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对待苏联遗留的符号,就像是小孩过家家


从旅行者的角度,游历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共同现象。
就是它们都会高喊着“去俄罗斯化”的口号,然后在实操中各种灵活。
比如说爱沙尼亚。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世界闻名的“洗肺城市”,很干净,且美女很多。

咱就不说美女了,单说塔林有一座体量很大的洋葱头教堂。
要知道,爱沙尼亚在被并入苏联之前,境内是没有洋葱头教堂的;毕竟洋葱头教堂,是俄罗斯的“土特产”。
那在苏联解体时,独立出来的爱沙尼亚,怎么对待这个“舶来品”呢?
好不容易独立出来了,自然要加大力度保证自己国家的独立性。
所以,有一部分激进的爱沙尼亚人,就高喊着“去俄罗斯化”的口号,要求政府给这座教堂玩一个“定向爆破”。
爱沙尼亚官方心想: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那么大一栋漂亮的建筑,现在是不是咱们的资产?你管它长什么样呢?
所以,官方就一边表态“炸,必须得炸”,一边拖着。
拖到几年,这个问题终于跌出了“热搜”,官方就开始拨款维修,把它当成旅游景点之一。
拿来挣钱,它不香嘛?!

比如说立陶宛。
立陶宛这个国家是波罗的海三国的龙头老大,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两国负责出主意和点赞,立陶宛负责实干,所以大家就会看到立陶宛秀出来的各种神操作。
既然是龙头老大,那立陶宛在“去俄罗斯化”方面,就得成为波罗的海三国的旗帜啊!
所以,立陶宛就成了波罗的海三国中,最敌视俄罗斯的存在。
于是,立陶宛独立之初,就板着脸严肃认真地颁布了一条法律:“立陶宛境内禁止一切苏联符号”!
架不住很多去立陶宛的游客,就想看看苏联在立陶宛的各种痕迹。
这其中就包括老非我。
得挣钱啊!谁跟钱有仇啊?
立陶宛官方想了想,就想出来一个高招。
比如说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有个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基地,大家都很感兴趣是吧?
那立陶宛官方就把它改个名,叫“苏联对立陶宛人所犯罪行”的展示基地。

完美!
这下问题解决了——亲爱的游客们,你们该来就来哈!
架不住游客们看完这个基地,都还想买点纪念品啊!
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出来——游客们看完这个基地,最想买的纪念品,就是苏联的勋章啊、纪念章啊、特色小物件啊之类的东西。
可这妥妥的就是“苏联符号”啊!
怎么办?
这点小问题自然是难不倒立陶宛官方的,人家就在“立陶宛境内禁止一切苏联符号”这条法律后面,加了一句话——“旅游纪念品除外”。
第二次完美!
这下问题解决了——亲爱的游客们,你们该买就买哈!
货不够的话,好像中国有个地方叫义乌来着…..

比如说格鲁吉亚。
要说在“去俄罗斯化”这方面,格鲁吉亚可不仅仅是喊喊口号了,而是直接跟俄罗斯干了一架。
在开战的时间选择上,格鲁吉亚也是动过一番脑筋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普京是在贵宾席上接的电话,才知道两国开打了。
当然,格鲁吉亚那点斤两实在不足挂齿,普京当时都没有离开北京,打着电话指挥了一下,就把对方给收拾干净了。
远比现在挥洒自如啊!
接下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
话说在格鲁吉亚的卡兹别克山区,有一条重要的军事公路,连接着当年的格鲁吉亚和俄罗斯。
而在格鲁吉亚境内,在景色特别拉风的地段,立着一座“格俄友谊纪念碑”。
我去看过,纪念碑设计得很不错,周边风景也特别好。

这可怎么办?
毫无疑问,吃了败仗的格鲁吉亚人当时很火大啊,所以第一时间就决定把它给炸掉!
格鲁吉亚官方心想:打仗打输了,拿这个撒气,岂不是懦弱的表现?
那也得有所动作吧——这个好办,啥也不用动,咱直接改名。
于是,这座纪念碑就从“格俄友谊纪念碑”,改成了“格俄战争纪念碑”。
问题是,这座碑不但啥也没变,而且上面雕塑的画风,依然是两边的人在一起载歌载舞啊……

单从旅行角度而言,我对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国家,以及东欧的前华约国家都很感兴趣,几乎全部走了一遍。
并且在旅行的时候,我很关注它们的历史,以及苏联留给这些国家的印记。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如烹小鲜”,通过以上三个旅行小切片,我发现——难道“治小国如过家家”?
觉得文章可读的话,不妨留一个赞。
旅行只是一个消费品,但却被我们玩成了必需品。
我们以背包客的方式,走过了95个国家。
我们的公众号专注分享旅行见闻与攻略。
坐等你的关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