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35万招老师学校实实在在待遇,引发学校竞争大内卷,家长择校大恐慌


正义的人:感谢您关注我并且分享这篇文章↑↑↑
为了对您传播正能量,不断让社会变的友善的贡献表示感谢!
博主特地为您准备了免费大礼包,请阅读完文章后,到文章末尾领取↓↓↓,并且可赠送他人,让更多人变得善良,让社会正气弘扬!
9月28日,南京大学召开中学引才双选会,广东、福建、江苏等省份多家中学前来招聘应届毕业生。一些中学给出了实实在在的待遇:有编制,起薪40万,每月发放人才补贴,入选高层次人才计划等等。

有的学校则根据学生的学历给出待遇:本、硕、博毕业生分别提供不低于25万、30万、35万的年薪。政策一出,引得南大高材生们踊跃报名,一中学招聘10人,报名人数达到了几百人。
对此有人说了,高薪招聘教师,其背后反应了教育行业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中学招聘高层次教师,是教育的进步,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中学的应试教育一直被广大家长所诟病,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国家逐步引导学校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五育”。
在这种形势下,具有科研背景和一定学术研究能力的研究生回到中学任教,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像南京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学生本身的素质能力就很高,又经过了大学系统的培训,具备了扎实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中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会更加全面,对于中学及大学教育的衔接也可以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高薪引才既是对人才的尊重,也造成了教育行业的内卷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吸引名校研究生到中学当老师,待遇与个人的发展肯定是第一位的。
按照国内高校的薪资水平,一名刚毕业的博士如果在大学当讲师的话,平均年收入大概在8-15万左右。
如果选择到中学,则可以拿到35万+的年薪。而且中学没有科研要求,工作环境、竞争压力要比大学小得多。
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研究生的不断扩招,2021年毕业研究生70万人,博士生7.2万人。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拿到这个薪水的工作已经是非常令人羡慕了,自然有很多研究生来争抢。

近几年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拿高薪来吸抢人才已经成为一些名校的常规武器,而北大、清华博士毕业当中学老师的新闻,也经常见诸报端。
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学校就显得非常尴尬,这些地区学校待遇低,给不了这么高的薪水,不但招不到人,自己培养的名师也经常被东部学校挖走,长此以往,教育行业的不平衡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中学师资组成的差异化,将会引起家长群体的进一步内卷。
上好中学,考好大学,找好工作是大部分家长给孩子们定出的人生目标,也是教育行业内卷的驱动力。
中学花大价钱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断抬升中学的身价,家长们也会挤破头去争抢学位,这也会进一步加大中学间的差距。而如何评价中学引才是否成功?
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说明,好像最后又回到了“一考定终身”的老路上了。
教育需要发展,人才也要尊重,如何破解教育不均衡的难题,我们还有很长路要走。

高薪引人是人才市场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对人才要尊重,对中学的教育改革要有耐心。对于目前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这不是国家出台一两个政策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逐步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让教育回归教育,让学生回归学生,让家长回归家长。
成才不仅仅是高薪水和高学历,我认为能够身心健康地实现个人价值,就是一种成长,也是一种成功。希望教育行业早日告别内卷。
35万的年薪,对于高中有奥赛获奖经历的学生,能给到40万的起薪。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当下,这些条件确实有相当的吸引力。

有人问这会不会是个噱头?
该中学负责校园招聘的工作人员说:“是实实在在的待遇,不是噱头,像总收入加上公积金都是能达到的”。
高校应届毕业生直接对口中学,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首先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其次为中学的教师队伍引入新鲜血液,改善了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多层次的梯队建设。
另一方面,这些刚走出高校的应届生,知识结构新,有闯劲,更容易和学生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所以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正如南大副校长在对毕业生致辞中所说“高校毕业生回到中学教书育人,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又一关键一环”。
优厚的待遇,一方面体现了招聘地区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有利于他们能优中选优。
而对于受聘方来说,则有利于稳定心态,让这些刚走出校门的本、硕、博毕业生能安下心来,站稳讲台,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当然,在他们身上缺乏主要是教学经验。这需要时间和阅历的沉淀,更需要一份敬业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