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晚清时期老照片拍摄于1910年到1917年之际,亦是清末民初的交替时期。当年一位名叫费瑞兹•魏司的德国外交官驻重庆、成都、昆明等地的总领馆总领事大臣,因此才有机会拍摄各省不同的人文与社会影像旧照。
晚清时期一群美丽的彝族女子罕见旧照,老照片中的女子乃是彝族土司的后院三妻四妾,其燕瘦环肥的样子各有不同风格之美。相比起寻常女子容貌与穿着打扮,当时的彝族女子皆是棕色皮肤,其眼睛大而活泼。她们穿着深色的斗篷衣,眼神坚毅地看着面前的每一个人。
晚清1912年时期四川凉山的一个彝族家庭合影旧照。在百余年前时期,当时在中国正在处于其新旧时代的剧变改变之中。特别是在当时的西南一带,其地区局势更是动荡不安。这位德国外交官用照相机拍摄了不同的晚清历史画面,亦是呈现了古时候彝族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细节。
晚清时期凉山彝族区域的金矿矿井的入口留影老照片。那名德国外交官魏司在采风拍照时,了解到当时的凉山彝区大致分为土司、贵族、奴隶三种人群。而在凉山彝族之中,其土司大人乃是世袭制,可以拥有土地与奴隶,亦可以将土司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与后人。
晚清1912年深秋之季,魏司的妻子海德维希与当地彝族妇女们的合影旧照。关于彝族人群的生活状况,魏司在老照片记录中概述道;他们注意到我们的到来,并未好奇地跑过来围观,只是远远地待在屋前。他们经常五六个人蹲在一起,谁也不愿意站起来。他们常常把脸藏在自己的斗篷里,若是有人说话,他们就蹲在地上仰起头,好像等待给他们下达命令。
晚清1910年四川一带的地区街道场景老照片。于1910年的2月,魏司接上级命令带着家眷到中国的西南地区任职总领事大臣。而调职过来后的魏司一直无暇工作,经常带着妻子海德维希四处游历拍照。他们夫妻俩一路途径四川、重庆、云南等多地,夫妻鹣鲽情深的模样亦是羡煞旁人。
晚清末年四川一带的典型彝族家庭罕见留影,老照片中的彝族男子都身披斗篷蜷缩在楼屋前。其实他们身上所穿的斗篷之衣被当地人称为“查尔瓦”。这种“查尔瓦”斗篷衣通常是用羊毛编织制成,其衣长到膝盖处,下端且有长穗流苏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