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皇帝众多,为何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在史学届流行着这样一个共识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说“功莫大于秦皇汉武”,将中国历代帝王全都搬出来对比,论历史功绩谁也比不上秦始皇和汉武帝,什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唐太宗宋太祖在他们两位面前都要退半步,再进一步讲,如果评选谁是那个唯一的“千古一帝”,好像绝大多数人都会把票投给秦始皇,这是为什么呢? 

谁才是“千古一帝”,所以就得看看当政者在位期间所做的创举,对后世影响有多大有多远。作为皇帝的开创者,反正“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这名头就挺唬人的,不过秦始皇其实也挺委屈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秦始皇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蒙受不白之冤,你看只要一提“嬴政”两个字,什么“焚书坑儒”、“残暴施政”“严刑峻法”随口就来,但真实历史上没有明确证据证明秦始皇真的是十恶不赦,那为什么始皇帝口碑就这么差?其实也都是千百年间黑粉们的功劳,尤其是黑粉头子司马迁做了极大贡献,他在《史记》中是这样描述秦始皇的,“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简直将秦始皇推到了暴虐的顶点,然后带领文人们开始集团式地抨击,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骂秦说,成为历代君王励精图治的负面典型。

所谓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短命王朝的皇帝自然被后代刻意抹黑来凸显当局者,但秦始皇之所以被人黑了千年还能被尊为“千古一帝”,实在是他老人家的功绩太有开创性,从他39岁就实现了海内的大一统,到50岁去世,在短短11年间,创立的郡县制沿用了两千多年,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车轨对当今的语言文字交通等社会标准的制定都影响深远,为了抵御匈奴修建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废除分封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为历代王朝所用。可以想象没有秦始皇,中国可能还是像欧洲一样分崩离析,各自为政,各有各的语言文字,你去趟外地甚至还要提前换钱,甚至都没有同属中华民族血脉的归属感。

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中风流人物辈出,秦皇开创了皇帝的先河,你觉得历朝历代哪位皇帝也能称得上“千古一帝”?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