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烦请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这样就可以每天阅读作者发布的历史知识啦
人们把天主教女修道院里那些将自己一切都奉献给上帝的中世纪修女们视为“上帝新娘”或“基督新娘”,即使她们终其一生都无法见到自己的“丈夫”。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世纪修女都是与世无争,心态平和,不沾染世俗欲望的一群人,但事实上,即使是在教法严苛的中世纪,修女们也无法做到心态平和,事实上当时主教们的调查记录里记满了修女们的“撕逼大戏”。
修女形象
修女们的鸡毛蒜皮
拜中世纪贵族们嫁女要置备大笔嫁妆的缘故,一些中小贵族在自己女儿十来岁的年纪,就把女儿送到女修道院里学习如何成为一名“上帝新娘”了,这样既能省下一大笔嫁妆和遗产,又能落个虔诚的美名,一举两得。
而进入女修道院的小修女们需要跟着老嬷嬷长时间学习,学习那些枯燥的宗教仪式、圣歌,以及处理修道院里大大小小的事务,虽然女修道院里基本都是女人,并且总体环境也没有外界社会那么浮躁和欲望横流,甚至修道院里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的,但是修女们之间也是有矛盾的。
修女们并不总是亲切友善,或者行为严谨,主教们修道院的访问记录表明,暴脾气和小争吵常会打破修道院的宁静生活。
修女
在中世纪时,主教会自己带人或是派遣专员定期或是突击巡视教区内的女修道院,检查内部情况,视察修道院是否正常运行。在视察之日,主教会从修道院院长问起,然后按照修女们的级别一个一个地询问,听取各种事务,而他们的记录本上就因此记满了修女们的鸡毛蒜皮事,大到诬告,小到告状应有尽有,其中最多的就是修女们对自己同伴的投诉。
主教们的记录本上都是这些东西,而这并不是全部,因为修女们也不想“鱼死网破”,她们会在私下里定下约定,发誓对彼此的一些小过失视而不见,但即使如此,修女们之间的“撕逼大战”也足够激烈了。
修女们总是抱怨个不休,即使是喜欢八卦的现代人听到以后,也会对她们搬弄是非的能力吓坏,诸如哪个修女拧了她耳朵,打了她一耳光;哪个修女过度沉迷享乐,追求外界社会流行的衣物和饰品,还偷偷带自己养的宠物到教堂里做礼拜;哪个修女未经过许可就私自外出;又或者是哪个修女跟着吟游诗人私奔到半路又跑回来了;哪个修女在宗教仪式上发困打瞌睡,在睡前祈祷时私下饮酒和谈论八卦;又或者是哪个修女在唱圣歌的时候糊弄、开小差,张嘴不出声,如此种种。
不只是对于自己的同伴如此,修女们对管理自己的院长也是抱怨连连,向主教打小报告,修女们常常这样投诉自己的院长:
“她在自己房间里过着奢华的生活,却从不邀请我们……她总是偏心,每次惩罚我们的时候,她都是轻而易举放过自己偏心的那几个,对不喜欢的修女却要严惩……她特别喜欢责骂别人……穿得像个世俗女,没有一幅修女的样子,还带着戒指和项链,总是像男人一样骑马去见自己的朋友。”
或是对主教详细描述院长的穿着打扮,好让主教认为院长是一位追求世俗风气的轻佻之人,一些登记册上这样记录了一位修道院女院长的着装:
“我还注意到她的外衣十分雅洁,臂膀上套着一串珊瑚念珠,夹着绿色的大颗珠子,串珠上挂有一只金质的饰针,身着长袍十分得体……”
类似的描述有很多,比如一本登记册上就记录了名为艾格伦蒂娜夫人的修道院长的着装,打小报告的修女声称艾格伦蒂娜夫人在自己的小房子里每天都花很长时间进行打扮,有许多昂贵的饰品和衣物:
“她戴着价格昂贵的金戒指,有各种珠宝,还有镶有金丝和银丝的丝绸头巾,而且她还会把头巾戴在额头上很高的位置,这样就能把前额全部露出来,大家都看得到,还穿松鼠皮毛的外衣。还有,她穿着雷恩的织布做成的衣服,要花十六便士呢。另外,她还穿有蕾丝的长袍,都用镀金白银丝线装饰而成,然后让所有修女都这样穿。而且,她在头巾上戴用羔羊皮制成的贵族帽,脖子上戴一条长长的蕾丝带,一直垂到胸前,她还有一颗镶钻的金戒指。”
修女们除了会攻击院长的偏心和追求世俗风气外,还会夸大院长的经营失败,把院长的经济手段贬低的一文不值,把自己的生活描述的悲惨不以,这样自己好取而代之,一位高等级修女这样评价自己的院长:
“她是一个差劲的商人,让修道院陷入债务危机,修道院麻烦不断,就要衰落了,我们也吃不饱,连续两年她都没给我们新衣服穿了。还有,未经您允许,她竟然擅自卖掉了森林和农田,还典当了一套我们这里最好的勺子,这也难怪,毕竟她从来都未尽分内之事,也没和我们协商过任何事……不修缮房屋,让我们唱圣歌的时候都是淋着雨滴。”
还有的修女则把自己的猜测当做事实报告给主教,在言语中把猜测说得跟自己亲眼看到了一样:
“院里欠下了20英镑(这在当时是笔不小的款子),这主要是由于院长的高额开销,因为她经常骑行出国,假装是在处理修道院的事务,但事实并非如此,她总是带着一大班子仆人,在国外待很久,而且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经常举办奢华的宴会,对穿衣也讲究的很,所以他披肩的毛皮饰面都价值100先令!”
但主教事后进行调查却发现,修道院长虽然确实喜欢追求世俗风潮,每天会花时间梳妆打扮,但她从没有让修女们穿破破烂烂的衣服,只是给与的衣服有些破旧。她的昂贵衣物和饰品则是朋友和亲人赠送的礼物,同时她也花钱买来瓦片修缮了教堂,只是工人手艺不行,没有完全修补好。
至于中饱私囊更是子虚乌有,主教们调查发现,虽然修道院的经济一团糟,但主要问题却不是院长监守自盗贪污腐败,而是单纯的因为院长本人缺少经济头脑的缘故,然后院长本人又因为羞愧不好意思对旁人透露,好掩盖自己的愚蠢失败,所以总是偷偷地与商人达成一些商业协议,但所得的钱财又都再次投入到了修道院的运作当中,结果这些事到修女们的嘴里,却又是另一幅光景了。
这样的抱怨和小报告太多了,又大都是夸大和搬弄是非,主教们也是心知肚明,看着满满当当的几页纸,恨不得用手指堵住自己的耳朵,大声教训修女,让她闭嘴。
而除了修女们会抱怨院长外,院长本人也不是好相与的,要不然她也当不上这个院长,她同样会搬弄是非,说自己手下的修女是如何不服从命令,如何脾气恶劣、举止不端,因此主教们必要强忍着烦躁听完修女们长达几个小时的小报告和抱怨。
当听取完修道院里所有修女们的抱怨以后,修女们的“撕逼大战”即将达到爆点。
视察结束后,主教会召集所有修女,询问是否还有其他要报告的事情,如果修女们回答“一切都好”,又或者只是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那么主教就会松一口气,赞扬一下所有人后就脚底抹油跑路。
而如果修女们表示对某人还有一些事要说,那么当事人就要现场对峙,进行你来我往的针锋相对和唇枪舌剑了,诅咒、发誓,各种恶毒的词语应有尽有,有时候双方撕的兴起,还会冲在一起扭打起来,互相扇耳光(很少出现),当时的人称“如果她们有刀,一定会杀死对方”。
主教则会视情况而定,安排对爆出来的糟烂事进行后续的调查和解决方案。
问话环节结束之后,如果修道院长查出了有哪些修女背后搞小动作,那么就会给她穿小鞋,或是打击报复。在15世纪,有一位女修道院长经常在祷告的中途扯住自己看不顺眼修女头巾,把修女拉到唱诗班上,大声冲她们喊:“骗子!荡妇。”
在16世纪时,一些女修道院长则常常对自己怀疑的修女拳打脚踢,把她们和牲畜关在一起进行羞辱。
15世纪阿尼克大主教的一本林肯教区的登记册中,记满了修女们的喋喋不休,也记录下了对修女们反映事务发布的禁令,比如针对有些修女喜欢恶作剧、不讲卫生、养宠物的情况,主教们就发布了这样一条禁令:
不允许修女之间故意互相推搡,不允许修女在楼梯上呕吐,一旦违反,应立即逐出修道院……我们必须严肃地命令你,院长,从今往后处理掉所有的狗,从此不得圈养任何动物,这项规定应在你们修道院的管辖范围内被立即执行。”
只不过主教们的禁令发了一条又一条,但真正能长久严格遵守的却不多,修女们也是人,枯燥的宗教仪式和时刻保持沉默的规定很难全部都遵守,修女们难免脾气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