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宝宝容易进入厌奶期,爸妈别强喂,缩短厌奶时间这7招管用


夏天暑热的天气,让很多带娃的妈妈在犯愁。接连收到几位妈妈的私信,“天气热,宝宝吃奶越来越少了,怎么办?”“宝宝胃口越来越差,是不是到了厌奶期”“怎么才能让孩子奶量追上来?”
这样的酷热,大人尚且胃口不好,更何况是小宝宝呢。但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来说,吃奶是他们全部的营养来源,奶量不足会直接导致营养摄入不够,影响生长和发育。这是所有爸妈都不想看到的!
宝宝厌奶期是个什么梗?记得我家小宝大概4个月左右出现第一次厌奶。期间他的日常活动都是正常的,精神反应也不错,就是在喂奶的时候不好好吃。要么啜两口就不吃了,要么把头偏向一侧,即使把奶头塞进嘴里,他也会用舌头顶出来。

什么是厌奶期?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厌奶期?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宝宝厌奶那些事。
厌奶期,是指宝宝本来胃口挺好,无任何不适症状,活动也正常,但突然有一段时间不喜欢吃奶,或吃奶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但过一段时间后就恢复正常,医学上称这种暂时的厌奶状况为“生理性厌食期”。
为何宝宝会有厌奶期?这些因素爸妈需了解
对吃奶的需求变小了
宝宝的厌奶期通常出现在3个月以后。在此之前,宝宝吸奶的动作多为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反应,只要给奶就吸。之后,他慢慢变被动为主动,吃奶不再单纯是反射性动作,他会根据自己实际的需求以及胃口大小、喜好等来调整奶量。所以在过渡时期,奶量减少是正常的。

宝宝长牙不舒服
多数宝宝会在6个月左右长出第一颗乳牙,可实际上早在牙齿冒出之前,牙龈里早已“发芽”并鼓起了小包。宝宝长牙的过程可不好受,牙龈肿胀、酸痛、刺痒,这些都会影响他的心情和胃口,吃得自然就少了。
对外界事物兴趣增加
随着宝宝成长,他的认知能力提高,感官功能愈来愈成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也日渐浓厚。当他在吃奶时,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注意力就马上被吸引,并且不再专注于进食。吃奶时“分心”,是很多宝宝“厌奶“的主要原因。
天气太热、室温过高
相对于其它季节,宝宝在夏天出现厌奶的频率更高。因为宝宝吃奶的劲儿本来就不小,加上天热,所以常常吃得满头大汗。这种情况下,宝宝就有了不太好的体验感,久而久之就生出一种排斥吃奶的情绪,势必也会影响吃奶量。

妈妈的原因,也会造成宝宝厌奶
比如妈妈的奶水太好,呈喷射状,宝宝被呛过后就有了阴影,因此会拒绝吃奶;也可能是母乳变少了,宝宝吃着费劲儿,会发脾气不愿意吃奶;又或是妈妈吃了不健康、特殊的食物,致使乳汁“变质”或“变味”被宝宝敏锐地觉察到,这些都可能成为宝宝厌奶的原因。如何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厌奶期?这7招管用
不要强行给宝宝喂奶
强迫宝宝吃奶,只会适得其反,最后反而会延长、加重厌奶期。如果宝宝到了时间还不愿意吃奶,不妨稍延后一点,多尝试,少吃多喂。大约记录一下宝宝一天的奶量,做到心里有数。
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下喂奶
这个阶段的宝宝好奇心强盛,感官也变灵敏,任何一点响动都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所以我们给宝宝喂奶时,尽量找一个安静、干扰少的环境,只为让宝宝专心吃奶,免得他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等。

适当添加辅食
如果是5-6个月的宝宝,虽然仍要以母乳为主,但如果他实在不愿意吃,也可以开始给他添加一顿辅食。新的尝试,或许宝宝会十分乐意接受。初次添加辅食可以选择强化铁的婴儿米粉,后续再逐步加入别的食物种类。
增加活动量
如果宝宝处于厌奶期,那么就不要总抱着或让宝宝躺着啦。让他多运动,能量消耗多,自然就会吃得多。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每一项大运动都是“体力活”。又其自身的运动能力有限,所以爸妈可以引导和帮助宝宝多练习抬头、翻身、做被动操等。
缓解出牙引起的不适
宝宝长牙时会表现出莫名的不舒服,奶也无法好好吃。我们可以准备一些磨牙棒和牙胶,给宝宝啃咬以缓解长牙带来不适,并加速牙齿萌出。另外还可以每天早晚用纱布沾点凉开水帮助宝宝清洁和按敷牙龈,缓解疼痛。

温度适宜、环境舒适
温度高,宝宝燥热,吃奶也不安分。很多妈妈夏天却不太敢开空调,担心宝宝太小受不了容易生病。其实只要室内保持恒温、不直接面对出风口、保持一定的湿度、定期清洁保养空调、经常通风换气等,宝宝待在空调房内是没问题的。温度适宜、环境舒适,宝宝的食欲自然会慢慢恢复。
控制奶的流速
母乳喂养的妈妈,控制奶速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剪刀手”,即用食指和中指呈剪刀样夹住乳晕处,以一收一放的方法控制奶速和奶量,避免奶水喷射呛着宝宝。
喝配方奶的宝宝,要留意是否因奶嘴洞口太小,使宝宝吸得不顺畅。3-6个月的宝宝适合选用M型奶嘴,当然也可以考虑用十字型和Y型奶嘴,这两种能根据宝宝的吸吮力大小而改变出奶量。
写在最后
宝宝发生厌奶通常是在3-6个月的时候,持续时间为几天到1个月不等。但是我们要知道,宝宝厌奶并非完全不吃奶,只是比平时吃得少一些而已,仍需维持基本的生长发育。如果只是生理性的厌奶,多数宝宝能够在一到两周自行调整过来,所以爸妈不必过于担心。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