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慷慨是对家人的,而不是对别人的。一旦越界了,就不是慷慨了,而是愚笨。
在这个世上,大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对别人好,别人就肯定会对自己好。其实,这是不正常的想法。
要知道,除了你的家人,没有人会真心待你。哪怕你一厢情愿地去付出,到头来你得到的,有可能只是别人的恩将仇报而已。
生活中,终究是白眼狼多过有心人,终究是过河拆桥的行为多过感恩的举止。
好比你的亲戚来找你借钱,你会怎么办呢?大多人都认为,亲戚肯定会还自己钱的。因为他们不是外人。
可是,越是亲戚,就越是会拖着你的钱财不还。
有道是“钱不与亲近,富不与人说。”
你的钱财就不要和你的亲戚相互靠近了,因为别人会觊觎你的钱财,而且还会对你产生“羡慕嫉妒恨”的想法。
而要是你有钱之后,就不要过分显摆,让别人知道了。因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会让人产生对你的敌意。
尤其是人到中年之时,请收起你的穷慷慨。这看起来是积德积福的做法,可实际上,却是一种伪善的行为。
02
为何说人到中年,就别过分慷慨了呢?
因为人到中年,既要赡养父母,又要抚育自己的孩子,更要偿还贷款。你的钱财,简直就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了。
在这个情况下,要想自己能够保存好钱财,要想自己能够有余钱,那就不能过分大方地做人了。
大方这个词,应该是对家人而言的,而并非是对外人而言的。
可在生活中,大多人仿佛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把最大方的一面亮给了外人,而把最小气的一面留给了自己的家人。
这种人,可以说他们没有分清楚轻重缓急,没有做到权衡利弊。
要知道,越是对外人慷慨,外人就越是会把你当成是“冤大头”一般,时不时就会压榨你,让你给他们送钱。
就像是你对你的同事朋友特别好,凡事都给他们帮助,甚至还为他们两肋插刀。
可等你出现问题的时候,或者说等你身处在困境的时候,又有多少人来帮助你呢?基本上是没有人的。
这个社会,是“趋利”的社会。而人,恰恰也是“趋利”的人。
如果你在慷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不加节制,到最后,吃亏的肯定是你自己。
03
曾见过这么一个人,他是单位里面的老好人。
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别人请求他做事,他都会立马去做。而且,他还是不懂得拒绝的那种人。
在他四十四岁那年,他就因此被人骗了好几万元,损失惨重。
他某个工友找到他,跟他说,自己家因为没钱装修,看看他能不能给予自己一些帮助,只要他肯借钱给自己,自己绝对会在一年后“连本带息”偿还。
他听信了工友的话,而且他也过分老好人了,不想工友有任何心理负担,也不想自己与对方出现什么关系上的矛盾。
所以他决定,口头上承诺就够了,不需要签字条。
刚开始借钱给这个工友的时候,这个工友还是很高兴的,对他的态度也特别好。
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他发现,这个工友竟然拉黑了自己的微信,而且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拉到了黑名单之中。
这时候,他才发现不对劲。
过了几天后,他就气冲冲地跑到他家那边,当面跟他对质,问他为何不还钱。
可这个工友,他却矢口否认自己借了钱。而且,工友还威胁他,要是再胡搅蛮缠,没有证据,他就报警了。
因为他没有借条,所以他无可奈何,只能是吃了哑巴亏。
04
在生活中,像这种借钱不还,还振振有词的人,他们只会欺负老实人,用人情关系去绑架那些大方的老好人。
就拿上文中的那个老好人来说,他之所以被人套路,被人欺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过分慷慨了,没有防人之心。
其实,老祖宗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你可以不害人,你可以不骗人,但你却不能阻挡别人不骗你。
有一个故事,叫做《农夫与蛇》。里面的农夫一片好心救了冻僵的毒蛇,可到头来换来的,终究是被毒害的下场。
有一个现实,叫做《东郭先生和狼》。里面的先生救了一匹狼,可他险些落得被狼吃掉的下场。
因此,人活着,可以稍微好心,可却不能过分好心。可以稍微善良,但却不能过分善良。
因为人的大方,还有人的善良,那是有限的,也是珍贵的。应该留给那些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留给那些豺狼。
人到中年,请收起你的“穷慷慨”。因为你的过分慷慨,将会是你过分贫穷的根源。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