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1906年时代,一位名叫山本赞七郎的日本摄影师到中国北京城内的霞公府路开办照相馆。在短短数年的时光里,山本赞七郎的足迹几乎遍布珍贵北京城,以及京城一带的周边省地风景名胜之地,用照相机记录了不少的社会场景及人文风景老照片。
晚清年间烟花柳巷里的女子肖像旧照,老照片中的青楼娼妓满脸忧郁不情不愿,好似根本不愿踏入这满是风尘的青楼之地。虽然其穿着打扮还算华贵得体,只是终究是青楼之处难容清白之身。
一对蒙古夫妇在老北京城的留影旧照。摄影师山本赞七郎所拍摄的历史场景旧照,其实皆是慈禧太后治下的京城风貌历史。老照片中所展现出来的马车、尘土飞扬的道路、长辫子男人,其实皆是与清朝初期无异的传统旧时景象,整个清朝发展中期亦是没有任何改变。
北京城内的崇文门街头热闹一幕。众所周知清廷在历经“庚子之乱”后,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开始在政策上推行一些列的改革措施。其中不但有开办实业工厂、办新式教育学校等政策,就连在朝廷法律修改、官制修改等民生问题亦是做了一些改进。
北京城内,穿着冬衣的蒙古男子牵着骆驼出行时候的留影老照片。其实当时清廷所推行的“改革新政”,亦是慈禧太后试图让穷途末路的清朝逐渐走向国富民强的一大尝试措施。不过此次新政改革亦是需要大量的经费与措施,而这样巨大的负担费用,最后又落到了原本就积弱贫穷的百姓头上。各省官员为了响应慈禧太后的新政之策,不惜一切手段向百姓们收取苛捐杂税,而此举更是加重了百姓们的贫穷化,亦是加速了晚清的灭亡与衰败。
京城里一户达官贵族家中的婚礼乐队旧照。其实早在1861年之时,慈禧太后就像多次图新改革。然而深居宫中的她终究是因为缺乏时局前瞻性,以及对整个晚清社会的认知性,所以最终亦是无力将那场改革全面推行实施,只是如同绣花般做了一些金玉其外的表面工作。
北京城里,一群富家公子乘坐马车蜂拥而出上街游玩时场景旧照。于1908年的8月时期,慈禧太后下懿旨立宪为九年期限,其中以筹建资政院与谘议局为主。不过在慈禧太后病重去世后,该措施的进展皆都暂停打乱,而剩下的清廷大臣与亲贵们亦是没有任何能力去掌握整个大清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