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我们说现代社会,讲究智商、情商这双商,很多人很不太够用是吧,又变成了2+1的局势,还讲究财商,有钱人,今天咱们就聊聊这有钱人呢,不说什么马云啊,李嘉诚啊,说一个让你们可能想不到的,西门庆。
在后世的大部分批评者眼中,西门庆肤浅、好色,与人相交,被人骗了还不长记性,作家格非在《雪隐鹭鸶》中指出,西门庆在人情世故上确实拙劣,但他是典型的“经济型人格”,他拥有敏锐的经济嗅觉,知道利润所在,并且一遇上“钱”,他立刻就变得精明过人,长袖善舞。
你看,我们现在都知道西门庆好色,但是其实他也是有能力的,就比如说能赚钱,开店、放高利贷,而且结婚也赚钱。为什么呢?西门庆结过好几次婚是吧,
比如李瓶儿,书里说,“西门庆自娶李瓶儿过门,又兼得了两三场横财,家道营盛,外庄内宅焕然一新”。
当然这种通过婚姻改变财政状况甚至改变阶级的,在我们现代社会依旧广泛存在着,这是一种手段,但无法代表财商,经济学上认为,“学会花钱”是财商的底层思维,那花钱谁不会啊?买呗。
其实这里的学会花钱还是有门道的,我们还是以西门庆为例,他的钱财花销,日常消费是一部分,但大笔支出,主要花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官场上的行贿送礼,那么另一方面,就是经济领域的投资了,可以说,这两方面,都为他打通了财路。
在人情往来上,他经常受骗;在生意场上,却没有吃过亏。
前者或许一定意义上代表着情商,他不行;后者就代表了财商。自己手中的金钱流向什么地方,把钱花在哪里,是衡量一个人财商高低的重要标准。
一般人花钱可能就是:收入,减掉支出,剩下的也就用来储蓄了,如果有什么房贷车贷,那可能也剩不下什么钱。而财商高的人会在支出的前一步,考虑投资,将资金流向能够钱生钱的方向,那么西门庆从药店混混起家,做到清河县财富榜首位,正是利用了一切能够生财的渠道。当然财商是财商,品性是品性,他值得抨击的地方,那可太多了。
《金瓶梅》中西门庆的人物塑造,也代表着明朝商品萌芽的一种思想转型,就像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金钱至上”,觉得“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要提高自己的财商,正要从认识金钱,控制金钱,赚钱和花钱开始。那大家算算还有多长时间就能发工资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始计划一下这个月的钱怎么花啊,看看我们怎么一起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