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小满,人生圆满



 
奥迪文案的事,问题在于抄袭吗?
 
不是。
 
奥迪文案的根本问题,是大部分人配不上自己的工作。
 
文案抄袭,是一个什么画面?是奥迪市场部门找到了某知名广告公司,广告公司内部又是比稿,又是头脑风暴,创意总监们针锋相对唇枪舌战,最后把工作给两个大三来刷经验的实习生,于是又是一番唇枪舌战、针锋相对,甲方奥迪反复打回来,要求修改,乙方广告公司又是灯火通明、连夜奋战,连着一两个月下来,最后甲方高管改了两个字、3个逗号,调整了一下行间距:
 
还是用第一版吧。
 
然后市场部和乙方广告公司撒花,该晋升的晋升,该嘉奖的嘉奖。

奥迪小满的剧本唯一与上述剧情不符的就是,被发现抄袭了,如果不被发现抄袭,这个故事会无数次上演。
 
我相信所有老板看到奥迪小满文案事件,都感到肝颤儿,心疼地在滴血,公司看起来设计精巧的架构,井然有序的流程,都是一坨shit。
 

 
为什么要996?
 
以前都在讨伐资本,讨伐老板,集体控诉资方压榨。
 
奥迪小满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大部分员工在摸鱼,在糊弄事。
 
真相就是大部分人在上班的时候,都在摸鱼,只有下班了才真正能开始做一点工作,而且通常到执行层,就是CTRL+C,CTRL+V,三个键能解决所有工作问题。
 
这样的薪水应该给多少,反正2000月薪肯定是高了。
 
就这样的工作能力,给甲方报价应该报什么价格?
 
甲方也是要面子的啊,必须要反复折腾,必须凌晨2点一个电话,凌晨4点还在发微信。
 
人家甲方也是有理由的啊,因为就怕你CTRL+C,流程设计最开始是为了高精尖,现在光是防止CTRL+C都已经防不住了。
 
这些无效工作,充斥了职场的90%,但是没有这些流程还不行,只有有这些流程在,才可以确定还有人在工作。
 
那价格能给高吗?必须不能,必须无限压低价格。
 
奥迪小满这种事看到了,赚钱不赚钱已经不重要了,光是收拾烂摊子,已经筋疲力尽了。
 
这是甲方的现状,也是乙方的常态,这不是汽车行业或者广告行业一家的事,这是几乎所有行业都存在的问题。
 
结果就是继续卷呗,价格继续压低,人员成本(能力)继续控制,996还不行,必须007。
 
最后没有多少人能拿高薪,但是普遍有高薪员工的劳动时间。
 
我曾经在《薪水密码:月薪5000和年薪百万的差距在哪里?》中说过,高薪的人真的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没有那么多?说白了吧,钱已经付过了,钱全部付冗余费和风险损失费了。
 

 
众所周知,升值计是一个有关人生和财富的公号。
 
大升子以前说过,一个真相是,世界上90%的工作是狗屎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痛恨工作的原因,但是今天说另一面的真相,90%的人,同样也对不起自己的工作,即使这个工作是个狗屎工作。
 
这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没有在创造价值,只是在伪装创造价值。
 
至于大多数公司为什么还能够存在,是因为既不是一个公司的底层养育了公司,也不是高层养育了公司,只是恰好有一些比较能干的人,在被狗屎工作包围的同时,还能创造价值,暂时还能够维持正常的秩序,这个人,可能是公司的老板,也可能是那些精英员工。
 
而职场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南郭先生,都在滥竽充数,10%的人吹奏了100%的声音,90%的人都在对口型。
 
这不是国内这样,日本也这样,当年日本经济奇迹,美国人也是如临大敌,各个媒体经常发各种鸡汤文章和段子,大概意思都是,日本人迟早要买下美国,美国要反思,我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不能再这么懒惰下去了。
 
后来才发现,日本的工作时长确实厉害,但是大部分也都在磨洋工泡时间。
 

 
我2020年跨年的演讲主题是《动荡不安的火焰》,职场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演员。
 
同理可知,大部分的公司也都是草台班子。
 
所谓的精益管理、专业服务,不要多想,大部分都是一个幻象,徒有其名。
 
其实说到底,所有管理者的事都是两件事:
 
1. 让能创造价值的员工干活
2. 淘汰不能创造价值的员工
如果再加一条,就是分清以上两点,说白了,还是我去年一直强调的,轻盈,要让自己的团队轻盈起来。
 
但是,很多老板的困境是,就是淘汰掉了不能创造价值的员工,找到的依旧是南郭先生,搭建的依旧是草台班子。
 
这就是当前职场的现状,很多年轻人都在抱怨,没有好工作,同样,很多老板也都在抱怨,求贤若渴,没有好员工。
 
一边是就业不足,一边是人才不足,人力并没有形成红利。
 
在现在这个特殊时刻,所有人都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在哪里?自己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必须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让自己轻盈起来。不仅仅是组织要轻盈,个体也要轻盈,没有人可以永远做南郭先生,没有谁可以靠CTRL+C和CTRL+V三个键混一辈子。
END
推荐阅读
考公         熟悉         专家
主动         耐烦         会玩
自肥         外卷         智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