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白领供需错配:3000元招不到农民工,却可以招个大学生


【“蓝领”月薪过万符合供需规律】“蓝领”月薪过万、高过大学生的话题引发关注。近日,一位专门招聘“蓝领”的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给江苏一家电子厂招聘了月薪8000元的普工,工人刚到现场,就被隔壁的电子厂以月薪1万元抢走了。  “蓝领”也好大学生也罢,关键看是否有本领,其工资高低也应与个人本领成正比。比如,建筑工人贴瓷砖,既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没有三年五载勤学苦练,是难以将瓷砖贴好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的工资水平更多由供求关系决定,这在服务行业表现尤为突出。比如,一些服务行业的活儿比较累,本身并不吸引人,再加上近些年我国人口红利消退,劳动力不像以前几乎可以无限供给。与此同时,吃苦耐劳、要求低的老一辈农民工逐渐淡出,而新生代农民工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如此一来,“蓝领”的薪酬自然随之上涨。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让劳动报酬增长同生产率提高同步,已成为广泛共识。我们希望看到不分行业和工种、室内与户外、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越来越多的高收入劳动行业和群体成为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流,这将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换言之,社会进步既需要大学生奉献智力,也需要“蓝领”贡献体力。
    今年就业形势有多严峻,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数,特别是家里有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想必更是深有体会。但我刚看了一个新闻,标题是这样的:“蓝领白领供需错配:3000元招不到农民工,却可以招个大学生”,这个标题敢写出来,就说明事实真的是这样。    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叙事技巧,因为3000元对大学生来说,一般是指到手3000元,公司是要缴纳五险一金的,其实际用工成本至少是4500元左右;而对农民工来说,这3000元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就是一口价而已。但这个新闻的出现,其实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那就是既然大学生已经这么多了,而农民工确实是越来越少了,而相应的工作需求又客观存在,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大学毕业生去做农民工目前在做的工作,可能是一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了。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