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老照片:79岁的李鸿章与八国联军谈判,晚年时独坐庭院落泪!


笔者整理了一组关于晚清时期的朝中重臣李鸿章的生平罕见留影老照片,于晚清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身为慈禧太后最为信任的麾下之臣的李鸿章力行了两件重大事件。其一:李鸿章上书发起“东南互保”;其二:李鸿章从北京到北京,代表清廷与侵略者八国联军议和。

晚清年间,79岁的李鸿章在京城与西方列强谈判时的留影旧照。其实早在李鸿章与一众大臣抵达北京市,曾经巍峨盛世了几百年的紫禁城早就被西方列强占领。当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为了避难保命,不得已丢下京城向西安套取。而这一年,已近余暮耄耋之年的李鸿章临危受命,以衰老病重之躯,带着几名担惊受怕的朝中大臣回到京城协商议和之事。

晚清末年,李鸿章在进京途中途径天津时的罕见旧照。于晚清1900年的初夏交替之际,民间起义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在北京与天津两地轰轰烈烈地闹开,随即西方多个国家趁火打劫,踏着铁骑带千军万马前来侵略,意图染指瓜分中国偌大的土地。而彼时的任职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和湖广总督张之洞、山东巡抚袁世凯、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多位封疆大吏,不顾慈禧太后多次发布的“进京勤王”谕旨,冒着被慈禧太后斩头的危险,力破种种阻拦与诸国列强签订了“东南互保”协议,也就是历史上世人皆知的“和平协议”。当时慈禧太后与一众满清皇室遗老皆怒斥“东南互保”是叛国行为,其实真相并非如此。当时的慈禧太后根本没有认清自己的处境与清室到了腐败不堪的阶段,再加上其清朝的工业化、经济落后于西方各国,而且国内还有义和团等流寇胡作非为。

李鸿章在晚年时候的肖像留影,当年李鸿章等大臣之所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舍命去签订“东南互保”协议,其实就是为洋务运动后期的新革命做奠基,亦是将清朝目前的处境及伤害损失降低到最小。历经世事与沧桑后的李鸿章日渐失意,他曾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写道:平日里总讲究求武备,动辄为铺张靡费颇为疑虑。而至以购械与购船,其实悬为历禁。若一旦有事发生,实际上是明知兵力不敌,却仍旧还习惯混淆于群哄之中。若是轻则为一掷,则是一发不可复收啊。

晚清1900年的7月之际,晚清名臣李鸿章和香港总督卜克力等大臣们的合影老照片。随着义和团运动爆发,坐收渔翁之利的八国联军开始鱼贯而入攻进京城与天津。当时慈禧太后力不从心,只觉得整个局面越来越控制不住。于是她临时下诏任命李鸿章为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

李鸿章在晚年之时的肖像照片,在京城被西方列强侵占后,李鸿章为了避免国家被彻底瓜分与灭亡,不得已带头去与列强签订协议。在经过一场度日如年的漫长争论与协商后,无可奈何的李鸿章尽力为国家利益一争长短,最后却又被迫答应了侵略者列强们的所有要求。于晚清1901年的9月7日时,李鸿章几乎是老泪纵横地签订了历史上世人皆知的《辛丑条约》。在签订完条约后,李鸿章忍不住对下属及同僚哀鸣:弱国无外交,大清就要气数将近呼!

晚年时的李鸿章独坐庭院落泪时旧照,老照片中的李鸿章神情淡漠老态龙钟,一副看透尘世之事的模样。据悉当年李鸿章在与八国联军谈判时,去列强诸国要求的第一件事就是惩处慈禧太后与端王。然而此时的李鸿章心中万分清楚,不管处罚朝中哪位大臣皆可,然而就是那位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是动不得办法。最后,李鸿章与列强费尽唇舌谈判开脱,最后才将其引起战争的责任归咎于其他十位王公大臣。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