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那些“直觉”比较准的人,多半是这3类人



01
每个人,其实都有这么一种“神奇”的能力,名为“直觉”。
出门之前,你看了一眼天气,发现阳光灿烂,但你出现了一种感觉——今天会下雨,还是带上一把伞比较好。后来,还真的下雨了。
遇到意外之前,你发觉自己心神不安,仿佛过会就有意外要发生一般,所以你警惕了起来。后来,由于你的警惕,所以躲过了某个意外。
做事或者跟团队成员谈话的时候,你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点子,让团队的项目立马就活了过来。事后你才发现,这个新点子,是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
......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直觉”的具体体现。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跟直觉有关的事儿,它们往往会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对此,很多人都会疑惑,到底什么是“直觉”呢?
按照百度百科的说法就是:“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一个人的直觉,就是人综合感官能力的体现。而直觉比较准的人,往往都这些特点。

02
直觉比较准的人,感官都比较“敏感”。
众所周知,人类有五种基本的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这五种感官,它们的能力各不相同,但运用的时候,却能同时进行。比如说我们看电影,就运用到了视觉和听觉。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把电影中的各种画面以及角色的话语,都传递到我们的脑海当中。而传递的桥梁,就是我们的感官。
一个人的感官特别敏感,那它传递的速度就会特别快。
就拿“提问回答”这件事来说,为什么有些人回答得很快,而有些人明知道答案,可还是回答得很慢呢?这,就跟感官的反应速度息息相关了。
这感官的反应速度,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还影响到人们的直觉。你的直觉好不好,就跟你的感官“敏感度”有关
他之所以能一下子碰到了灵感,就是因为他大脑的感官记忆,发挥了作用;他之所以感觉到未来会发生什么,就是因为他平常的感官习惯,给他累积了经验。
所以说,要想练就比较准的直觉,那我们就得培养敏感的感官。

03
直觉比较准的人,都有着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在《荒野求生》的节目中,为什么贝爷能够迅速地对地理环境作出反应,快速地思考求生的方法?
同时,为什么他能预知动物的下一步会做什么,总能做好防备?
抛开节目效果不谈,这就跟贝爷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息息相关了。当一个人在什么地方都待过,什么环境都经历过一遍之后,那他在头脑中一闪而过的念头,就是他下一步行动的基础。
如果说“荒野求生”过分遥远,那我们不妨想想职场中的同事。
有些人在熟悉的地方能够有快速的做事效率,换了地方之后,这种做事的效率就下降了。而有些人,无论换到什么岗位,都能保持创新的效率和能力。
这两者,到底存在什么差别呢?前者,没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而后者,反而能够在不同的地方适应下来,并且迅速进入到状态,那他们的直觉,就很强了。
就像写生的画家,一遇到美景,那头脑的灵感就会迸发。这,也跟环境适应能力有关。

04
直觉比较准的人,都有着丰富的阅历。
上文说过,一个人的直觉,跟他的阅历、生活经验以及知识水平有关。那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自然就会对直觉造成影响。
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股市里面的“幸运儿”就知道了。
有些散户进股市,完完全全就是被割韭菜的命运。看到跌了或者涨了,下一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跟进,还是退出,心里根本没有底。
这个时候,他们的“股市灵感”就会特别薄弱,基本趋近于无。
而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进股市,如果能把握规律,那就按规律做事。如果不能把握规律,那就凭直觉做事。而他们的直觉,往往都符合市场的变化。
像这样的直觉,必须要多年来的“经验积累”才会出现。就像农民一样,知道什么时候种什么样的农作物,心知肚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好好地提升自己的生活阅历,在江湖中游历一番,那我们的直觉,其实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05
写到最后
谈到这里,有人就会疑惑,这“直觉”,真的就靠得住吗?
如果能够凭借规律或者步骤做事,那我们就不需要太准确的直觉。可如果我们需要创新,需要创作,那直觉(灵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当然,直觉这种东西,可遇而不可求,一般都会在“不经意”的情况下,或者在特殊的环境下出现,那我们顺其自然就好,没必要太在意。
文/舒山有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