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能成为考古工作人员?那必须是要专业知识过硬,人品绝对没问题,另外胆子还得要大的,不然的话发掘工作没多久就开始害怕那就比较讨厌了,而其中人品和胆子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有的考古人员借助工作之便开始偷拿文物,其实这种情况自然是有的,另外有的时候胆子真的极为重要。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件墓葬是一座千年的辽墓,而墓葬里头也是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陪葬品,其中有个专家胆子确实是大,为了鉴定文物,他居然直接用嘴来测试,不得不说敬业程度令人钦佩啊!
01
辽宁叶茂台墓葬问世
许多辽宁本地人应该知道叶茂台吧,就位于法库县城西南九十华里的101国道线上。而且在这里早早的就流传过一个传说,据悉叶茂台这边有奇特的宝贝,只不过没人知道在哪里,不过有一个群体却知道,它们就是獾子,因为就是獾子率先发现宝贝的。
另外还听说古代的时候,当地就有盗墓贼饲养獾子,因为獾子最为喜欢的就是居住在古墓里头,为此只需要和獾子搞好关系,那么无疑是可以找到墓葬所在地的。
再者叶茂台这里可并非寻常之地,古代这里可是属于契丹等北方民族的游猎场所,为此有许多的大辽贵族会把这里当做自己百年之后的墓葬地,毕竟这里的环境非常的好,风水也上佳。
而第一次发现叶茂台墓葬其实就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当时住在法库县的一个乡亲在自家的田地里耕地,结果耕着耕着却意外的挖出了墓葬,随后被辽西省博物馆的同志给知道了,从而引发了叶茂台墓葬群的问世。
之后的考古工作,我们发掘出了辽墓,其中八角墓算是发掘出来的最早墓葬了,另外还在墓葬中清理出了许多的文物,像瓷器、壁画等等。
可是谁能想到的是除了八角墓之外,这里叶茂台村这里还发现了好多其他的辽墓,只不过已经是过去了20多年了,直到70年代初期的时候,叶茂台的创业队员们在整理附近荒山的时候,居然再度发现了墓葬的痕迹。
当时在叶茂台村山南坡地的时候,看到了一些人工雕刻过的大石头,敏感的人自然知道这里肯定不同寻常,结果果真在继续挖掘下去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的宝贝,像瓷器、玉器等。
这个结果自然是令大家兴奋不已,而这边创业队听说当地文物局的同志们正在收购文物,这自然是一个发达的好机会,于是大家就带着文物去碰下运气,就是这次机会,让文物局的同志们再度将目光对准了叶茂台。
通过对创业队的盘问之后,法库县文物局的专家大概了解了墓葬所在地,就这样很快一支专业的考古队就成立了,而这次考古勘测结果是无比惊喜的,发现了6座墓葬。
02
叶茂台7号墓被发现,却引发可疑人群的关注
接下来自然是对墓葬进行了发掘保护,完毕之后就在大家准备打道回府的时候,又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原来叶茂台这边有人发现了一块很大的青砖,这不等于是告诉大家墓葬再度出现了。
很快的法库县文物局的领导就下令让考古专家赶到现场去进行勘测下情况。
其实这座叶茂台7号墓的发现情况也是极为的有趣,当时叶茂台附近的几个村民在西山拉石头,结果却无意中看到地面上有大青砖,并且挖掘一番之后,还发现砖头上还有红色和白色的痕迹,村民自然是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总觉得很奇怪,为此就选择了上报。
没多久之后一场针对叶茂台7号墓的发掘行动就正式的开启了。
而这次发掘工作也是十分的顺利, 到了第六天的时候,基本上墓葬外围的所有清理工作就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候就要到了,因为马上就是开启墓门了,这次能不能一鸣惊人就是看现在了。
不过当时考古专家并没有下令打开墓门,因为害怕会出现波折,毕竟当时技术不够硬,为此就决定先封存下,待到几天之后才开启墓门。
另外当时叶茂台7号墓在被发掘出来之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其中有当地的村民,还有一些可疑人员,估计是文物贩子和盗墓贼之类的,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毕竟盗墓贼对墓葬的敏感度极高。
鉴于如今紧张的局面,文物局的专家就向上级报告,希望可以派当地武装部门派人来守卫现场和维护秩序,后来除了军人守卫之外,当地还派出了十几个民兵来进行站岗,这样的话安全工作基本上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座叶茂台7号墓确实是非常引起重视的,当时就连辽宁省文化局的领导都派人下来进行了考察,并作出过重要的指示,并成立了专业的考古班子,另外后来还邀请了辽宁大学历史系的师生们参加考古发掘工作。
几天之后,就正式的来到了开启叶茂台7号墓墓门的日子了。
此时所有考古工作人员的心都无比的激动,随着开启命令下达之后,工作就开始了,整座墓室都是用青砖砌筑而成的,进入墓门之后来到的便是一段甬道,然后进入是一间前室,这个前室还有两个耳室,前室的后头就是主室,且同样和甬道相连。
墓室里头放置了许多生活用品,而东边耳室则发现了大量生活用品,像鸡冠壶、鸡腿坛、长颈壶等,另外还有一些瓷器。
其中整个叶茂台7号墓发掘出来的陪葬品有36件都是陶瓷器,而且这些陶瓷器的价值也是不俗的,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制作非常的精美,几乎都是辽当地的风格产品,部分陪葬品风格和中原的相似。
03
两坛千年美酒问世,胆大老专家居然抿了一口
而在叶茂台7号墓中出土的那么多陪葬品中,其中有一样陪葬品无疑是最为的令人印象深刻,那就是两坛千年的美酒。
随着叶茂台7号墓的清理工作在继续着,有考古队员在情理桌椅的时候,发现下面有两件白瓷盘口长颈注壶,其实后来才知道就是装满美酒的酒器。
起初在发现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的时候,并没有过于的去在意,毕竟这件铜壶似乎看着很平常,没有什么值得去关注的地方,为此考古队员也是在例行公事,只是对其进行了位置和造型的记录。
在之后的观察当中,有考古人员发现了其中一件白瓷盘口长颈注壶似乎壶盘口下放有一道轻微的裂痕,而另一件则是保存的毕竟好。
随着文字记录工作结束之后,然后就是开始对白瓷盘口长颈注壶进行了绘图工作,因为要绘图,为此考古人员就将其搬上来给摆放到桌子上,可是端倪就出现在搬运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白瓷盘口长颈注壶好像还蛮沉的,比一般大小的铜壶要重上了许多,这就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接下来工作人员开始进行了打量,然后就在他尝试晃动铜壶的时候,却听到铜壶里头传出了液体流动的声音,这无疑是让他很是惊讶,于是他立马开始叫喊了现场的考古专家,让他们过来进行研究。
仔细看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的口和流其实都用了东西塞住了,另外外面又用了蜡进行封堵,至于那个堵住铜壶口的塞子是什么材质,因为过于腐朽而无法判断,且壶口的蜡已经翘起来了,很快就要有空气进入了。
那么考古专家们要如何来判定白瓷盘口长颈注壶里头的液体是什么呢?
必须先将壶口给封住,以防到时候里头的液体突然蒸发,到时候就损失大了,另外要赶紧的将白瓷盘口长颈注壶给搬运到实验室,可是有的专家却不同意,解释道如果这样会浪费大把段时间,到时候说不定壶里头的液体早就消失了。
再经过一番的协商之后,考古专家决定必须要打开了,毕竟壶已经算是开封了,然后倒出一些液体来进行观察一下情况再说,而有一个胆子大的专家更是直言倒出来抿一口再说吧,这样不是更加的能得到答案吗?
就这样大家都同意了,随后玻璃烧瓶就被送了过来,接下来一个老冯专家就将壶中的液体给倒入了玻璃烧瓶,随后立马用宣纸将壶口给密封了起来。
再看玻璃烧瓶,发现液体还是比较清澈的,但是也有一点微微红色和淡黄色,凑近的闻了一下似乎并没有发现什么气味,别说老冯专家的确是胆子够大,他直接不慌不忙的说尝下就知道了。
就这样在大家的注视之下,老冯专家拿起烧瓶抿了一口,等了一会儿,老冯专家才开嘴说道“没味”啊,然后再度又抿了一口,这次却说道:“好像有点土腥味”,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味道了。
接下来另外一个专家也品尝了一下,但是同样也是说没有味道。
直到后来液体被化验之后,才知道这居然是千年前的美酒,这也是辽墓考古中极为少见的发现了。
如今的叶茂台辽墓群也早早的就成为了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至于那装有千年美酒的白瓷盘口长颈注壶也已经被安放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