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艺述史 主播|雅鑫
艺述史官方原创
我们常说养儿是为了防老,赡养父母天经地义,但是现在也不难发现,很少有父母和子女住在一块的了,隔辈最容易产生代沟,倒不是说子女不孝顺了,而是两代人之间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老人常做这三种事,最容易让子女“嫌弃”,为了家庭的和睦,不妨看看你中招了吗。
第一种是总想改变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其实现在人的压力都挺大的,在外工作应酬都得紧绷着神经,所以回家能肆无忌惮的休息,能将自己全身心的放松,这是来之不易的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家里老人如果还是过于操心孩子的生活起居,比如说下班了躺沙发上看会儿手机,老人觉得这是不务正业,一顿唠叨,看到孩子周末想晚起会儿了,又是唠唠叨叨觉得年轻人应该早起,虽然的确是为孩子好,但是这种限制自由的约束吗,是让孩子会有莫名的压力。
老人喜欢唠叨这也很容易招来子女的“嫌弃”。
怕唠叨估计是从小孩子到大孩子都会有的烦恼,虽然知道父母是出于好心,但是听唠叨多了总难免让自己压力徒增,有些自己明白的事被一遍一遍在耳边提,在外听领导同事唠叨,回家后还要一直被絮叨,自己在外的苦楚没处说,还得接受着老人倒的苦水,时间一长听者也累,这也会影响家庭的和睦。
还有一种是为老不尊的人。
有时候刷新闻,关于老人在公众场合做事不合时宜的报道非常多,比如今天这里的广场舞大妈在高考期间故意扰民,前天公交车上大爷大妈撒泼打滚,哪天一老人又在马路上碰瓷,有这么一句话说的好,其实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为老不尊丢的不光是老人自己的脸,恐怕这也让做子女的孩子脸上难堪,如果家里老人在外面做多了丢脸的事,让孩子们怎么在外做人,如果家中还有孙子孙女辈的,也会担心不良风气影响到了小孩子。
尊老爱老,是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但是这一切也建立在相互包容的基础之上,我念你养育之恩,你同情我生活不易,相互理解相互让步才是一家美满和睦的基础,老人适当放手享受清闲的生活,孩子理解父母多尽子女的关心,这样的家庭才最让人羡慕。你和你的父母有代沟么,可以聊聊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