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趙氏宗亲”加入关注
常回家看看
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
编辑 | 趙英雄
要说古代最有福气的君王是谁,乾隆皇帝若称第二,想必没人敢称第一。
在现代的各种清宫剧中,几乎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而为什么说他最有福气呢?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他是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25岁登基,86岁禅位后又做了三年拥有实权的太上皇,在位时间总计64年。
再来就是他的长寿,古代人的寿命普遍短,能活到60就属于高龄了,而乾隆竟活到了89岁,已是长寿中的长寿。
并且他的运气极好,由于其爷爷康熙与其父雍正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江山非常稳固,百姓生活也大都平稳安逸。
所以他在位期间几乎没发生过什么血腥的战乱事件。
最后就是他身旁有和珅这样的“贪官”能间接地为他揽财,让他在物质享乐方面十分尽兴,从不担心“没钱花”。
所以说,他可谓是史上最富足的君王了,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最讲究的。
如此说来,他确实是个“有福”之人。
而关于一个人是否有福,这谁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只能说:“人活一天,就是有福气,就该珍惜。”
但古人却有着他们的说法,他们认为:“有福之人两腿毛,无福之人毛两腿”。
这句话看起来挺有趣,可究竟是何出此言呢?
这实际上是老一辈们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
古人向来崇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理念。这也是为什么古人从来不剪自己的头发,即便是男子,也都以长发为美。
并且我国一向奉行“百善孝为先”的优良传统,任何事情一旦和“孝”牵扯到一起,就要严肃看待了。
而”毛发“也属于“身体发肤”的一种,那自然会引起古人的关注。
“有福之人两腿毛”
在古代,身份尊贵,条件优越的官僚或富商大都会被人们认为是“有福之人”。
而所谓的“有福之人”,其特性是什么呢?不外乎就两个:有钱,有势。
“有钱”就代表着经济条件优越,富足。
“有势”自然就是身份尊贵,说白了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一般这样的人都是享福命,不用日日夜夜辛劳干活,更不用承受风吹雨淋的苦难。
只需要美美地坐在家中乐享其成就行了,即使遇上什么不可抗力的灾难,对他们也难以造成多大的影响。
明代的福王——朱常洵,就是一个资质平庸,但生来就是贵族的“有福之人”,但他从头到尾都只顾自己享乐,对百姓一毛不拔。
即便当时的大明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遍地都在闹饥荒,民不聊生。
富甲天下的福王却依旧整日把酒言欢,丝毫没有做出任何的赈灾和接济,惹得所有百姓们都对他愤愤不平。
不久之后,李自成起义,攻下了福王府,将300多斤的福王与鹿煮于锅中,做成了一道菜,取名为“福(福王)禄(鹿)宴”。
所以说,有钱有势的人,即使处于再窘迫的境地,也是寻常百姓中的“富人”,也照样安枕而卧。
但寻常百姓可就不一样了。
为了养家糊口,他们必须日日辛劳地在地干农活,一刻都不敢懈怠,常年处于风吹日晒的环境中。
由于在那个年代,农民居多,基本都是种田插秧,两条腿整日整日地浸泡在水泥中,腿上的汗毛自然得不到保护,大把大把的脱落实乃常态。
还有一些个体工匠在铸铁时,也难免会烧到腿上的汗毛。
这样一相比,就有了“有福之人两腿毛”的说法。也就是说,有钱有势的人又不需要干农活,不用下田劳动,腿毛肯定就比寻常百姓多得多了。
并且,那个时候的人还会根据腿毛的多少来判定一个小孩的家境如何。
“无福之人毛两腿”
这句话看起来与上半句极其矛盾。但其实,另有深意。
这里的“毛”指的可就不是“体毛”了,而是与古代“字”的发音有关。
在古代,“毛”与“忙”的发音极像,所以这句话的意思便可以理解为“无福之人忙两腿”。
这样一解释,这句话的含义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还是在说成日下田插秧,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为了维持生计,必然需要操劳,忙碌。
而古代阶级观念又十分严重,农民在当时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无论多么艰辛,一年到头忙来忙去的也只能解决个温饱问题。
所以,在人们的观念里,农民就是“无福之人”的代表。
结语:
其实老祖宗是想通过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来说明一种社会现象。
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世上,总有一部分人生来就含着金汤匙,衣食无忧;而也定会有一部分人无论付出再多的努力,也还是有“生存之忧”。
这种贫富差距从古至今都一直存在着。
而无论我们属于哪一部分人,都还是要保持乐观的心境,努力向前。毕竟再有福气的人,只知道贪图享乐,也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况且,这句俗语放到现代也已过时。
一个人有没有福气怎能单凭“两腿毛”来判定呢?这未免有些荒唐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农业早已不同于当初,农民也不用像以前一样下地插秧,干活了。
所以,对于老祖宗的话,我们还是应取其精华,体会他们对我们的正向启迪,然后弃其糟粕。
虎年开光纯铜五帝钱旺财化煞镇宅必备
点击↓↓↓下方 “五帝钱图片”识别二维码获取“开光五帝钱挂件”
赵氏宗亲微信公众号
赵氏的家
赵氏的人
赵氏的文化
这里
弘扬趙氏文化
传承趙氏精神
团结赵氏宗亲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趙氏宗亲企业合作专区欢迎咨询
世界趙氏宗亲联谊会官方QQ群865376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