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设计上海”总监谭卓:今年很难,但智者从不循规蹈矩



11月27日下午4点,刚结束了一场直播的“设计上海2020”展会总监谭卓匆匆赶到专访会议室,拧开助手递上的一瓶冰镇矿泉水灌下几口,才稍微纾解了一下忙碌的状态。
虽然距离展会结束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月,但那天不停穿梭于各类论坛现场、直播室的谭卓,依然令人印象深刻。

设计盛会圆满落幕的背后故事
今年是“设计上海”的第七年,展会原定于年初举办,因为疫情一再跳档,最终在2020年初冬正式和观众见面。
“突如其来的延期,的确让不少参展商和品牌方非常焦虑。那段时间我们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方之间积极进行沟通和调节。”展会团队用近一年的时间筹备,才让这场面积更大、参展品牌更多、关注话题更广泛的“设计上海2020”得以圆满呈现。
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品牌和展会的共生共荣显得尤为珍贵,“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而我们从这场姗姗来迟的展会中,也窥见了一些关于未来设计与生活的新面貌。

疫情下的“设计上海”
谁在背后“掌控全局”?
对家居行业来说,今年的开局不太顺利。让人们翘首以盼的亚洲顶级设计盛会“设计上海”,则作为“局内人”,清晰观察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动向。
从疫情爆发初期国际品牌对展会的担忧,到疫情中心由国内转移至国外、参展品牌数的大幅缩减,再到现在,中国再次成为全球参展商格外看重的市场,“可以说中国市场拯救了很多国内外的品牌。”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年初遇到不可控的挑战,对展会造成了许多不确定性,“但我们的展商和观众都不约而同地对我们团队表达了他们的支持,并且对情况很快会好转保持积极的态度,同时非常期待参加展会。”
相信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决策,也相信设计的生命力,谭卓的态度始终都很乐观:“换一个角度来看,展会虽然延期了,但是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内容的推广及与媒体的深入合作,我们用一系列不同的平台,比如视频分享、微信小程序、媒体传播等方式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更多服务。”展会是行业交流的平台,只有做好展会之外的各项服务,才能促进行业间的经贸关系。

· 谭卓在“设计上海2020”现场
在筹备线下展会之前,早在今年3月份,“设计上海”就启动了直播平台,联合设计师、手工艺人、知名品牌进行了200多次线上直播。直播涵盖了不同领域的设计,每位参与直播的设计师也做足了准备,为观众在特殊时期分享他们的努力和反思。“效果确实不错,我们可以看到不只是展商或者是商业伙伴有持续关注,更多的是真正关心设计行业、热爱设计事业的普通观众成为了我们直播的粉丝。”
同时,通过轻松有趣的话题分享、观点讨论、云端逛展,在线上架起交流的通道。“‘设计上海’展会只有四天,但是我们希望为我们的展商和观众提供的服务和资讯是涵盖全年的。”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近年来,线上营销趋势本就势不可挡,全球性的疫情更是加速了各品牌对线上平台的搭建,纷纷加入了直播营销的新赛道。像这样购物场景线上化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地被用诸于家居行业中。
面对直播可能带来的改变,谭卓也表示它不一定会是未来主要的展销模式, 但一定会成为一个“常态”。“当今的中国市场已经越过了讨论是否要线上或者线下,而是怎么利用线上平台作为一个必要的传播和营销工具。”
设计师和厂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实就是怎样在消费升级换代的当今去牢牢抓住消费者, 从设计、品质、 服务,从方方面面去提升自己。而无论是线上直播交流还是线下实体店接待,最终都需要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设计上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显得非常重要,谭卓认为,未来的展会必定会是“各种资源汇集的枢纽”,它们能够促进行业交流和贸易,积极推动行业最新的研究和理念。
另外她还透露,“设计上海”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展会也会加速结合,打通线上和线下的壁垒,形成资讯的共通和交融,并将相关的信息作为大数据样本,用于更进一步的行业升级和产业调查。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当然,“云逛展”是永远无法替代人们亲临现场时,近距离接触展品所带来直接、真实的感受的。在“设计上海2020”线下展会期间,尽管上海的天气不佳,寒冷的雨天也并没有阻挡住人们渴望触碰活力生活的脚步。
11月26日至29日,在为期四天的展期中,有超过5万人次观展,包括建筑、设计、媒体等专业人士及公众观展者。这场特殊时期的展会,为来宾们呈现了400多个国内外领先设计品牌、大量富有设计特色的家具、厨卫、家电、照明、新材料、家居装饰和办公等精选作品。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除此之外,“设计上海2020”还设置了七大板块,邀请到80余位主论坛演讲嘉宾、进行了近80场设计工作坊分享和多个扶持、鼓励新生代年轻设计师的项目,以及多场遍布上海的设计活动。同时,现场还发布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新款家具、家居、灯光、面料、新材料,不仅展现全球设计的水准,更呈现中国本土新锐设计的蓬勃力量。

生活影响设计,设计改变生活
今年“设计上海”的主题是“从循环设计到循环经济”,对设计生活的研究揭示了生活方式和生活阶段演变之间的有趣关联,某些设计趋势获得了关注。功能设计不仅要适应实际使用,而且需要服务于不同世代、个人和家庭单元。
在消费多元化的背景下,消费需求被进一步激活,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对产品要求更高、对设计要求更加自我、对服务要求更加符合消费者为中心、对体验的关注超过了对产品和价格的关注。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此次展会共设置了七大板块,从更全面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思路:当代设计、精典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新材料及应用、配饰设计和Talents,有经典设计品牌坐镇,也有新锐先锋的新朋友入场。
其中,“特别策划”向来是展会的重头戏,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及品牌带来的13个项目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广泛探讨。尤为亮眼的“Talents”展区由 Frank Chou Design Studio 创始人周宸宸策展,这个“旨在扶持年轻设计师发展,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国际化又符合本土市场的实际解决方案”的展区,无疑是当天的热门展区之一。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年轻的设计师们将努力打破更多设计边界,结合清晰透明的设计评价系统,去引导在发展阶段过程中的中国设计力量,并结合制造业和流通渠道去帮助年轻设计师在更良性循环的环境中长期发展。
由品物流形和融设计图书馆创始人、主设计师张雷策展的“融-第七年 着色”,将传统手工艺融化解构,再融解到当代设计中去, 展现一个创造当代设计语言的过程,对中国当代设计精神进行诠释。



· “设计上海”2020现场,摄影:涩々©一筑一事
此外,还有Living Italy、Neobject 新开物、基诺尼の物语、斗兽场、丝路驿站、Kaleidoscopia II、羊舍 YANG HOUSE、TOM DIXON 昨日/今日/明日、鞍、Mega Chandelier、新材料设计与应用奖、中国设计新星等一系列艺术装置和设计奖项也吸引了相当多的人们前去进行沉浸式的观展体验。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在此次展会中,专门设立的“新材料设计与应用奖”也把对可持续材料和新材料的探讨纳入大众视野范围内。“我们都知道需要尽量减少塑料的使用, 但现实是你还离不开它, 或者完全替代的成本和代价太高, 无法实现普遍应用。”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对设计材料的思考也是设计师们的重要课题之一。反思设计和生活的意义,越来越关注健康、家庭以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例如今年,人们对户外家具的热衷度明显上升了,大家对“Well-Being”生活方式带来的产品格外关注。“我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可以改变之前比较浮躁的社会状态吧!”

· “Well-Being”倡导弱化追求物质价值,主要通过调节精神和身体,追求健康生活的文化。图为“设计上海2020”现场

上海、北京之后
下一站去“设计之都”——深圳
对国内设计师和创意人来说,每年一次的“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可谓圈中的精神盛宴。谭卓认为,中国的设计力在近几年来的进步特别大,“可能实现了西方好几年才能实现的迭代。”尤其当下疫情期,中国积极推动内循环,这也给到中国设计师和品牌一个特别好的机会——“这个趋势一旦起来了之后,它对于行业的良性推动可以往后影响好几年。”
但客观来讲,中国的整体设计水平、包括市场现有的状貌,放到世界平台来看还是比较弱的。“这不仅仅是设计师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还不成熟,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成熟。”所以,中国需要更多能够让设计师发挥自我价值、将更好的设计带给更多人的优质平台。

· “设计上海2020”现场
2020年12月14日,亚洲领先的设计盛会“设计上海”主创团队正式宣布,“设计深圳”将于2021年12月在中国第三大城市——深圳首次亮相。
“设计深圳”将携手亚洲年度设计盛事“设计上海”(2021年6月)与“设计中国北京”(2021年9月)共同打造亚洲最大设计会展生态网络。三大展会预计将于2021年为超过14万观众呈现来自全球600余个品牌与设计师的精彩作品。

· 深圳,图源网络
与“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两个展会的侧重点不同,“设计深圳”作为中国老牌“设计之都”,拥有着深厚的设计力根基。谭卓说:“在短短的时间内,深圳便成为了世界级创新技术城市。我们相信,现在是进入这个最大艺术设计与文化创意市场的绝佳时机,‘设计深圳’将为代表了中国设计未来的、极具影响力的观众群体打造一个独特的设计交流与资源置换平台。”
“设计深圳”将开辟中国设计界的崭新局面,并将在这个快速崛起的经济体中,为品牌与设计师打造一个万众瞩目的设计胜地。将于明年12月首发的“设计深圳”将特邀著名嘉宾室内设计师操刀展会空间设计,除此之外,由大湾区一众一流建筑师、设计师倾力打造的精彩特别策划项目也将全新亮相,呈现前沿设计趋势及艺术与设计的多维互动。
“设计上海”、“设计中国北京”与“设计深圳”三大展会将从不同角度出发,秉持独特甄选、策展流程,以满足每座城市的市场需求。与此同时,展会将携手并进,共同引领设计行业全年潮流与最新趋势,为设计产业专业人士提供多样化的社交平台。

· 深圳海岸城拱形通道,图源网络
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的展会公司之一,全球领先的私人展览公司Clarion Events,也将在明年让“设计上海”系列会展精彩呈现。三个展会拥有各自的主题,甄选国内外领先设计品牌,以满足每座城市的独特市场需求。
“我们认为,就经济增长和制造业领域而言,中国是全球设计市场的未来。” Clarion Events 亚洲区董事总经理 Richard Ireland 说道:“我们将深圳视为中国的下一个设计前沿阵地,并在合作伙伴黑石的投资和支持下,致力于在中国各地构建起完备的会展生态网络。”

· 深圳宝安图书馆,图源网络
“设计深圳”之后,下一个城市级展会可能在哪儿?谭卓表示,“我们也希望可以为成都做些什么,成都的气质我们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要做更多的调研准备。”
-
🎁
互动福利
留言区聊一聊
你觉得成都需要什么样的家居设计展?
点赞前 5 位,我们将送出
《1/10 空间灵感手册》1本

 
·


更多互动和福利
扫描二维码
添加【ZS小筑理】微信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涩々
校对  |  邱子
摄影  |  涩々©一筑一事、由“设计上海2020”主办方提供,或来源网络
设计  |  小杨
-
到顶部