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儿子聊天,聊到了小男孩最喜欢的话题:恐龙。
吐槽一句,我发现《小猪佩奇》特别写实,佩奇的弟弟喜欢恐龙,这也是所有小男孩的最爱,我没有见过一个不喜欢恐龙的人类雄性幼崽。
一说恐龙,就自然聊到恐龙的灭亡,儿子向我科普了一个我一直了解,但是从来没有意识到的知识点:
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能量密度更高。
体型巨大的恐龙之所以能够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裸子植物的叶子是更细嫩多汁的,能量密度很小,再加上食物链只有10%-20%的传递效率,所以植食恐龙的体型必须巨大,因为它要吞咽更大规模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实际上,体型巨大的恐龙,它的体型主要是为了储存进食的植物,这是一个进化循环,更大才能吞咽更多,吞咽更多导致体型更加巨大。
恐龙开始逐渐消失的时代,植物开始从裸子植物进化到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能量密度更高,但是叶面也更粗硬致密。这就给那些体型巨大的恐龙,带来一个问题,他们必须吃被子植物。
但是,这就跟庞大的身躯形成了悖论,他们找不到足够的细嫩叶子维持体型。而那些体型较小的恐龙和哺乳动物,他们大部分也不吃被子植物的叶子,它们选择直接吃比叶子能量更高密度的食物,被子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型植食动物,长颈鹿和大象,其实也同样吃被子植物细嫩的树叶,但是是因为食物的限制。
严格意义上来说,恐龙没有灭绝,我们所见到的鸟类都是恐龙,我们每天都在吃恐龙,我们吃的鸡鸭都是恐龙,真正灭绝的是大型恐龙。
小型恐龙,有充足的时间进化出摄取更高能量密度食物的能力,或者说本来就以更高能量密度食物为主,所以自然适应了进化。
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到底什么决定了动物的体型?
能量密度,进食的能量密度。
也就是说,跟我们的习惯认知相反:
进食能量密度越低,越肥大粗壮;
进食能量密度越高,越瘦小纤细。
我们以往的减肥理念都是错的,因为以往的减肥理念,都在告诫我们,要吃粗粮,要吃细嫩的叶子,吃肉也要吃鱼虾,牛奶都要喝脱脂的,要清清淡淡,才能减脂。
然而,全错了。
人类能够摄取的食物中,能量密度最高的,就是脂肪,放弃吃能量密度最高的食物,选择吃能量密度最低的食物,结果就是,虽然在人的一生中,人不可能再进化,不可能出现更高大的身高,但是长期来看,越吃越肥只是迟早的事,短暂的体重降低,只是摄入能量的减少,稍微正常饮食就会反弹。
生物如此,大型组织也如此。
巨头往往是效率最低的,因为巨头意味着,它可以把「能量密度」最低的流量来源都用上。
这也就要求它进化成一个巨兽,来适应这种把低能量密度的「食物」加工成产品的能力。
因此,巨头其实也随时在倒下的边缘,因为供应链环节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导致整个能量传递链条失效。
同理,我们自媒体行业,最头部的内容一定最差,它的流量来源,一定良莠不齐,泥沙俱下。
因此,头部永远缺流量,越是流量大,越是缺流量。
因为它的流量,只要稍微进化,就会弃他而去。
所以对于小型组织小型「恐龙」和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高能量密度。
想要讨好大众,几乎不可能,因为同样的认知水平,同样的精品消费,永远是少数。
大组织管理强调敏捷,因为任何的不敏捷,都会导致能量传递链条不通畅。
小组织和个体最重要的事是,「轻盈」,任何的臃肿,都会导致小恐龙难承其重。重资金、高成本,都是小恐龙的大忌。
如果说大组织还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小组织不够轻盈的结果,就是风停了的猪。风停了,如果你还没有轻盈到变成飞猪,可以飞起来,你只会第一个掉下来。
轻盈,应该是个体崛起最重要的态度,不仅仅是组织态度,更应该是生活态度,人生态度。
END
我在自己的高效能易瘦行动营中,果断引入了能量密度最高的食物,猪油,结果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已经帮助700位学员体态变得轻盈。
你只需要准备以下7种东西,其中核心是猪油和椰子油。
1. 21天的时间。
2. 高认知的头脑。
3. 一瓶无糖苹果醋。
4. 一罐猪油或者椰子油。
5. 紫菜。
6. 最便宜的那种维生素B2。
7. 体重秤。
报名扫描下面海报,原价1299元,特惠价899元,2021年熵学院学员可以免费参加。
了解详情请戳下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