,以后就不会再用这招了。

孩子之间的问题并没有我们想象中复杂,友情亦是如此。今天,这个小朋友对自己孩子说“不跟你玩”,但明天又会玩闹在一起。
教孩子转移情绪点,甚至接受最坏的结果,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③ 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是他们不了解我。
有些孩子性格内向、敏感,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要找别的小朋友玩,但是却被拒绝了。这时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不是你不够好,只是他们不了解你。我们可以再试一次,或者找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作为家长,当孩子遇到交际困难时,应当要多注意引导,帮助他找到融入团体游戏的“切入点”,带他踏出第一步,然后慢慢地学会展示自己,表达自己。

各位家长,你家孩子平时交朋友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呢?孩子会为了迁就他人而委屈自己吗?欢迎分享经验和心得体会!
我是莞家妈妈,一名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两宝的妈妈,喜欢文章请关注我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