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闲的!52岁大学生开学报到被老师轮流确认,闲的?把大学当成了养老院?


9月13日,位于湖北武汉的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居然迎来了52岁的新生鲁新林,鲁新林是在自己孩子的陪同下前来报到的。老师们轮流看了三次通知书,反复确认。

老师们的反复确认实在是情有可愿。毕竟很少有大学迎来52岁的大学新生。人们很容易认为,这位52岁的新生走错了校门,他应该去上老年大学的,怎么也跑到青年学生上学的大学里来了呢?
鲁新林称:退休后不想打太极钓鱼,想再当回学生,于是参加高考 。这次复习时间短,很多科目都没看完,现在的目标是要专升本。
有人说: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这完全是对大学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大学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是让他们参与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去的,是在为国家培养人才。
而52岁的鲁新林甚至还是一名因为身体原因而提前退休的退休人员,不可能再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事业中了。鲁新林完全是把大学当成了自己养老的场所。这也是对大学教育宗旨的一种践踏。

当然,对于退休人员,我们也提倡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人也可以求学,但他们可以上老年大学。而不是混迹在青年大学生之中,何况52岁的鲁新林还是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他更不应该把自己混迹在青年大学生之中了,因为他根本适应不了青年人的学习与生活节奏。因此,鲁新林要上学也应该是上老年大学。鲁新林完全是走错了大学的校门。
也有人说:建议国家对大学新生的年龄要加以限制,将大学新生的年轻控制在35周岁以下。毕竟满了35岁,就连当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了,这样的高龄人员也就更加不应该再进入大学的校门了。千万别让大学真的成了退休人员的养老院。这样的大学难免会授人以柄。
还有很多网友表示赞赏鲁先生的选择并佩服他的勇气,毕竟很多人一生画地为牢,不敢随着自己的心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鲁先生却能冲破人们的惯性思维做出大胆的选择,这种“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行为令人佩服。

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谁也不服谁。在我看来,鲁先生的做法并末触犯法律也没有损害社会公德,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他完全有选择如何过活的权利。毕竟受教育权不仅仅赋予年轻人,考大学并没有年龄限制。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况且鲁先生这才刚入学,至于他在学校要学什么,要如何和同学们相处,这都是未知数。
如果以老年人学知识无用来否定他的受教育权利,那未免太自私霸道了。
这两年“高龄”学生挑战高考的事情越来越多,感觉进入大学学习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特权,也不是什么就业的敲门砖了。
我国的教育也会越来越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基础教育之后,高等教育“按需索取”。有人工作后需要进一步深造,或者转换跑道,就再回炉。
有人退休后想要再当回学生,就继续学。梦想什么时候去追寻,都不晚。
总之,一个崇尚知识,热爱学习的人,绝不会在学校虚度光阴,相信鲁先生会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