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这样聊会越聊越投机


过去一年的成果:连续写作打卡100天、运动100天、思考笔记65万字、线上阅读617小时、阅读完174本书、运动665公里。
写在前面,这是300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40/300,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 !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每天持续的写文章,不再依赖冗余内容,不再纠结写作的格式,毕竟自己的公众号自己做主,依然践行着“记录成长、分享生活”的价值观初衷。以下是今天的思考:
2、聊天快速寻找话题的能力。
所谓“好的话题”,就是有一方熟悉,能够引领对方,或者双方都感兴趣,能够深入交谈,甚至有展开探讨空间的内容。谈话的过程中,要善于寻找话题、发现话题、产生话题。一个好的话题,可以让彼此的交谈顺畅地进行下去。换言之,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入详谈的基础,更是敞开心扉的开端。
(1)选择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直接开口问对方平时喜欢做什么就行了。记住,每个人都喜欢谈论自己的事,以此来满足自己做“主角”的心理。找到对方身上这个兴奋点,话题就来了。
(2)因地制宜引入话题。
根据现场情况,因地、因时、因人来引入相关的材料作为话题,可以让谈话变得更加自然。当然,话题还是以对方感兴趣的为主。这种做法的优点就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当然,这也要求说话者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能够根据外界的事物进行丰富的联想。
(3)如何消除对方的戒心
为了让对方尽量放下戒心,你的谈话,一定要首先表明目的,而“因为”,就是给出目的的最好句法。所以,无论你搭讪也好,问路也好,还是想结识朋友,你一定要为你这个谈话给出一个理由,以此来合理化你的行为。否则,就算你聊了半个小时,对方还不知道你为了什么而上来聊天,转身可能就跟朋友说起这个人好怪,无缘无故来跟我说话。
3、幽默的锻炼技巧。
第一招,懂得自嘲。善于自嘲的人,自尊心既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保持着一种相对平和的姿态与人相处。
第二招,曲解意思。顾名思义,曲解就是不从正面去理解事情,故意从另外一些意想不到、非常规的侧面去理解,给人感觉似是而非,牛头不对马嘴。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望文生义、望字生义。很多笑话,都是由此而来。
第三招,运用谐音。想要把这种方法运用得好,你对文字的敏感度还是要有的。平常生活中多转动脑筋,思考每个词语的同义同音的部分,就能形成习惯性敏感了。
第四招,声东击西。可以把它理解成一种思维的转换。就是明明指的是东,最后揭露出来的却是西。有点类似相声的“抖包袱”。上一句是包袱,下一句就是跟你所想截然不同的意外结果。先铺垫一大段,最后揭示结果的时候,却跟铺垫的完全没有关系。这招最大的技巧就是,前半部是转移别人的思维,给别人设陷阱,制造悬念,把他们的注意力转到你故意制造的地方,后半部就是给出一个他们意想不到的答案。这样一个不协调的对比,自然就搞笑了。
第五招,故意夸张。大凡把一些普通平常的东西,故意夸大来说,就会起到搞笑的效果。
明明是小事,却说得好像遇到世界末日一样,就会引人发笑。
第六招,善于联想。是指由当前的一个事物,想到了另外一个与之有关的事物。通过一件事,联系起另外一件类似或相关的事,产生对比的诙谐,就会产生笑料。这就要求我们积累丰富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想起别人想不到的事物。(这个是可以锻炼的)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