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上饶一餐厅老板反映,城管说门头只能写店名,不能写经营内容。否则,将拆除门头中有经营内容的字样。该餐厅老板认为:“我们开店,肯定要写上经营内容,才知道卖的是什么东西,就像路标一样告诉人们去哪里,这是顾客需要的,也是店家需要的。”
可江西上饶一个区规定店铺的门头招牌上,可以有店名,但不可以出现自己的经营项目。城管意思是,他们是依规办事,据了解,上饶市确实有关于城区店招门楣设置导则,要求门头上不得标注经营内容和商品种类信息。
不仅如此,许多地方都刮过店招统一之风。把原本生气勃勃的城市烟火气息灭杀,变成呆板统一的风格,当地美曰其名是城市形象治理。
有的网友问:这样做,是为了美观,还是为了折腾?真的想不到这样做到底为什么?只会让路过的行人更不了解经营产品,更难做到进入店里询问到底是卖什么的。一般消费者出去吃饭,想吃湘菜的,就会找门头有标注湘菜的饭馆。否则,消费者知道哪家是湘菜馆,哪家是粤菜馆?这种方式实际上是对城市文化的无情“阉割”,也是城市管理者懒政行为的体现。
也有的网友说:你去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广州北京路……这些商业步行街走走,这些商业街是因为店招统一而繁华吗?不是,这些商业街是因为保留着宽窄高低交错的店铺、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而吸引游客来逛。这些没有统一店招的商业街,不仅没有给人杂乱的感觉,反而因为其繁荣景象而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也有网友认为:对一些店名粗俗,店招牌存在安全隐患的,需要纠正改进。而对于大多数正常经营的店铺,没必要统一,更没必要要求门头不能有经营类目字样。店招是商家的脸面,一个好的“店招”不仅能体现店铺的经营范围、经营理念。同时,也能够反映店铺的个性,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有网友反映:错落有致的“店招”彰显出的是城市的活力和烟火气,反而一些统一管理过的“店招”,闹出不少笑话。比如,统一的“清明风”、“墓园风”的店招,让人感觉一丝丝诡异。这种怪异的统一店招,并没有给城市带来品味,反而显得很low。搞一刀切的所谓统一管理,是自我灭绝城市烟火气息,自我切断城市文化记忆,这样治理出来的城市,其实是一座毫无活力的“死城”。
也有网友说: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而不是方方面面给大家的生活添堵。落实新规定之前,是不是可不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或者想想具体实施以后能不能对生活有好的改观!作为一个市民,行走在街道上的时候,时不时看看路边的牌子,想着自己晚上吃什么饭,这样的事情,大家想必早已习以为常了吧?门头不让写出售的商品,别人如何知道店里经营些什么?无疑给顾客带来寻找的麻烦!
经商是为了经济的发展,而经商的人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经商呢?就是要有开放人性化的经营氛围。希望当地做事之前,还是先去了解一下民意,找到真正能够带动地方发展的重点来突破,而不是到处扣一些无用的细节!
依我看,不能为了所谓的整洁,连基本的经营逻辑都不讲吧?最该拆除的,不是商家门头上的经营内容提示,而是纯属瞎折腾的不合理规定。
门头招牌不写经营范围是什么,让顾客怎么知道进去还是不进去呢?比如一个顾客想吃饭,是要挨个门面都进去看看是不是饭店还是超市或者服装店吗?
哪怕知道是饭店,谁又能知道里面卖的是快餐还是炒菜?这不是让顾客拆盲盒吗?也不知道这是谁出的主意!门头招牌存在的意义不就是招揽生意,告诉顾客自己是干什么的吗?怎么不允许大家写这个呢?
现在疫情之下,店铺的生意本来就很难,如果再这样设置障碍而不是搞好服务,会有更多店铺要开不下去了!一定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