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官印形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印文由阴易阳,以焊接法制成的印章,是为蟠条印。蟠条印以铜线曲折盘绕而成,线条粗细平均一致,深具古人论书妙喻中“折钗股”圆而有力的线条质感。 史上最早的皇太后金印“天元皇太后玺”正是蟠条印,这枚金印的发现,颇为传奇。
1993年,陕西咸阳陈马村,三个盗墓贼刚从一座大墓中爬了出来,突然,最后一个爬上来的毛贼捂着肚子,对接应他的人说要去上厕所,不曾想,这个盗墓贼走到偏僻处,竟然迅速埋下一块金印。
这个盗墓团伙共四人,埋金印的叫岑某,与岑某一起进墓的两人分别是朱某和赵某,三人是亲戚关系。接应他们三人的叫胡老大,是当地的混混,这座古墓也是胡老大提供的消息。
岑某埋下金印后,故意等了几分钟,才回到原处,抱拳向胡老大连连致歉。
此时,两眼放光的胡老大仍在清理岑某等人带出来的宝贝,根本没空搭理他。
![]()
岑某见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原来,岑某这是欺负胡老大不懂行,按理来说,胡老大作为组织者、地头蛇以及放风之人,理应在岑某等人上来时进行搜身,但胡老大没啥经验,以致让岑某私藏了一块价值最高的金印。
胡老大点好赃物后,对岑某等人勉励了几句,便拿着赃物去售卖,共得赃款50多万元。
万万没想到,几人还没来得及分赃,就被当地警方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当地文物部门马上对这座已经破坏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尽管这座古墓经历过多次被盗,但专家们仍然从这座陵墓中找到了数百件的文物,可见古墓规格之高。
很快,专家发现了两块墓志,一为“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为“周武德皇后志铭”。
![]()
胡老大和岑某等人对偷盗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事供认不讳,由于相互之间口供一致,案子就此结案。最终,胡老大和岑某等人喜提银手链一对。
时间来到1995年,当地警方又抓到了一个叫“耗子“的盗墓贼。
万万没想到,耗子为了减轻罪责,竟然供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曾帮一个叫杜强的人卖过一枚金印,名为“天元皇太后玺”。
而天元皇太后,正是高祖武皇帝的武德皇后!
警方不敢大意,连忙联系当地文物部门,最后得出结论:天元皇太后玺大概率存在。
考古部门还表示,如果“天元皇后玺”真的存在,定然是国宝级的文物,一定要追回来!
追查印玺已刻不容缓,警方连忙布下天罗地网,终于将杜强这个关键人物请到了警局。
让警方意想不到的是,杜强竟一口咬定,从未听说过金印,并扬言如果再进行污蔑,将一头撞死在看守所内。
![]()
警方知道遇到老油子了,转而提审胡老大。结果不言而喻,胡老大压根没见过那枚金印!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一份档案却让警方看到了希望。原来,经过查阅档案,警方发现杜强竟然是岑某的姐夫。
而后,警方开始各个击破,最终岑某顶不住压力,交代了有关天元皇太后玺的所有信息。
原来,天元皇太后玺正是岑某埋下的那块金印,等胡老大走后,岑某等人将金印挖了出来,后交于岑某的姐夫杜强出售,而杜强又找到了中间人耗子。
据岑某交代,有人出价160万收购,都被他拒绝了。然而,随着耗子被抓,一切都结束了。
1996年6月13日晚上七点整,金印顺利追回,而后,警方连忙请来考古专家来鉴定金印。
![]()
这块金印由纯金所制,重802.56克,玺与纽分模合铸,榫卯镶嵌而成,通高4.7厘米。
玺面呈方形,长4.45厘米,宽4.55厘米,厚1.95厘米。让专家大为吃惊的是,印面篆书阳文“天元皇太后玺”字样。要知道,秦汉以来,流行的方形官印多为阴文,这标志着北周官玺制度的改变。
金印的钮为獬豸钮,传说獬豸能辨曲直,发现奸邪之人,就用角把他触倒,如今法院门口多放獬豸,是因为獬豸象征着勇猛、公正。
这块金印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字形清晰工整,是真品无疑,专家根据其印文,将其命名为天元皇太后玺。
天元皇太后,是突厥可汗的女儿,姓阿史那氏。据记载,周武帝为迎娶这位皇后颇费了一番周折。
![]()
公元560年,宇文邕即位,是为周武帝。为灭北齐,宇文邕前后多次派使者前往突厥,木杆可汗这才答应将女儿阿史那氏嫁给宇文邕。
未曾想,木杆可汗明面上答应宇文邕,实际上却在北周和北齐之间反复横跳,以谋取更大利益。565 年,即便宇文邕派出一百多人的迎亲队伍前去迎亲,木杆可汗仍一拖再拖。
直到公元568年,那天天气大变,狂风怒号,大风吹坏突厥人居住的帐篷,木杆可汗以为自己反复无常遭天谴,于是以礼送女儿随使者归周。
尽管宇文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阿史那氏迎回北周,但他却十分敬重阿史那氏,并册封其为武德皇后。史曰:后有姿貌,善容止,帝深敬焉。
公元 578 年,宇文邕驾崩,周宣帝即位,尊武德皇后为皇太后,不久,宣帝不堪隋国公杨坚威逼,传位于太子,即周静帝,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尊皇太后为“天元皇太后”。
而这枚金印,应该就是这个时候铸成的。
由于北周只存在了24年,所留存后世的文物极其稀少,加之“天元皇太后玺”是史上最早的皇太后金印,且见证了突厥人和鲜卑人政治联姻的历史,因而弥足珍贵。
天元皇太后玺的追回,为研究从秦汉阴文铸造官印转向隋唐阳文蟠条官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非凡,因而被认定为一级文物,现珍藏在陕西咸阳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给点鼓励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言过于诚”。
关注公众号↓,设置为星标,下次不迷路
1993年,陕西咸阳陈马村,三个盗墓贼刚从一座大墓中爬了出来,突然,最后一个爬上来的毛贼捂着肚子,对接应他的人说要去上厕所,不曾想,这个盗墓贼走到偏僻处,竟然迅速埋下一块金印。
这个盗墓团伙共四人,埋金印的叫岑某,与岑某一起进墓的两人分别是朱某和赵某,三人是亲戚关系。接应他们三人的叫胡老大,是当地的混混,这座古墓也是胡老大提供的消息。
岑某埋下金印后,故意等了几分钟,才回到原处,抱拳向胡老大连连致歉。
此时,两眼放光的胡老大仍在清理岑某等人带出来的宝贝,根本没空搭理他。
岑某见状,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原来,岑某这是欺负胡老大不懂行,按理来说,胡老大作为组织者、地头蛇以及放风之人,理应在岑某等人上来时进行搜身,但胡老大没啥经验,以致让岑某私藏了一块价值最高的金印。
胡老大点好赃物后,对岑某等人勉励了几句,便拿着赃物去售卖,共得赃款50多万元。
万万没想到,几人还没来得及分赃,就被当地警方一网打尽。
与此同时,当地文物部门马上对这座已经破坏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挖掘。
尽管这座古墓经历过多次被盗,但专家们仍然从这座陵墓中找到了数百件的文物,可见古墓规格之高。
很快,专家发现了两块墓志,一为“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为“周武德皇后志铭”。
胡老大和岑某等人对偷盗高祖武皇帝孝陵一事供认不讳,由于相互之间口供一致,案子就此结案。最终,胡老大和岑某等人喜提银手链一对。
时间来到1995年,当地警方又抓到了一个叫“耗子“的盗墓贼。
万万没想到,耗子为了减轻罪责,竟然供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他曾帮一个叫杜强的人卖过一枚金印,名为“天元皇太后玺”。
而天元皇太后,正是高祖武皇帝的武德皇后!
警方不敢大意,连忙联系当地文物部门,最后得出结论:天元皇太后玺大概率存在。
考古部门还表示,如果“天元皇后玺”真的存在,定然是国宝级的文物,一定要追回来!
追查印玺已刻不容缓,警方连忙布下天罗地网,终于将杜强这个关键人物请到了警局。
让警方意想不到的是,杜强竟一口咬定,从未听说过金印,并扬言如果再进行污蔑,将一头撞死在看守所内。
警方知道遇到老油子了,转而提审胡老大。结果不言而喻,胡老大压根没见过那枚金印!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一份档案却让警方看到了希望。原来,经过查阅档案,警方发现杜强竟然是岑某的姐夫。
而后,警方开始各个击破,最终岑某顶不住压力,交代了有关天元皇太后玺的所有信息。
原来,天元皇太后玺正是岑某埋下的那块金印,等胡老大走后,岑某等人将金印挖了出来,后交于岑某的姐夫杜强出售,而杜强又找到了中间人耗子。
据岑某交代,有人出价160万收购,都被他拒绝了。然而,随着耗子被抓,一切都结束了。
1996年6月13日晚上七点整,金印顺利追回,而后,警方连忙请来考古专家来鉴定金印。
这块金印由纯金所制,重802.56克,玺与纽分模合铸,榫卯镶嵌而成,通高4.7厘米。
玺面呈方形,长4.45厘米,宽4.55厘米,厚1.95厘米。让专家大为吃惊的是,印面篆书阳文“天元皇太后玺”字样。要知道,秦汉以来,流行的方形官印多为阴文,这标志着北周官玺制度的改变。
金印的钮为獬豸钮,传说獬豸能辨曲直,发现奸邪之人,就用角把他触倒,如今法院门口多放獬豸,是因为獬豸象征着勇猛、公正。
这块金印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字形清晰工整,是真品无疑,专家根据其印文,将其命名为天元皇太后玺。
天元皇太后,是突厥可汗的女儿,姓阿史那氏。据记载,周武帝为迎娶这位皇后颇费了一番周折。
公元560年,宇文邕即位,是为周武帝。为灭北齐,宇文邕前后多次派使者前往突厥,木杆可汗这才答应将女儿阿史那氏嫁给宇文邕。
未曾想,木杆可汗明面上答应宇文邕,实际上却在北周和北齐之间反复横跳,以谋取更大利益。565 年,即便宇文邕派出一百多人的迎亲队伍前去迎亲,木杆可汗仍一拖再拖。
直到公元568年,那天天气大变,狂风怒号,大风吹坏突厥人居住的帐篷,木杆可汗以为自己反复无常遭天谴,于是以礼送女儿随使者归周。
尽管宇文邕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阿史那氏迎回北周,但他却十分敬重阿史那氏,并册封其为武德皇后。史曰:后有姿貌,善容止,帝深敬焉。
公元 578 年,宇文邕驾崩,周宣帝即位,尊武德皇后为皇太后,不久,宣帝不堪隋国公杨坚威逼,传位于太子,即周静帝,宣帝自称“天元皇帝”,尊皇太后为“天元皇太后”。
而这枚金印,应该就是这个时候铸成的。
由于北周只存在了24年,所留存后世的文物极其稀少,加之“天元皇太后玺”是史上最早的皇太后金印,且见证了突厥人和鲜卑人政治联姻的历史,因而弥足珍贵。
天元皇太后玺的追回,为研究从秦汉阴文铸造官印转向隋唐阳文蟠条官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非凡,因而被认定为一级文物,现珍藏在陕西咸阳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那就点个赞和“在看”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就给点鼓励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言过于诚”。
关注公众号↓,设置为星标,下次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