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损!老人被抬进银行办业务?老人都已经无法行动了,还得来亲自办业务


河南信阳,一位老人被抬进银行办业务。视频一出,引发热议。银行的回应却令人意外。

视频显示的事情发生于12日。在窗口,老人被一架担架床推至窗口,两位男士帮老人架起,另一位女士则在一边与业务员进行沟通。
这样的视频看着令人心酸。老人都已经无法自主行动了,还得来亲自办理业务。如果老人住在没有电梯的普通五六层楼,下楼都是个问题。不论是抱还是背下楼,这么一折腾,本就虚弱的老人如何经得起?
银行的行为因此饱受质疑。网友们不解,银行难道不能采取远程视频办理?或者上门服务、委托代办等人性化服务吗?

令人意外的回应来了:银行官方回应此事,客户到了现场才知道,银行有为特殊客户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服务。如因账户所有人重病或行为不便完全可以预约上门服务。并且当时专为此客户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快速办结。老人家属对银行的现场服务表示满意。
意思很明白,你们吃瓜群众都散了吧,是客户不知道银行有上门服务的规矩,这事不赖我们。而且我们当时提供了绿色通道服务,客户很满意。你们就别瞎议论了。
看了看网友们都是怎样议论的。果不其然,批评质疑的占多数。在子弹还在飞的时候,为什么批评的声音这么多?银行难道不该反思吗?
有人做了分析如下:
1、银行的服务水准不可否认一直在提高。但是大家注意到没有,主要是硬件服务水准不断在提高,而软服务水准,那就呵呵了。
你看,网点在收缩,代之以ATM柜员机,APP被大力推广,多窗口却只开少数办理人工服务……相信这些你都遇到过吧?
2、业务办理严之又严,服务规范化却缺少了人情味儿。
你遇到的银行业务员颇有职业水准,答问、身体行动都有一套标准流程,包括笑容、语气、措辞都是机器人一般,机械而生硬,令人难受。
3、风险防控抓得很紧,客户的钱只要进了银行,想要办卡、取款、转帐等等,对不熟悉流程的老年人极度不友好。所谓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都停留在规定里,有几个普通百姓能知道?
就好比提取现金来说。5万块钱就需要核实你的身份,如果你是使用别人的银行卡支取现金超过5万元的,不但要提供户主的身份证件和你的身份证件,还要说明支取现金的“用途”。“用途”不合规,还不能支取现金。

虽然这些能理解,风控嘛,打击金融犯罪嘛,可是,别忘了,客户账户上的钱,毕竟所有权还在客户这边,怎么使用是客户的自由,银行如何在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和服务好客户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才是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
而这,并不是一句“我是为你好”能混过去的。不少网友言语过激,举例说,如果欠了钱,银行会天天发短信打电话催,甚至有可能去拜访你。如果能把这个催款的精神头,用到真真切切服务客户上,哪里还有那么大的非议?

将行动不便的老人抬进银行办理业务,河南信阳这家银行显然不是第一家,实际上,这样的新闻经常可以看到,很显然这是银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银行业店大欺客,门难进,相难看,事难办。看看其他一些服务行业,看他们敢耍这种大牌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