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10个前端小知识


每天10个前端小知识 <Day 8>
前端面试基础知识题
1. Javascript中如何实现函数缓存?函数缓存有哪些应用场景?
函数缓存,就是将函数运算过的结果进行缓存。本质上就是用空间(缓存存储)换时间(计算过程), 常用于缓存数据计算结果和缓存对象。缓存只是一个临时的数据存储,它保存数据,以便将来对该数据的请求能够更快地得到处理。
实现函数缓存主要依靠闭包、柯里化、高阶函数,这里再简单复习下:
闭包
闭包可以理解成,函数 + 函数体内可访问的变量总和
(function() {    var a = 1;    function add() {        const b = 2        let sum = b + a        console.log(sum); // 3    }    add()})()
add 函数本身,以及其内部可访问的变量,即 a = 1 ,这两个组合在⼀起就形成了闭包
柯里化
把接受多个参数的函数转换成接受一个单一参数的函数
// 非函数柯里化var add = function (x,y) {    return x+y;}add(3,4) //7// 函数柯里化var add2 = function (x) {    //**返回函数**    return function (y) {        return x+y;    }}add2(3)(4) //7
将一个二元函数拆分成两个一元函数
高阶函数
通过接收其他函数作为参数或返回其他函数的函数
function foo(){  var a = 2;  function bar() {    console.log(a);  }  return bar;}var baz = foo();baz();//2
函数 foo 如何返回另一个函数 bar,baz 现在持有对 foo 中定义的bar 函数的引用。由于闭包特性,a的值能够得到。
下面再看看如何实现函数缓存,实现原理也很简单,把参数和对应的结果数据存在一个对象中,调用时判断参数对应的数据是否存在,存在就返回对应的结果数据,否则就返回计算结果
const memoize = function (func, content) {  let cache = Object.create(null)  content = content || this  return (...key) => {    if (!cache[key]) {      cache[key] = func.apply(content, key)    }    return cache[key]  }}
调用方式也很简单
const calc = memoize(add);const num1 = calc(100,200)const num2 = calc(100,200) // 缓存得到的结果
过程分析:
在当前函数作用域定义了一个空对象,用于缓存运行结果
运用柯里化返回一个函数,返回的函数由于闭包特性,可以访问到cache
然后判断输入参数是不是在cache的中。如果已经存在,直接返回cache的内容,如果没有存在,使用函数func对输入参数求值,然后把结果存储在cache中
应用场景
虽然使用缓存效率是非常高的,但并不是所有场景都适用,因此千万不要极端的将所有函数都添加缓存
以下几种情况下,适合使用缓存:
对于昂贵的函数调用,执行复杂计算的函数
对于具有有限且高度重复输入范围的函数
对于具有重复输入值的递归函数
对于纯函数,即每次使用特定输入调用时返回相同输出的函数
2. 说说 JavaScript 中内存泄漏有哪几种情况?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在计算机科学中,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程序未能释放已经不再使用的内存。并非指内存在物理上的消失,而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设计错误,导致在释放该段内存之前就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从而造成了内存的浪费。程序的运行需要内存。只要程序提出要求,操作系统或者运行时就必须供给内存。对于持续运行的服务进程,必须及时释放不再用到的内存。否则,内存占用越来越高,轻则影响系统性能,重则导致进程崩溃。
垃圾回收机制
Javascript 具有自动垃圾回收机制(GC:Garbage Collecation),也就是说,执行环境会负责管理代码执行过程中使用的内存。原理:垃圾收集器会定期(周期性)找出那些不在继续使用的变量,然后释放其内存
通常情况下有两种实现方式:
标记清除
引用计数
标记清除
JavaScript最常用的垃圾收回机制
当变量进入执行环境是,就标记这个变量为“进入环境“。进入环境的变量所占用的内存就不能释放,当变量离开环境时,则将其标记为“离开环境“。垃圾回收程序运行的时候,会标记内存中存储的所有变量。然后,它会将所有在上下文中的变量,以及被在上下文中的变量引用的变量的标记去掉。在此之后再被加上标记的变量就是待删除的了,原因是任何在上下文中的变量都访问不到它们了。随后垃圾回收程序做一次内存清理,销毁带标记的所有值并收回它们的内存。举个例子:
var m = 0,n = 19 // 把 m,n,add() 标记为进入环境。add(m, n) // 把 a, b, c标记为进入环境。console.log(n) // a,b,c标记为离开环境,等待垃圾回收。function add(a, b) {  a++  var c = a + b  return c}
引用计数
语言引擎有一张"引用表",保存了内存里面所有的资源(通常是各种值)的引用次数。如果一个值的引用次数是0,就表示这个值不再用到了,因此可以将这块内存释放。如果一个值不再需要了,引用数却不为0,垃圾回收机制无法释放这块内存,从而导致内存泄漏。
const arr = [1, 2, 3, 4];console.log('hello world');
上面代码中,数组[1, 2, 3, 4]是一个值,会占用内存。变量arr是仅有的对这个值的引用,因此引用次数为1。尽管后面的代码没有用到arr,它还是会持续占用内存
如果需要这块内存被垃圾回收机制释放,只需要设置如下:
1arr = null
通过设置arr为null,就解除了对数组[1,2,3,4]的引用,引用次数变为 0,就被垃圾回收了
小结
有了垃圾回收机制,不代表不用关注内存泄露。那些很占空间的值,一旦不再用到,需要检查是否还存在对它们的引用。如果是的话,就必须手动解除引用
常见内存泄露情况
意外的全局变量
function foo(arg) {    bar = "this is a hidden global variable";}
另一种意外的全局变量可能由 this 创建:
function foo() {    this.variable = "potential accidental global";}// foo 调用自己,this 指向了全局对象(window)foo();
上述使用严格模式,可以避免意外的全局变量
定时器也常会造成内存泄露
var someResource = getData();setInterval(function() {    var 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Node');    if(node) {        // 处理 node 和 someResource        node.innerHTML = JSON.stringify(someResource));    }}, 1000);
如果id为Node的元素从DOM中移除,该定时器仍会存在,同时,因为回调函数中包含对someResource的引用,定时器外面的someResource也不会被释放。包括我们之前所说的闭包,维持函数内局部变量,使其得不到释放
function bindEvent() {  var obj = document.createElement('XXX');  var unused = function () {    console.log(obj, '闭包内引用obj obj不会被释放');  };  obj = null; // 解决方法}
没有清理对DOM元素的引用同样造成内存泄露
const ref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efA');document.body.removeChild(refA); // dom删除了console.log(refA, 'refA'); // 但是还存在引用能console出整个div 没有被回收refA = null;console.log(refA, 'refA'); // 解除引用
包括使用事件监听addEventListener监听的时候,在不监听的情况下使用removeEventListener取消对事件监听
3. 说说你对BOM的理解,以及常见的BOM对象有哪些?
BOM (Browser Object Model),浏览器对象模型,提供了独立于内容与浏览器窗口进行交互的对象
其作用就是跟浏览器做一些交互效果,比如如何进行页面的后退,前进,刷新,浏览器的窗口发生变化,滚动条的滚动,以及获取客户的一些信息如:浏览器品牌版本,屏幕分辨率
浏览器的全部内容可以看成DOM,整个浏览器可以看成BOM。区别如下:

Bom的核心对象是window,它表示浏览器的一个实例
在浏览器中,window对象有双重角色,即是浏览器窗口的一个接口,又是全局对象
因此所有在全局作用域中声明的变量、函数都会变成window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483e37bb-b761-4231-82e8-4f6345a6df78?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bom)
4. 谈谈对 this 对象的理解
函数的 this 关键字在 JavaScript 中的表现略有不同,此外,在严格模式和非严格模式之间也会有一些差别。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函数的调用方式决定了 this 的值(运行时绑定)。this 关键字是函数运行时自动生成的一个内部对象,只能在函数内部使用,总指向调用它的对象。
绑定规则
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this有不同的值,主要分为下面几种情况:默认绑定,隐式绑定,new绑定,显示绑定。
箭头函数
在 ES6 的语法中还提供了箭头函语法,让我们在代码书写时就能确定 this 的指向(编译时绑定)
优先级
new绑定优先级 > 显示绑定优先级 > 隐式绑定优先级 > 默认绑定优先级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fe97f51f-1d7d-49b7-acd2-83f345014633?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this 对象)
5. 什么是作用域链?
作用域,即变量(变量作用域又称上下文)和函数生效(能被访问)的区域或集合。换句话说,作用域决定了代码区块中变量和其他资源的可见性。我们一般将作用域分成:
全局作用域
任何不在函数中或是大括号中声明的变量,都是在全局作用域下,全局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可以在程序的任意位置访问
函数作用域
函数作用域也叫局部作用域,如果一个变量是在函数内部声明的它就在一个函数作用域下面。这些变量只能在函数内部访问,不能在函数以外去访问
块级作用域
ES6引入了let和const关键字,和var关键字不同,在大括号中使用let和const声明的变量存在于块级作用域中。在大括号之外不能访问这些变量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fa224d36-147a-4251-8033-dc1462e9527e?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作用域)
6. 谈谈 Javascript 中的类型转换机制
常见的类型转换有:
强制转换(显示转换)
自动转换(隐式转换)
显示转换
显示转换,即我们很清楚可以看到这里发生了类型的转变,常见的方法有:
Number()
parseInt()
String()
Boolean()
隐式转换
在隐式转换中,我们可能最大的疑惑是 :何时发生隐式转换?
我们这里可以归纳为两种情况发生隐式转换的场景:
比较运算(==、!=、>、<)、if、while需要布尔值地方
算术运算(+、-、*、/、%)
除了上面的场景,还要求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不是同一类型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5eb78861-d964-4825-8531-316eca1df596?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转换机制)
7. ES6中新增的Set、Map两种数据结构怎么理解?
如果要用一句来描述,我们可以说
Set是一种叫做集合的数据结构,Map是一种叫做字典的数据结构
什么是集合?什么又是字典?
集合
是由一堆无序的、相关联的,且不重复的内存结构【数学中称为元素】组成的组合
字典
是一些元素的集合。每个元素有一个称作key 的域,不同元素的key 各不相同
区别
共同点:集合、字典都可以存储不重复的值
不同点:集合是以[值,值]的形式存储元素,字典是以[键,值]的形式存储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4232c372-316f-4a53-99b9-6d9299b7e91f?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的set)
8. 如何确保你的构造函数只能被new调用,而不能被普通调用?
JavaScript 中的函数一般有两种使用方式:
当作构造函数使用: new Func()
当作普通函数使用: Func()
但 JavaScript 内部并没有区分两者的方式,我们人为规定构造函数名首字母要大写作为区分。也就是说,构造函数被当成普通函数调用不会有报错提示。
三种方法限制构造函数只能被 new 调用的方案
借助 instanceof 和 new 绑定的原理,适用于低版本浏览器
借助 new.target 属性,可与 class 配合定义抽象类
面向对象编程使用 ES6 class——最佳方案
具体描述请点击此链接(https://fe.ecool.fun/topic/2572a1d9-4018-49c3-9934-1fe1be0889b2?orderBy=updateTime&order=desc&titleKey=调用)
9. forEach中return有效果吗?如何中断forEach循环?
在forEach中用return不会返回,函数会继续执行。中断方法:使用try监视代码块,在需要中断的地方抛出异常。官方推荐方法(替换方法):用every和some替代forEach函数。every在碰到return false的时候,中止循环。some在碰到return true的时候,中止循环。
10. 改造下面的代码,让它输出1,2,3,4,5
利用IIFE(立即执行函数表达式)当每次for循环时,把此时的i变量传递到定时器中
for(var i = 1;i <= 5;i++){  (function(j){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j)    }, 0)  })(i)}
给定时器传入第三个参数, 作为timer函数的第一个函数参数
for(var i=1;i<=5;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j){   console.log(j)  }, 0, i)}
使用ES6中的let
for(let i = 1; i <= 5; i++){  setTimeout(function timer(){   console.log(i)  },0)}
let使JS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让JS有函数作用域变为了块级作用域,用let后作用域链不复存在。
文章出自:https://juejin.cn/post/7130554513575903268
作者:马祎繁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