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老师,老板为了管理,组建了核心团队影响大家,可是他任用的人,人品不佳,往死压榨其他人,虽然这有可能是老板的旨意。那么,如何处理与这种「李莲英」的关系?
作为小透明的我,又如何才能进入老板的核心团队?没有非常出色的技能,只有提供情绪价值这一条路了吗?
补充:李莲英就是,功劳是他的,活儿是大家的,他为老板提供了极大的情绪价值,可是作为技术人员,我做不到他那样提供情绪价值,我想通过专业技能得到老板的认可,但是这又需要老板给我提升技能的机会,死循环。
答:
什么叫李莲英?
你先思考一下。
什么叫情绪价值?
你再思考一下。
情绪价值是忠诚,是信任,老板需要的人才到底是什么人才?
是自己可信任的人才。
两点:
1. 信任
2. 人才
人才从来不稀缺,是忠诚可信任的人才稀缺。
忠诚可信任的人才,就是德才兼备。
所谓的「李莲英」,其实大大降低了信任成本,所以你作为小透明、新人,看起来最痛恨的人、无德之人,在老板眼里是有德。
这里的「德」,不是社会意义的朴素道德,而是简化成了组织学中最需要的,忠。
这里的「才」,也不是社会意义上的才华,而是简化成了组织学中最需要的,能。
后者,我以后遇到问题给你讲。今天我们说第一个,忠。
德才兼备的人很难遇到,这不是一个普通企业的老板能解决的问题,这是古今中外几千年的所有管理者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所以如果舍弃一样,要舍弃什么?
1%的老板,会选择舍弃能,选择忠;
剩下的99%的老板,都会口头宣布自己要唯才是举,然后在实际操作中,选择忠。
至于哪种更成功,取决于老板的能力和运势,不取决他在这件事上的选择。
曹操有一个《求贤令》非常出名,提出「唯才是举」这个观点:
「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曹操公开说明自己不在乎廉洁,只在乎能力。
然后他怎么做的?曹操的统兵大将,是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全是自己同族的兄弟子侄。
其中夏侯惇并不是《三国演义》中那个猛将,实际上,夏侯惇是常败将军,几乎每战必败,但是职位越升越高。夏侯惇无能,好歹还算廉洁,曹洪就完全是一个没有节操中饱私囊的贪婪小人,但是曹操就是要用曹洪,为什么?因为曹洪不会背叛。
至于曹操手下最能征善战的外姓五子良将,都是到了曹操晚年,才有了独立领兵机会,兵力也十分有限。
为什么?因为曹操一辈子被人背叛,被坑怕了,他宁愿用绝对忠诚但无能的兄弟子侄,也绝对不愿意放手大用能力超群的良将。
你以为「李莲英」是什么人?
你以为的「李莲英」是端茶倒水的宦官太监,微不足道的小人,但是,李莲英是什么人?是夏侯惇,是曹洪,是大将军,是宰相之才,是boss可以放心把后背交给他的人。
而你和大多数的职场新人的问题在于哪里?你没有才,还把不忠诚写在脸上。
大部分人的问题,不是不会表忠心,是你一点也不忠心,是你发自内心地不忠诚,你把老板和团队当成提升你能力的工具,你只想要老板的资源,学他的技能。
但是凭什么?
这是他最核心的东西,在你们建立足够的信任以前,他一定不会给你。
我知道,你会说,李莲英是奸佞,是奸臣,是迟早会不忠诚的。
是的,有这种可能,而且概率极高,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不是「李莲英」们是奸佞,是只有「李莲英」们才可以成为奸佞,才可以不忠诚。因为大部分人既不愿意输出忠诚,也没有机会获得才干。
大部分人在干什么?在打螺丝。
一个打螺丝的,怎么不忠诚?你的不忠诚,无非就是上班摸点鱼。
而你所鄙视的李莲英们为老板做了什么?输出了秩序,提高了效率。
他不用这样的人他用谁?
这就是「宁用李莲英,不用小透明」的道理。
你过去的三观,全是弱者的三观,你要想混得好,先自毁三观。
END
推荐阅读
考公 熟悉 专家
主动 耐烦 会玩
自肥 外卷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