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胎后4天怒减8斤逆袭预定热搜!可她脖子上的大片血红是啥…


⭐姐妹们记得星标一姐⭐
每晚优先收到推送哦!

仙女萌晚上好,一姐来咯~
最近一姐在微博上刷到了拳王邹市明的妻子冉莹颖的状态。

38岁的颖姐在社交平台上,官宣自己开始刷脂减肥了,励志减掉20斤肉肉。

甚至发博的第一天,就连刘教练都过来检查作业了

不过让一姐真正感觉佩服的是,颖姐的这波操作可真就不是嘴上说说。
就连下雨也阻挡不了她运动减脂的决心 

不少观察仔细的网友,发现了颖姐脖子下面红彤彤的一片,并表示担心


发现是刮痧印后,不少网友都劝她注意保暖

当然评论区里更多的网友则是对她这种,说做就做风雨无阻的自制力感到佩服

虽然一姐一向不建议姐妹们把减体重多少作为自己主要目标。
但是颖姐风雨无阻的坚持和自律还是非常值得姐妹去学习的。

话说越来越多的姐妹都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运动,希望可以达到更好的燃脂效果,让身体拥有更好的线条感。
不过一姐却发现居然不少姐妹在运动的过程中都花费了太多的时间,但是却并没有达到最好的效果。

so,今天一姐就给大家扒一扒99%的姐妹都没有注意过的「有效运动燃脂」的三个细节。

被99%姐妹忽略的
「有效运动燃脂」三个细节
一姐发现绝大多数姐妹判断减脂效果好不好,更多的还是通过一些表像原因。
比如说到有效运动燃脂,相信不少姐妹脑海中已经浮现出自己暴汗的运动画面了。

讲真,一姐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汗水是脂肪的眼泪」成为了不少姐妹对燃脂的误解。
要知道水大约占我们身体重量的70%-75%,因此短时间内急速大量出汗确实能导致体重减轻。
但事实上,汗水的成分99%都是水......

所以对于运动燃脂来说,汗流的再多也不能代表消耗的脂肪多。
事实上,姐妹们对于有效运动燃脂的判断,一定不能只观察表象。
因为真正可以评定运动燃脂效果的,往往都是你运动过程中没注意的细节。
1、运动频率
针对运动频率对燃脂效果的影响,一姐也在外网上查到了相关研究的对照实验 

△文献来源《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01 Nov 2009, 23(8):2377-2380
这个实验为期两个月,研究人员通过筛选后招募了90名22-74岁的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的志愿者。
并将志愿者根据运动频率分成了a、b、c一共3组,每次的运动时间都为30分钟。
a组每周运动频率低于两次,b组每周运动频率为3-4次,c组的运动频率为5次以上。

△运动为有氧跑,实验全程控制了饮食的变量,保证志愿者实验前后的饮食热量一致~
实验的结果相信姐妹们都能猜到,两个月后减脂效果是运动频率最高的c组最好。
不过c组中有三分之一的志愿者都没有完成实验,而且剩下的20人中有2人还出现了伤病问题。
反观每周训练3-4次的b组,减脂效率和c组也差距不大,但是全员完成了实验。

△a组的效果最差,体脂和实验前的变化极其细微。
所以从这个实验来看,其实姐妹们每周保持3-4次的运动频率是最理想的。
因为这种运动频率既保证了运动后肌肉的休息恢复,又能够让姐妹们保持对运动产生兴趣。

不过对于已经养成运动习惯的姐妹来说,也不必墨守成规。
只要避免运动过量,在每次训练都能保证良好的训练状态。
那么每周训练个5-6次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2、运动时长
相信不少姐妹都会觉得,我们在运动中是先消耗糖原,然后才消耗脂肪的。
于是很多人都会在脑海中固执的认为,运动只有坚持到30分钟以上才会开始燃烧脂肪。

但实际上,我们的身体在进行有氧氧化供能时,供能物质糖、蛋白质和脂肪都是以混合方式工作的。
换句话说,只要开始运动就会消耗脂肪! 

一姐也查了不少文献资料,发现运动时间的长短确实和脂肪的消耗的多少直接挂钩。

△文献来源  DOI:10.5370/KIEE.2012.61.9.1340
比如每次跑10分钟,即使跑三次,减脂效率也会远低于1次坚持跑30分钟。
因为研究发现,当跑步30分钟后,有氧氧化系统中的脂肪供能会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但并不是说没到30分钟脂肪就不供能,也不是说今天只跑步了10分钟,减肥就完全没有效果了。
只是说跑10分钟的运动量,其中脂肪参与和供能的比例较少。
在跑30分钟以后,脂肪供能的比例会增加,会让减脂更有效率。

不过姐妹们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天运动时间过短不仅效率低,还容易产生消极心理。
今天20分钟、明天15分钟、后天就变成了10分钟......
最后仔细算算还不如运动后洗澡的时间长,慢慢的就变成了无效运动。

虽然一般来说,运动一次的时间越长,脂肪在所消耗能量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
但一姐也不建议姐妹们通过疯狂的增加时长来达到减脂目的。
因为有效减脂除了时间的长短,运动强度也是决定性因素。

3、运动强度
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在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里也能让我们躺着减脂,这也是一姐之前科普过的「躺瘦效应」。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在一项研究中,就曾让31位健康女性在一个月中测试了多组30分钟的高强度训练。

△文献来源《Sports Sciences》,Pages 1247-1264 | Accepted 21 Dec 2005
训练后研究人员持续的监控她们的燃脂情况。
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在训练后的两天内平均多燃烧了约800大卡的热量。
要知道,这可比她们在实验中30分钟高强度训练的消耗还要大。

看到这里,相信有不少姐妹想知道该如何规定自己的运动强度了。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姐妹来说,都可以通过燃脂心率来把控自己的运动强度。
一般最理想的燃脂心率是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的区间内,燃脂效果也会更好。

下面一姐以永远18岁的自己为例,姐妹们也可以对号入座算一算自己的燃脂心率区间~
燃脂心率区间的
计算步骤
⭐一姐年龄:18,正常心率:65
最大心率=220-年龄=220-18=202
储备心率=最大心率-正常心率=202-65=137
⭐燃脂最低心率=储备心率×60%+正常心率≈147
⭐燃脂最高心率=储备心率×80%+正常心率≈175
也就是说,如果一姐做有氧运动,心率要维持在144-170之间,且达到20分钟以上,才可以达到最好的燃脂效果哦。

话说之前一姐一在文章中提到减脂后台的姐妹们就活跃得像过年,一姐也整理了大家对于运动燃脂的小疑问top3。
废话不多说,姐妹们推车自取吧~
⭐1、先有氧训练还是先力量训练?
由于有氧运动会「降低肌糖原储备+吞噬掉你的力量」,所以在后面的力量训练中会出现训练状态变差的情况。
所以一姐建议姐妹们先进行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后的20分钟内进行适当强度的有氧训练。
当然,对于之前很少运动或几乎不动的姐妹,一姐更建议你先从纯粹的有氧开始训练。
⭐2、空腹有氧会不会刷脂更快?
一姐先说结论吧,空腹有氧和不空腹有氧,在脂肪消耗上没啥太大区别。
和非空腹相比,空腹有氧消耗脂肪的效果总的来说不占上风,因为这种方法只是提高了运动当时的脂肪分解效率。
也换句话说,空腹有氧虽然单次消耗的脂肪很多,但是在运动之后的一整天时间里,身体中的调节机制就会发挥作用,此后的脂肪供能比例将会下降。
有另外一个科学家还专门针对空腹有氧和非空腹有氧进行了RER(呼吸交换率)的实验。

研究发现,‍‍‍‍‍‍‍‍‍‍‍‍‍‍‍‍‍‍运动24小时后,非空腹组的总体燃脂效果居然直接碾压空腹组。‍‍‍‍‍‍‍‍‍‍‍‍‍‍‍‍‍‍
⭐3、什么运动对内脏脂肪的效果最好?
其实想通过运动减掉内脏脂肪,主要还是和选择运动的强度直接相关。
2013年有一项实验,针对852人最终通过15项研究的分析,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运动在不节食的情况下内脏脂肪减少的多少。

△文献来自,Published online 2013 Feb 8.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6415
最终科学家们发现,进行适度且较高强度的运动,对内脏脂肪的减少是最为有效的。
所以对于有「内脏脂肪型小肚子」的姐妹来说,HIIT可以做起来了。
话说最近在后台和评论区,有不少姐妹都对运动过程中如何才算「收紧核心」感觉疑惑。

其实收紧核心作为一个非常基础的动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就连不少有多年训练基础的姐妹都一直在做错。
因为「收紧核心≠收紧腹部肌群」......
针对「收紧核心的细节」一姐也根据最近训练中的新发现进行了独家的总结,能让你的马甲线显型速度至少提升一倍。
感兴趣的姐妹可以在右下角给一姐点个赞,点赞超过600的话,一姐就火速安排!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