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摩登城市有这么几样东西越来越多:咖啡店、鸡尾酒吧、Bistro、古着店、买手店。
通常情况下,它们会被笼统称为生活方式品牌、店铺,代表都市中正涌现的一种新潮活法:尊重个性,尽情享受。
今天我们来聊其中一位热门选手——买手店。
在之前一筑一事分享的空间中,中国本土独立买手店其实已经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CLAP、hug、T.H.E.、fm、SND、OR Fashion、(SO)What……这些品牌当下都已经是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名字了。
如同Manner由一家独立咖啡馆发展为全国连锁精品咖啡品牌,描绘独立买手店的扩张地图,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买手店从小众到大众,从街边、社区走向更大的世界的过程中,商场的身影正愈发频繁出现。
知名作家张朴的一则观察与这个趋势不谋而合:独立买手店逐渐成为人们认知一座城市的一条快速通道,而把握住这个趋势的商业体,正与买手店联手,构筑出一种城市的新景观。
从买手店认识城市
最近,我为成都城南的一家商业综合体出版的杂志《南面》撰写文章。
当初在接到这个写作项目的时候,我不禁思忖:一个开放式商业街区,为何想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去探讨买手店的存在,以及它们与一座城市的互动和共生共荣的关系?
直到我开始多次前往这座开放式商业街区(合景·摩方),发现在摩方有着不同风格的买手店的时候,我才惊觉:成都买手店的规模正不断壮大,借助一家可以容纳多元创生,以及全面展现生活方式的大型商业公共空间,它们得以绽放,带来另类的都市风景线。
合景摩方成都MCUBE / 图片©合景摩方
都市买手店的发展正呈现又一个新趋势。时尚买手店从之前散布于城市的有趣社区或街区,发展到进驻商场和百货,并且成为综合商业体的主力军,这种趋势不仅发生在摩方一家商业综合体,也发生在其他的卖场,位于成都太古里旁的晶融汇则是另外一个鲜明例证。
在社交媒体与电商发达的当下,为什么我们还热爱逛线下实体买手店?每一家风格卓著的买手店,除了展示最新最潮的商品,带来消费主义的快慰,我觉得,一家存在于城市中的买手店,特别是一家成功的买手店,其彰显的风格一定也和这座城市蕴含的风格息息相关——它们是帮助我们认知一座城市的一个快速通道。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不断涌现出的买手店 /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为:hug成都店 / 摄影:方正©尔见摄影;T.H.E.©一筑一事.;fm西式生活馆 / 摄影:©一筑一事
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2012年,我出版第一本城市旅行文集《孤独要趁好时光》的时候,书中不仅呈现了我在欧洲各地的旅居见闻与文化随笔,更是在这些个人化的旅行纪录中,着力介绍了我在巴黎、伦敦和北欧遇到的有趣的生活方式店铺,其中又以时尚买手店为主。
直到现在,当读者们向我提到我在书中写过的这些店铺的时候,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这些有趣又颇具想法的时尚买手店,成为了我靠近这些城市的内核、了解和触摸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媒介和窗口。
就像当年,我在20岁末走遍欧洲著名城市一样,这些时尚买手店后来都成为了我创作的重要素材,亦是通过它们,我认识和接触到了生活在城市的鲜活群体,是他们的灵魂和想法让我对城市的理解和观察又进了一步。
巴黎 Colette:
独一无二的闲逛时刻
2008年,我第一次去巴黎,就被朋友带领去到了著名时尚买手店:Colette(它被称为时尚买手店的鼻祖)。
虽然Colette在2017年12月结束了实体店经营,但它创立的风格、为时尚买手店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将永远留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
Colette,Paris / 图片©Inna Innangelo
无论是我还在从事潮流杂志编辑的过去,还是Colette已经关门的当下,Colette作为一家无可复制的时尚买手店,或者准确地说,作为一家先锋又独特的生活方式集合店,在其创立和发展的20年时间里,一直拥有超越时代的能量,让后来很多时尚买手店受到启发与鼓舞,甚至纷纷效仿。
Colette位于巴黎一区名店街——rue Saint-Honoré,1997年由Colette Roussaux一手创办,后来Colette Roussaux和她的女儿Sarah Andelman一道经营。
Colette,Paris / 图片©Happy Ears
2008年,当我第一次走入Colette,我的内心便升腾起无限的快感和敬畏。除了可以在这里亲自触摸到我熟悉的当红设计师们的当季作品,感受时装文化和背后的设计故事,创始人还和众多的大牌合作推出只能在Colette买到的限量产品,让每一个走入店铺的人,都可以拥有独一无二的时尚体验。
Colette,Paris / 图片©Edgar Zippel, Berlin ,©Colin Cornwell,©COURTESY COLETTE.FR
除了时装,我热爱Colette,还因为在这里我经常可以买到我喜欢的独立杂志、唱片。无所事事,在巴黎闲逛,也可以走入Colette,去楼下喝咖啡或者二楼的小型gallery,看一场兴味盎然的展览。即便是来Colette,观察那些从世界各地来此膜拜的潮人,或者是和巴黎的时髦人士不期而遇,也会让人意犹未尽。
毫无疑问,Colette集合了艺术、设计、时尚、美食等生活方式,在上世纪末就把时尚买手店变成了一个丰富立体的空间和集合体。
伦敦 Alex Eagle:
客厅、画廊以及更多
与巴黎比肩的时尚都市伦敦,亦是我此前每年必去的旅行目的地。
2018年末我再次回到伦敦,去了位于Chelsea区的Alex Eagle。大面积落地窗,引入自然采光,雅致装潢让每一个走进店里的客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温柔时髦的女士家中。
Alex Eagle店内 / 图片©Alex Eagle
主理人Alex Eagle,曾经任职于Harper's Bazaar和Tank Magazines,她用自己的好品位,开启了这家 lifestyle 精品店。也是在Alex Eagle,我第一次近距离欣赏了英国艺术家安妮·莫里斯(Annie Morris)的雕塑作品,乖张奇幻,充满想象力。
Alex Eagle店内放着英国艺术家Annie Morris的雕塑作品 / 图片©张朴
如果把Alex Eagle形容为一家画廊、艺术馆也很妥当。店内的艺术品,放大了店主的选货品味,反映了Alex Eagle的独到眼光以及美好品味,买手店的概念和模式向前推进。
店里售卖的物品形式多样,除了衣服还有很多精致的家居用品和画作,就算不购物也值得逛一逛。店内空间都是开放式的,还可以提供给展览或workshop之用。
Alex Eagle店内陈列不少艺术品,售卖家具,同时兼具画廊功能 / 图片©Alex Eagle
里斯本 21 PR Concept Store:
买手店和商场的winwin
疫情前的2019年夏天,我前往葡萄牙的里斯本。歪打正着,在里斯本的Príncipe Real街区,探访了一家精彩的时尚生活方式买手店:21 PR Concept Store。
21 PR Concept Store / 图片©张朴
店内的货品风格多样,从生活方式品牌到时装,不一而足。遇到店主,她常年周游世界,去到各地时装周,采集回来一屋美好品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21 PR Concept Store店内 / 图片©MONOCLE©张朴
后知后觉,21 PR Concept Store与摩尔风格的Embaixada宫殿相连。而Embaixada宫殿如今由奥地利地产大亨投资改造,活化变成了里斯本一个展示当地设计师和概念店的高端购物目的地,一个商业综合体。
Embaixada宫殿 / 图片©City Guide Lisbon
沿着宫殿阶梯上行,名画与时尚产品摆放在一起,此种购物体验十分特别。当然,里斯本的商业综合体,从体量上来看,肯定不能和中国大城市的相比,但借由一个商业综合体把诸多生活方式买手店集合起来进行展示,为单打独斗的买手店开辟了一个新战场。
买手店与商场可以双赢:一方面经由商场统一呈现和管理,也许更能让独立买手店拥有稳定的顾客群,降低商业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商场也可以借助风格多样的买手店让自己成为一个独特的消费目的地,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Embaixada宫殿内的商铺 / 图片©City Guide Lisbon
Back to 成都:
一种城市新景观
回到成都,因为多元与创生的时尚买手店的发展,已经为我们塑造起了一种崭新的城市消费景观和模式,成都在当下变得更为有趣了。
本地时装买手店茁壮成长,从最初的形态单一到如今的繁盛多元,进驻商业体,它们共同作用,产生了一种化学效果。
合景摩方成都MCUBE内景 / 图片合景摩方
当我在撰写杂志文章的时候,我深感:商业体中绽放的形态多样的时尚买手店已经为我勾勒出了一副城市生活的新图景,并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为之着迷。
漫步于摩方中,这些充满意味的时尚买手店,有的真像是一个画廊,让时装充满艺术性。比如(SO)What,从货品陈列到视觉设计,都很先锋。像(SO)What这样的买手店,它们更多汇聚了在时尚界拥有知名度的设计师作品,为我们制造了与这些设计师对话的平台。
(SO)What摩方店 / 图片@(SO)What官方微博
而摩方的魔力更在于,丰富林立的买手店格局,没有千篇一律的趋同性。
比如:在成都颇具实力和影响力的时尚买手店品牌TheREPUBLIQUE, 和带有意式风格的奢侈品买手店 ORALU Boutique(原LULU COLLECTION),运营非常成熟。
它们不仅让我想到诸多欧美时尚买手店的样貌,更以一种“在地化”的方式带给本地消费者一种轻松自如的感觉。
LULU COLLECTION摩方店 / 图片©WOOTONDESIGNERS
另外融合了艺术、音乐、科技各领域的创意时尚买手仓储式折扣店,OUT OF STOCK 0909 更满足了消费者对于时尚和高性价比之间的多元需求。
以售卖中古奢侈品和腕表为主的“老友记”满足了对中古文化感兴趣的消费者的需求,这让我想起我曾在日本东京探访过的中古奢侈品买手店。
至于新锐时尚买手店,比如EGGS,它是一家从罗马开回成都的潮牌买手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EGGS 摩方店/ 图片©EGG STUDIOS
不论时尚风潮如何变化,买手店的眼光与品位才是决定它是否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要素。
正如我不时会怀念初遇Colette时的那份欢喜一样。我一直感谢Colette,因为它帮助我从一个更为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了巴黎和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
就此,我真的希望成都的时尚买手店,其文化景观可以一直发展延续下去,因为时尚买手店就是生活的记录者,是都市生活方式与风格的一个良好呈现者。
本文作者
张朴
作家、翻译。挪威奥斯陆大学媒体学硕士,曾在伦敦BBC中文部,美国驻华使馆工作,已出版《孤独要趁好时光》,《香港的前后时光》(内地与港台版),《而我只想去巴黎》,译著《流动的盛宴》等书。开设微信公众号:张朴好时光。
・
关于“一筑一事签约撰稿人计划”
作为专注“建筑与生活方式”的内容平台,一筑一事正式开启内容共建与多元化的“签约撰稿人”计划,期待借此链接深耕于不同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撰稿人,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优质的传播平台、专业的编辑指导和活跃的社群交流,并为读者呈现更有趣有料的优质内容。
* 合作联系:uu@zsstudio.net
💡
添加「一筑一事」
ZS·小筑理微信号:zsstudio-info
欢迎添加“ZS·小筑理”👆
加入一筑一事读者群
抢特别福利 / 分享城市灵感 / 发现志趣同好
-
🎁
文末福利来啦!
留言说说
(不少于15字)
“你喜欢成都哪些买手店?为什么?”
截止3月23日12:00
留言走心且点赞最高的5位
将获得1本
“城南生活时尚杂志”
《南面THE SOUTH》
《南面THE SOUTH》图片©合景摩方
等你来抢!!!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撰稿:张朴
编辑:建国
图片:详见图注
校对:慧莹
设计: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