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房君看了一部日剧,讲述的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年轻女孩,因为不想在医院里等死,而在濑户内海一家叫做“狮子之家”的临终安养院度过余生的故事。
这家安养院,里面住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些和女主一样,身患绝症、时日不多的人。
他们来到这儿,为的就是能毫无遗憾、体面又快乐地画上生命的句号。
在“狮子之家”里,看不到一丝迟暮之气,和要同这个世界告别的悲伤。
院长和员工,带着客人们一起安静、快乐地生活在这座明亮又舒适的别墅里。
虽然大家都在做着各自的事情,但每个星期都会有一些活动可以参加,若是有人离世,还会举行名叫“狮子家的点心日”的活动——
大家一起品尝这个人生前最喜欢的食物,然后读他留下来的信。
若是对标到现实生活中,“狮子之家”的模式,就有些像现在更人性化、更舒适的养老院。
而住在里面的人,也很像是找了个风景宜人的地方,抱团养老的老伙计们。
可是,像“狮子之家”一样,值得信任、没有迟暮感、且房间装修鲜活且舒适的养老院,真的存在吗?
房君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样的养老院虽然不算多,但却是真实存在的。
在荷兰鹿特丹,有一个灯火通明的老年公寓,光从建筑外表看,它已经足够吸引人前来拍照打卡了。
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即将退休的嬉皮士一代:“岁月侵蚀不了我们灵魂里的酷。”
更难得的是,这座老年公寓是表里如一的。
大胆跳脱的设计感,和缤纷绚丽的色彩搭配,让它从里到外,都显得很“不服老”且朋克至极,很适合爱热闹的社牛老人。
还有瑞典的Norra Vram养老院。
它的前身是一座19世纪末的大宅子,重新装修后,扩建了整整2500平方米,橘色的外墙与北欧的清冷感形成强烈对比,像极了冬日里的一抹暖阳。
除了外观好看,它的内部装修也很考究。
宽阔的院子和长长的露台,让每个住在这里的老人,都能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散步或发呆。
内部空间也充满了鲜活的气息。
干净的白墙搭配原木色地板和黄色系家具,辅以绿色稍加点缀,一点儿沉闷、压抑之感都没有。
且不说和老伙计约个饭、打个牌,每天光是坐在这里,就能拥有好心情。
若是想要自己安静的看会儿书,也有能不被人打扰的空间。
但要说最特殊的,当属丹麦一所应用“姑息疗法”的老年护理中心。
它的位置很好,坐落于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以看到丹麦最大的港口之一奥斯湖湾。
为了给生了病的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临终时光,让他们有尊严地和世界告别,护理中心的内部空间设计极具人性化。
接待区、花园、中庭、休息室、冥想室、病房,每个空间都温馨而明亮。
每个卧室都有大阳台和大落地窗,视野极其开阔,可以看到种着橄榄树、葡萄藤、月桂树等异国植物的花园。
你看,其实养老院并非就是灰暗破败的房子,和沉闷的生活,那些用心的“反套路设计”,都能给老年时光,镀上一层温暖的色彩。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这样能够真正好好享受老年生活的养老院,在国内也逐渐多了起来。
杭州滨江区,有一个拥有着美丽名字的养老院——「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它虽然外表看上去没什么特别的,却因为一则招募信息火了。
“大学毕业不超过7年,在滨江区工作,且在杭州8城区无住房,就能以每月300元的价格,入住租金在2000左右的南向房间。唯一的要求,是每月服务老人不少于20小时,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陪伴和教学。”
几十个人参加了面试,最后只有十四个人如愿入选,他们大多是在杭州打拼的90后,最小的只有22岁。
一个叫杨云海的年轻人,原本和朋友在距养老院40分钟车程的小区开画室,搬进养老院后,他很快就开了老年绘画班,专门教爷爷奶奶们画画和书法。
来自萧山的女孩王婕,喜欢带老人们到活动室打球,还教他们使用微信,然后拍下他们开怀大笑的照片,发给各自的子女。
当然,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的爱和帮助,是相互的。
一个叫单婷婷的女孩,在这里教老人学英语。
有一次她看到一位87岁的老人写的一幅字:“来不及认真年轻,只能选择认真老去。”
这幅字带给她很大的震撼,也让她意识到自己虽然在教老人知识,却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更多,比如年轻时就认真年轻,然后优雅从容地老去。
其实像单婷婷一样,抱着来教老人知识的心态,后来发现其实自己得到更多的年轻人,还有很多。
从事硬件研发设计行业的蔡静茹就是其中之一。
她对时间很焦虑,无论做什么都讲究速度至上,生怕自己被时代淘汰,后来和老人们相处久了,她的想法也改变了:“这里的老人可能二十年后就不再了,而我二十年后还要继续活着。”
意识到自己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消耗后,她开始慢了下来,制定学习计划、自学瑜伽,不求快也不求有多好,只要每天有一点点进步就够了。
自从这群90后入住养老院,老人们脸上时刻都带着笑意,生活也不再沉闷乏味。
一位爷爷说:“现在我每天都盼着天明呢,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对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他说的话,正如这个项目的初衷——
年轻人给老人带来新鲜和快乐,用陪伴赶走孤独,老人则像宠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给这群漂泊在异乡的年轻人温暖感受,和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人生经验。
除了入住养老院,还有年轻人干脆自己直接开设了新型养老院。
生于1997年的樊金霖,还没大学毕业的时候,就做了一个决定——建设一个“与众不同”的养老院。
樊金霖原本学的是播音主持,大三时别的同学都到传媒行业实习,他却跑去了养老院。
在实习过程中,他最真切地感受到了老人们的情绪:时而欢喜,时而寂寞。
于是,在周围人都致力于考研、考公、考教资时,他考取了一大堆与养老有关的证,比如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还完成了老年人能力评估等课程培训,为后来建立养老院,打下了基础。
在一家街道办事处的养老院实践一段时间后,樊金霖带着满满的经验和理论,筹建起了完全按照自己想法设计的养老院。
他引进了无线呼叫器、智能家居等科技设备,从生活硬件上让老人们感受时代的便利。
然后,他又组建了一支由营养师、社工、心理咨询师、医护人员构成的服务团队,还定制了许多棋牌室、玩具室等娱乐空间。
平日里,樊金霖还会带着老人们痛快地“玩儿”,打麻将、打扑克、玩手机、拍摄短视频、扭秧歌、喝奶茶、聊恋爱八卦、蹦迪、打碟……
他将养老院变成了游乐场,意外引来200W粉丝,在线围观他们的日常生活,还纷纷留言:“四十年后入住,现在可以预约吗!”
时间久了,这些老人的生活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乐趣和光亮。
他们逐渐跟上了时代,不仅手机玩得6,还学会了很多网络热词,甚至逐渐忘记了自己正在衰老。
虽然「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和樊金霖的养老院,并没有什么考究的设计感和绝佳的地理位置,但因为有着年轻人的加入,它们反而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
老人们可以和年轻人长时间相处,学到更多适应当下社会的知识与技能,而那些在城市中寂寞打拼的年轻人,也能对“老”这件事,有更多、更深的认知。
或许,这才是新型养老院的最大意义所在——让每个抱团养老的人,都能老有所依、老有所爱、老有所乐,也让每个身处其中的年轻人,能够坦然地面对岁月流逝。
部分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抖音@林烧、微博@梨视频、微博@半月谈
看视频
这个95后,不爱上班爱环保,监督非法捕捞、守护江豚,他是洞庭湖上的“猎人索隆”,耿直憨厚却绝不服输。
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