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藤忠雄的和美术馆到海拔2560米的融合餐厅,2020年「AMP」的10个惊喜



我们为什么会钟情于某座城市?或许是因为某部电影、某首歌、某次邂逅,或许是因为回荡于大街小巷的故事,城市营造的氛围……这些融入砖墙与街巷的瞬间,都是我们为之心念一动的理由。

MASTERPRIZE 2020 WINNERS
Editor‘s Pick
而建筑,往往能直观地反映一座城市的“变幻莫测”。那些从城市面貌中耸动而出的建筑,通过外形、材料、结构、功能与空间,填充生活的多样性,也激发城市创造着更多可能。
无论是商业建筑、文化建筑、绿色建筑、教育建筑、酒店建筑......不同的建筑成为我们观察城市的途径,而好的建筑也是让思维天马行空的载体。
美国建筑大师奖Architecture MasterPrize(下文简称AMP)认为:
“建筑和设计的最佳状态是拥抱科技,让思维天马行空。它是创新、突破,是运用科技和材料去实现最不可能的事;是创造独有的形态、结构和空间,让灵魂遨游,让人性闪耀,让心灵深处受到触动。”

· 摄影:ICY©ICYWORKS
最近他们刚刚公布了「MASTERPRIZE 2020 WINNERS」,涵盖来自全球的优秀建筑、室内设计、景观等学科,其中中国获奖的项目有84个。
我们从中选择了10个建筑或空间,看看它们究竟在表达什么。

和美术馆,顺德
He Art Museum designed by Tadao Ando
今年十月,由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HEM)在广东顺德揭开面纱。这是一座由收藏家及商人何剑锋成立的大型美术馆,里面的藏品是建筑设计之外的另一个焦点——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何氏家族过去十年的珍藏,包含有毕加索、亚历山大·考尔德、安尼施·卡普尔等重量级大师的作品。

· 和美术馆(HEM),图片源于AMP官网
和美术馆(HEM)的建筑设计遵循“空间和谐”这一核心理念,将文化与建筑互融。安藤忠雄对中国古代建筑里的“天圆地方”进行解读,以独到手法在当代建筑中加入东方哲学的象征,比如美术馆可见的圆形、方形的设计元素。

· 和美术馆(HEM),图片源于AMP官网
和美术馆以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由光滑混凝土制成的双螺旋楼梯,和圆形结构的宽敞创新展厅为特色。
美术馆将在地历史、文化与幽微的设计元素进行融合,让空间为艺术爱好者和当地社区创造出多维文化及艺术体验。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AMP官网

方庭,成都
Fangsuo Fangting by a9a
由a9a Studio设计的方庭落位于成都西北边,作为书店,除了延续选书品质以外,良好的空间体验也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课题”。
这个经由a9a Studio设计的书店,不仅在有限的空间里,将文字与音乐彼此串联,而且通过视觉与听觉的感受带给人全新的书店氛围。

· 方庭,图片源于AMP官网
对于方庭的设计,是在不改变外部玻璃结构的限制下进行的,渐变的白色设计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想要走进一探究竟。空间内部则基于黑胶唱片的动态螺旋纹产生的磁场概念,赋予书店设计的灵魂。同时,基于读者的体验需求,设计师强调空间和读者之间的动态互动——推出马蹄形、磁铁状的可移动书桌,实现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 方庭,摄影:雨婷©一筑一事
整个书店在这样的设计语境下变得极具“律动感”,身处其中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变化与文字的魅力。在方庭里走一圈,你会感受到除了书籍之外,那些生活中实用又惊喜的事物,共同构建出社区书店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独特与温馨。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AMP官网

小小部落,武汉
wiki tribe by Mu Wei
wiki Tribe(小小部落)是由个个世界和融创东南区域集团合作的国际亲子建造主题乐园,由建筑师穆威发起。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度假木屋,而是一个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亲子教育和度假营地,包含联合国人居署“城市思想家校园”UTC、WOCC中法百人建造节及Parki City。


· 度假木屋,摄影:苏维哲©存在建筑
通过自主研发,木屋由100余位亲子家庭通过分组学习和协作完成建造,wiki Tribe(小小部落)的三角屋由德国进口的CLT木板拼装而成,通过带有不同反射性能的屋面一改木屋之于公众的传统印象,环境会不断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光线会左右建筑的呈现。
这里既是儿童游乐场,也是培养孩子们了解建筑的聚落,更是研学和聚会的公共空间。

· 图片源于AMP官网

%ARABICA,上海
%ARABICA WEST JIANGUO ROAD, SHANGHAI by B.l.u.e.
当代城市生活的必备品之一绝对是咖啡,这间早已名声在外的独立精品咖啡馆,将它的风味和极具标识性的logo从京都带到了上海。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它在魔都开出4家分店。今年第五家新店——位于上海建国西路,由日本人气建筑师青山周平操刀,180°的开放式透明玻璃房让人们将上海充满小资情调的生活全部纳入眼底。

· %ARABICA,图片源于AMP官网
空间整体仍然延续着%ARABICA一贯的简约风格,以大面积的纯白色为主,加以原木色和植物的绿色,让城市充满清新自然的愉悦,也保持着安静平和的内在。

· %ARABICA,图片源于AMP官网
在咖啡文化风靡全球的当今,人们不再满足是否能够品尝到一杯好喝的咖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喜欢的咖啡背后有什么样的含义。研究它风味的同时,也通过它的品牌特性去探寻咖啡文化。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AMP官网

石窝剧场,威海
STONE NEST AMPHITHEATRE by He Wei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威海各地出现大量的采石场,现位于威海市环翠区嵩山街道五家疃村的石窝(露天)剧场,以前就是一座小型采石坑。
后随着时间推移,采石场逐一被关闭后这个地方逐渐废弃,直到2019年被建筑师重新打造。

· 图片源于AMP官网
采石坑的原始状态被保留下来,原生态的石料弧形像一个自然的露天广场,主持建筑师何崴的理念下,没有做任何处理以原有状态作为背景墙,并将其打造为一个公共性的露天剧场,为当地人提供了公共集会的场所。不仅美化了外在景观,使得废弃工业的遗址具有新的生命力,也增加了它的文化内涵。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AMP官网

齐云山松隐居度假酒店,黄山
QIYUN MOUNTAIN PINE HERMITAGE RESORT by Jund
松隐居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齐云山间的一片林地,与其他的十几个树屋散落在无垠的林海中。这是以家庭为主的度假酒店套房。虽然小巧但很精致,位置隐秘,却可以俯瞰整个山谷。


· 图片源于AMP官网
设计团队充分利用了在地自然资源,让酒店的各个房间层层叠叠,像小朋友们儿时的玩具积木一样,构筑出一个简约的形态,同时错落有致的房间也便于人们从不同的高度看到不一样的景观。

· 图片源于AMP官网
玻璃与木材相互融合,形成一扇扇狭小的窗,让人与外界的景观产生对话,从清晨开始直到傍晚,光影随着窗格一点点跳过,人们也投身其中,感受生活与时间的曼妙。

· 图片源于AMP官网

三朗国际旅游度假区展区改造工程,崇州
SANLANG INTERNATIONAL TOURISM 
RESORT EXHIBITION AREA by ORIA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在川西的风貌中,有太多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这个位于四川崇州市的“三朗国际旅游度假区展区改造工程”,在充分利用原始自然环境和建筑结构的基础上,探索东方文化。


· 图片源于AMP官网
景观与建筑的融合采用了简约的现代设计技术,用具有东方意蕴的设计元素,整合改造在地场景,打造全新的度假体验。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带风景的厕所,北京
TOILETS WITH A VIEW by Guò Bàn Ér
由GuòBànÉr设计的“带风景的厕所”,是一个针对中国露营者的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它于5月改造完成,为游客的露营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服务。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在中国,越来越多人喜欢在周末去郊外放松心情。露营逐渐变成一种生活趋势——住进自然里,与家人和朋友度过有意义的时光,让人从紧张的城市生活中彻底放松。

· 图片源于AMP官网
GuòBànÉr的联合创始人孙敏说:“对于亲密的人而言,露营为他们塑造了私密的圈子,在这里他们相对放松,通过露营的生活方式,完成对生活的自由表达。他们喜欢一起度过有意义的休闲时光。” 

· 图片源于AMP官网
该项目所用的天然石材包括鹅卵石均来自附近采取,简单的铜管被弯成水龙头,石头墙是当地工人精心的杰作。

· 图片源于AMP官网
虽然它是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只有简单的围墙,但设计语言却有深意——在野营公园里,四个不同的位置各有一套厕所、一个洗漱台、一条长凳,呼应着露营公园的简洁风光。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天津拖拉机厂城市更新,天津
URBAN REGENERATION OF TIANJIN TRACTOR FACTORY
天津拖拉机厂为1950年代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刷也渐渐成为废弃之地。在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的当下,“老厂房的再生”变为人们频频讨论的话题。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对于天津拖拉机厂的更新,无疑也是重新唤醒城市的活力与生命力。原有的老厂房改造,设计师采用了柱墙形式强化图腾式的视觉效果。
除此之外,随着形态的更新,老厂房的使用功能被重新定义,通过和而不同的业态恢复其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城市与生活在此的人们,创造出一个新的“公共场所”。



· 左右滑动观看更多图片 ,图片源于AMP官网

青棵,康定
PINE GREEN by JUMGO
这家开在海拔2560米的餐厅,用高原产物“青稞”命名,意在想要表达“长青之树”的概念,它用“食材”在空间里描绘着一张属于高原的“美食画卷”。
坐落于康定的PINE GREEN青棵,是一间融合了藏餐、西餐、咖啡、烘焙、精酿等综合业态的餐厅。除了美食之外,它的空间设计更是“点睛之笔”。

· 图片源于AMP官网
空间将风火土木的元素糅合至极,无论是藏地的人对自然的崇拜,还是生活在四季流转中的自由舒展,在这个空间里,你能看到藏族特有的图腾文化与设计元素紧密融合。


· 图片源于AMP官网
如何探索区域与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PINE GREEN正在用空间的设计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应当足够与在地文化融合,足够包容多元,能够通过建筑保留内心的理想主义。

· 图片源于AMP官网
-
后记
对于建筑而言,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生活意向、在地文脉和风格,而建筑所要表达的核心是凸显一座城市或一个地区思想涌现后人类探索的结果——这正是10个建筑所表达的内在核心。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邱子
撰稿  |  邱子
校对  |  希希
摄影  |  详见图注
设计  |  小杨
-
延伸阅读
 “番外篇” 

方庭:方所首家社区书店,埋了多少彩蛋?

穆威:他开了一家儿童建筑公司
-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