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最喜欢吃的主食估计还得是属于白米饭吧,此外还有其他的主食,像面包、馒头、面条、饺子等,就比如说许多减肥人群就爱吃全麦面包,还有一些人喜欢吃意大利面条。
提起意大利面条,的确它的名头是非常响亮的,或许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我们中国才是面条的起源鼻祖啊,这里很多人表示不同意,不是意大利才是吗?毕竟意大利面条那么有名气啊,名气归名气,而且名气不过是崇洋媚外的人和资本宣传出来的,咱中国人吃面条可是非常多样化的,不见得输给意大利面条。
而在世界上,对于面条的起源问题其实素来就有争论,特别是意大利和阿拉伯已经争执不下百年了,可是他们都搞错了,我们才是世界上最早出现面条的国家,距今已经起码4000年了,当然了曾几何时我们也无法给出确切的定论,可是直到一次考古过程中发现了一堆可疑的东西之后,鉴定的结果那是震撼了国内外,为此算是彻底揭开了面条的起源之谜了。
青海发掘出4000年古遗址,却意外发现面条
估计许多青海当地的人应该听说过著名的喇家遗址吧,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喇家村,这个古遗址的形成还是十分奇特的,它是由地震和洪灾被毁坏沉积而出来的,因此在考古工作中确实也是发现了许多人类的遗骸遗存,也被誉为是“东方庞贝”!
那么喇家遗址是如何被人发现并开始考古发掘的呢?
严格来说发现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住在喇家遗址福建的喇家村村民提供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信息,村民们说在农田里耕作的时候会时不时的挖出一些特殊的石头,还有一些陶器的碎片。
文物局的专家们听到这样的讯息之后,自然是引起了很大的警觉,这几乎可以断定喇家村附近有古遗址,而且搞不好墓葬非常的悠久,针对这个情况,当地文物局就派遣出了一支考古队前往喇家村进行考古勘察,希望这次能收获好的消息。
经过考古队的仔细考古勘察,古遗址的位置被确认了下来,而正式开始对喇家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还是在1999年的年底,这次的考古工作让队员们都十分的喜悦,因为大家心里都几乎明确了肯定有一座很大的古遗址要现世了,后来经过勘测确认喇家遗址距今起码有4000年。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中,考古队在喇家遗址中进行了紧罗密布的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喇家遗址带有非常浓厚的史前生活气息。
这是因为考古队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房屋遗址,此外还有像陶碗、石具、粮食种子等,由于数量确实是太庞大了,因此后来专家们决定用编号开始进行分类,也是为了更好的细致去进行工作。
时间来到了2002年的11月份,这一次的考古工作没想到却带来了一个无法预估的惊喜,那是在发掘清理20号房间的时候,一个小考古队员突然欢呼雀跃了起来,这可把旁边的考古队员给惊呆了,原来是发现了面条。
“面条”两个字传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彻底被惊呆了,这可得了啊,如果真的发现了面条,那也就是距今起码4000年了,这不得让意大利方面给闭嘴了,再也不能喊着面条是他们最早发明的了。
而“面条”是被放置在一个倒扣的陶碗上面,起初这个发现“面条”的小同志还没一下反应过来,只是简单的用刷子在情理,可是就在他将陶碗周围的泥土清理完毕之后,他轻轻的将陶碗给拿起来放在了一旁,准备清理干净拿回工作室。
就是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因为这只陶碗似乎和泥土都被固定在了地面上,这本来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可奇怪的是他低头一看发现陶碗下头似乎有一些条状物在缠绕着,很像是面条之类的东西。
没多想之后,他就兴奋的喊了出来,当时考古专家看到之后也是极为的震惊,确实从外形来看和面条极为的相似,但是不经过鉴定还是无法确认这就是面条。
随后专家下令将面条连带着泥土给一起带回到实验室进行研究鉴定。
“面条”真假难辨,一时之间让大家疑惑万分
可是就在面条被带回到北京实验室的时候,却发现已经不翼而飞了,其实是因为突然遇到空气被氧化了,毕竟面条已经被埋葬在地下数千年了,这无疑是大家极为的痛心。
那么接下来怎么办?
如此一个大好机会却白白的浪费了,所幸的是考古专家吕厚远不死心,他觉得喇家遗址中肯定还有其他遗漏的面条,为此他再度返回去开始寻找,没想到的是居然还真的被吕厚远给找到了一丁点,虽然才一点点,但是对于研究鉴定绝对是够用的了。
这次也是汲取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为此专家们决定必须要立即开始鉴定,那么到底该如何去下手鉴定呢,最初想到的策略就是可以从这一点点面条的主要构成来判断。
于是鉴定工作就开始了,一方面几个工作人员去走访当地的村民,确认了他们都是以面食为主,而且种植的粮食几乎都是小麦,从而得出了喇家村民几乎都是用小麦来制作面食的。
另一方面鉴定也正式开启了,采用的就是“淀粉粒分析”策略,可是在检验完毕之后,结果却狠狠的给大家打了一个巴掌,原来这一点点的面条里头的成分并不是小麦,可以说和小麦没有任何的关联。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说这一丁点的面条是假的?
这个时候有一个专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有没有可能这面条并非是用小麦制作的,而是用其他的作物制作出来的呢?
其实这个见解看似很及时雨,但其实很容易被想到,只不过当时所有的专家都被检验的结果给搞郁闷了,为此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细想一下也是很容易被理解的,咱们中国的面条制作物还是很多的,比如说鹰嘴豆、玉米、荞麦等等,像我个人就喜欢吃荞麦作的面条,觉得非常好吃呢。
随后鉴定工作再度被开始,在半年时间的努力之后,新的结论出现了:这一丁点的面条的细胞组织和小米、黄米的极为相似,也就是说这发掘出来的4000年面条是一碗杂粮面条。
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又来了,而且是非常急迫的,要知道的是世界上至今为止没有人能够真正的辨认出黄米和小米的区别,为此必须要确认下来这4000年的面条的组织成分到底和小米黄米的组织成分是不是一样的。
于是乎专家们再次开始进行了“淀粉粒分析”方法,而这一次的鉴定结果算是彻底的揭开了大家的迷惑:可以确认这碗4000年的面条的确是用小米制作而成的。
结果轰动了全世界
随着喇家遗址中发掘出4000年面条的消息公布出来之后,不仅是国内无比的惊讶,就连国外都更是沸腾了,特别是意大利等方面,毕竟人家可是一直都在争吵着自己才是面条的起源鼻祖呢。
但事实就是事实,无论意大利方面如何的产生争议,但是这也无法改变。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讨论,那就是古人是如何用小米制作出面条的?要知道小米可是极为的粗糙啊,就算是放到我们现在也是很难将其给制作成面条。
为此对于4000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成功做到的,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谜团,另外许多西方学者认为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绝对不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其实提出质疑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要你能找到比起这碗面条时间更加长的才行啊,否则的话只能是必须承认喇家遗址出土的4000年面条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面条了。
最后如今的喇家遗址也早在2001年就被列为了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还入选了“2001年度中国考古十大发现”,8年前喇家遗址还被批准成立考古遗址公园,也是青海省境内首个被获批的。
结语
考古工作确实是太有必要了,虽然一直都饱受着外界的争议,但是考古不是为了挖掘古人的墓葬,也并非是贪恋先人的遗物,而是为了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向世界展示我中华文明之美。
另外一方面咱们考古队从来不会去主动挖掘陵墓,除非是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说古墓遭到盗墓贼的破坏,这种情况下是必须要去主动发掘的了,否则到时候损失的还是我们自己人的东西,为此必须要好好的保护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