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上小学规则有变?“这个年龄”或成最佳年龄,家长:更人性化“只生女宝宝是绝后吗?”90、00后的答复很绝,戳心了
作者 | 探长(共1749字,阅读约4分钟)
“熊孩子”年年有,而熊孩子背后的家长,更是越来越奇葩!
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昨天下楼看到两个小朋友在争抢一个玩具,争夺中身体胖胖的小朋友力气比较大,一把就把瘦瘦的小男孩推倒了,还生气的说:
我就玩玩你的玩具怎么了,凭什么不让我玩?
瘦小的男孩去找小胖的妈妈理论,这位妈妈居然淡定的说:
不就一个玩具吗,他玩一会就给你了。
这时瘦小男孩的妈妈走了过来,看到这对母子也是无奈摇摇头,对自己儿子说:算了不要了,咱回家吧。
一时间小区其他家长纷纷侧目,对这位家长的做法理论纷纷。
看到这个画面,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则视频。
★7岁娃偷吃蛋挞被辣进医院,爸妈找失主赔偿
一个小伙子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点外卖,而近日,他自己点的好几次外卖都不翼而飞了,问外卖员,外卖员表示肯定送到他家门口了,有照片为证。所以,小伙子认为,外卖是被偷走了。
由于不知道是谁干的,而自己的外卖又经常被偷,气不过的小伙子决定好好惩罚一下这个偷东西的人。于是便点了3个蛋挞,备注了“放变态辣”。
果然不出所料,这次的外卖又被偷了,不过,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偷外卖的这个人居然现身了。
几天之后,一个邻居找上门来,指责道:
“你为什么点这么辣的蛋挞?被我儿子吃了,辣到医院,已经花了2000块钱。他还是个孩子,你这是存心害人的行为啊,得负责!”
而小伙子认为,自己点的外卖是自己吃的,喜欢辣是自己的权力,而他家孩子偷吃自己的外卖本来就是不道德的行为,为什么还要反过来要求赔偿?这是什么逻辑?
不得不说,这位父亲处理问题的方式,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孩子之前偷吃邻居的外卖,这位父亲不会不知道,但是由于没有吃出问题,所以他的家人并没有阻止,甚至默认了孩子的行为。
而这次孩子不舒服了,家长却认为是定外卖的人的问题,要不是定的蛋挞太辣,孩子也不会住进医院。
当看到这位父亲的逻辑时,我们也就明白这个孩子行为的原因了。
►孩子受伤谁之过?
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养不教父之过”,在传统的理念当中,家长的角色往往是负责教育,给孩子定规矩的。而孩子一旦没有做好,家长的责任重大。所以,如果父母的三观本来就不正,那么孩子何来高尚的品德呢?
“上梁不正下梁歪”,家人就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那么孩子从小错到犯大错也是情理之中的结果。
“他还是个孩子”不是护孩子的借口
每当孩子做错事,被其他人指责或者批评时,父母总是拿一句
“他还是个孩子!”“你跟一个孩子较什么劲儿啊!”
作为平息事情的理由。似乎孩子犯错就应当被理解被原谅,就不用接受惩罚一样。
★但是,父母眼前的这个孩子,真的只是一个孩子吗?
16岁少年买东西插队遭指责,他的母亲却说,他只是个孩子,给他一次机会。
25岁男子高速路别车导致追尾,他的母亲却说,他还是个孩子,不懂后果。
38岁男子婚后出轨被妻子发现,他的母亲却说,他还是个孩子,玩儿心重。
这样的“孩子”在别人的眼里,却已经是一个应当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了,而不是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宝宝。
在孩子1岁左右,他们就能够对一些基本的行为做出对错的判断了。
比如,当他们抢了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其实心里知道这样不对,但他们就是想玩,于是便不计后果的抢过来。而家长却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便护着孩子甚至在孩子委屈地哭的时候哄孩子。
其实,这样反而是在助长孩子犯错的行为,孩子虽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因为有家长的保护,所以他们会越来越放肆。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背后,就是父母没有做好教育工作,所导致的后果。
当孩子们离开家,走到学校甚至是社会上,他们便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因为,别人可不把他当“孩子”。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家长就要及时地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
不想让孩子成为别人口中的“熊孩子”,那么家长就要先做到不是“熊家长”。
当父母拥有一个正确的三观,孩子才能成为一个有素质有品德的优秀的人。
辣妈语录:
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不仅要做好榜样,还要从小规范孩子的行为。
3岁前定下规矩,让他们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承担相应的后果。
那么孩子便会在做事之前先考虑一下相应的后果,懂得思考,有约束力,才能有效避免走错路。
家长们,对于此事,你有何看法呢?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