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渴望温暖的灵魂
都爱上了这杯茶
题图:《九品芝麻官》
各位外企人,先别急着开杠,让我先跟你们分享一件小事。
因为孩子总说有点看不清黑板,所以上周末我跟老婆带孩子去了医院检查。
医院的新大楼挺气派,医生大概看了一下,就让我们先去另外一个地方验光。
找了半天终于找到验光的房间,房门紧闭,门上贴着一张A4纸,写着“请在门口等待”,我们想当然地认为里面有人正在检查,于是开始在门口傻等。
谁知这一等就是十多分钟,我想验个光不至于这么久吧,又不好意思敲门催,毕竟人家都告诉我们“在门口等待”了。
就在我们呆在门口百无聊赖的时候,一位大姐带着孩子风风火火地闯了过来,对着我劈头盖脸就是一句:这是验光的地方吗?
我点点头。
大姐“砰”地一声推开门,大声喊道,医生,我要验光。
我伸长脖子朝里面瞅了一眼,发现里面根本没人在验光,有两个医生正在捣鼓仪器。
于是我们排在大姐后面,不到一会就验完了。
验的时候我问医生,你们怎么关上门了呢?里面又没人。
医生没什么表示,只是随口说,大概风吹的吧。
事后我跟老婆review了整个过程,究竟是什么在阻止着我们去主动推门一看究竟?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这两个外企中年人过于遵守规则了。
待过外企的都知道,所谓SOP,也就是标准流程的重要性。
不得不说,外企人对流程的遵守已经融化到了血液里。无论什么事情,第一时间想的都是是否合规。
至于这个规则是存在于内网还是手写的贴在门上,甭问那么多,乖乖服从就是了。
对企业来说,这样做是有其必要性的,把每个员工塑造成一个个可替换的标准螺丝钉,企业就无须担心哪个螺丝钉突然不能工作或者失去功能,立刻换一个新的上去就行。
但对个人而言,工作中被SOP保护的太好,忘记了自己也能做主,就会像我一样,分分钟被生活重新教育。
当然,如果只是在门口多等了十几分钟而已,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万一入戏太深,把外企这套流程崇拜当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适真理,在日常生活中也生搬硬套,这就得了很多人口中的所谓“大企业病”。
前几年我有两个朋友,拉我去江西考察,说那里的茶油非常好,比花生油更健康。
他们给我看项目的商业计划,精美的PPT足足有几十页,从茶油的成分说起,不光含有茶多酚,而且有着黄金比例的油酸亚麻酸,功效上除了更适合东方人烹饪,还能去除妊娠纹,预防新生儿湿疹,历史上慈禧太后都用来洗头护发,经过缜密的市场调研,这将是一片广阔的蓝海云云。
我被撩的颇为心动,有心入伙大干一场。
考察过程也挺顺利,我们和当地的代工厂相谈甚欢,朋友张口闭口都是众筹,新动能,万众创新这类热词,工厂领导称赞我们不愧是外企大公司出来的境界就是不一般。
最后定下了他们负责生产,我们负责销售的大方向。
谁知就在回程的火车上,出问题了。
憧憬了一番美好的未来后,一个人突然提出,咱们三个确认一下将来的汇报关系吧。
随即我们陷入了激烈的争论,是两个人都汇报给一个人?还是逐级汇报搞出两个汇报层级?什么样的紧急问题可以允许越级汇报?组织架构是要扁平化,还是垂直化?
一点不夸张,我们真的认真聊了很久,最后总算得出了一致意见:
就这么几个人的小团队,有事商量着来不就得了。
咱们身上这大企业病,得治啊。
其实我们几个的病症还好,无非是决策效率低下些,但另外一种病就有些麻烦了,那就是外企人的富贵病。
汽车圈都知道之前有个造车新势力企业叫X腾,搞出了一辆车里有着48寸大屏幕的新能源SUV,看着极其拉风,非常符合这家公司的特点:浮夸。
比如他们在上海高大上的来福士广场租了整整一层作办公区域,200多人一年能吃掉5000多万元的零食,员工的名片都1000多一盒。
一句话就是怎么烧包怎么来。
而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员工出差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内部实行柔性化管理,工作节奏缓慢,到点就下班,该喝酒喝酒,该度假度假。
有员工回忆,一次周五下午,大家都在工作,美国老板过来问为什么还在上班,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开啤酒party吗?然后他就带着大伙儿去酒吧happy了。
我估计很多人看到这里会大喊,这不就是我梦想的工作吗?钱多事少,老板不吵,多好的公司啊!
是的,就在这个月1号,X腾宣布中国内地业务暂停运营,并且已经拖欠员工工资总额达9000万元。
人们这才发现,之前广泛宣传的来自各大知名外企的豪华管理团队反而成了X腾的负面因素,因为他们很难真正放下高贵的姿态,去践行苦哈哈的“创业精神”。
一句话,外企人的富贵病搞死了创业公司。
可能你会说,我追求舒服的工作天经地义,公司倒了跟我有啥关系,大不了再换一家外企就是。
话是没错,我只是觉得,咱说到底就是个打工的,如果因为自己在外企上班就高人一等,恐怕又犯了幼稚病。
举个简单的例子。
在外企不管老外是多大的领导,你都是可以直呼其名的,不像国企民企,姓后面要带着职位,万一叫错了说不定还会酿成职场危机。
典型的就是马斯克上次来上海,model 3大卖,老马兴奋地在台上大跳尬舞。
大家都在围观看热闹,我却注意到场上的女主持人,一口一个伊隆叫着可亲热了,她可没叫什么马总。
你看,是不是很平等?
问题在于这种事笑笑就行了,竟然真的有人拿着这种所谓的公平来要求别人。
我一个朋友在小学当班主任,一天班上一个小朋友跟另外的小朋友闹别扭,踢了对方一脚,遭到了外教的严厉批评。
结果踢人的小朋友爸爸各种不接受,跑到学校指着我朋友鼻子说,他是一直在外企工作的,外企最看重的就是公平。
所以凭什么只有他家的被批评?必须两个小朋友都被批评。
朋友气到绝倒,真想反问他,真公平的话,同样一个职位,你和老外有公平竞争的基础吗?
说到底,曾经因为历史的进程,外企享受了很多超国民待遇,外企人也跟着滋生了不少的优越感。但现在时代变了,外企人头上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光环,在外企上班也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
外企人们还是谨慎一些,别总给自己加戏了吧。
可能上面那些症状你都没有,但我还是强烈推荐你看看下面这个视频,虽然时间不到一分钟,可TA那不屑的眼神,瞬间转变的表情管理,浑身上下的微动作都说明着,做个蛇精病才是每个外企人的日常吧!
哈哈。
外企35岁以上的中年人都去哪了?后台发送关键词“废掉”查看。
作者:秋日么么茶
一枚文艺的理工中年男
愿和您一起理性地看待世界
在人生的道路上彼此拥抱取暖
- 欢迎关注公众号: 秋日么么茶 (ID: lovemmtea)-
您可能还会喜欢以下文章,请点击:
不好意思,我们外企的就是这个德行啊
我用十年时间,认清了外企这十大谎言
北上广白领的终极宿命,成为4050人员
这是我的个人微信
想和我聊聊的请添加
微信号 : mmtea2019
很多这里不方便说的话,我发到了自己的知识星球里,欢迎免费关注!
我追逐自己的思绪
犹如孩子追逐蝴蝶
长按二维码关注茶叔
公众号的信息流又又又改版了
为了避免失联
麻烦大家给我星标一下
再随手点个“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